校地融合闯新路
——湘潭市与驻地高校融合发展互利共赢纪实
元旦前夕,湘潭产业投资发展集团与湘潭大学携手相牵,共建“湘潭海泡石产业研究院”,助力湘潭打造“中国海泡石之都”,此举也成为湘潭校地融合2017年的收官之作。近两年来,湘潭市坚持“共生共荣、共建共享、互利共赢”的新理念,率先走出了一条校地共建、校地深度融合的新路子。
校地共绘发展“路线图”
60年前,为响应毛主席号召,一批知识分子利用湘潭县湘江煤矿厂房创办了湘潭大学。湘潭县政府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挤出5万元支持办学,开启了湘潭与湘大校地共建的先河,结下了校地之间的传统友谊。
如今,校地共建的传统友谊得到了传承和发扬。2016年4月,湘潭市委书记曹炯芳上任后调研的第一站,是前往湘潭大学、湖南科技大学和湖南工程学院调研,提出了“共生共荣、共建共享、互利共赢”的校地共建新理念,并表示,要将驻潭的14所大中专院校全部纳入到校地共建范围,打造新型的校地融合模式。不久,市长谈文胜来到湘潭大学调研,该校南校门提质改造项目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校地共建步伐加快。
2017年,湘潭市建立了校地合作深度融合联席会议制度,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驻潭高校与地方经济社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从工作内容、实施时间、牵头单位、配合单位等方面明确了路线图,形成了校地合作深度融合联席会议制度和市“四大家”、县市区、工业园区、市直部门与高校5个层面的对接机制。
从共同拓荒创业,到寻求融合发展互利共赢的“最大公约数”,湘潭校地共建共融全面“提速”,以前所未有的力度谱写着新篇章。
校地共建的“阳光雨露”
微寒的冬月,清风裹着草香拂过湘潭大学南校门广场。松柏巍然,暗香浮动,毛主席铜像、“三道拱门”、 毛泽东诗词碑尽收眼底,一幅恢弘大气的风景图扮靓了城市的西郊。
2016年初,湘潭市启动“精美湘潭”建设,将湘潭大学“毛主席铜像广场”和琴湖公园的提质改造及校园美化、亮化纳入其中。2016年至2017年,湘潭将多所驻潭高校临街(路)的建筑与地段及校园特色景观纳入“精美湘潭”建设范围,打造了一大批校地共建的风景。
共建共融之初,双方列出了46项校地深度融合重点工作分工表,湘潭市政府和驻潭高校分别领到了工作任务。湘潭大学校地共建中心主任易大东说:“在校地共建机制推动下,我校历时6年的600亩土地征拆问题、历时10年的南校门拆迁安置问题,都在这一年得到了彻底解决,一批重点项目持续推进,校地融合的力度和成效前所未有!”湖南科技大学校地共建中心主任戴树根说:“湖南科技大学需要地方支持的项目为11项,2017年已经解决了4项,还有6项正在深入推进;湘潭地方需要学校支持的项目为12项,绝大部分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
“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此话形容湘潭校地共建十分贴切。在校地双方共同推动下,共生共荣、共建共享、互利共赢的校地共建新格局已经形成。
校地共赢的“最大公约数”
高校依城市而兴,城市因高校而盛。校地共建只是第一步,如何实现校地互利共赢的“最大公约数”,既是双方发展的需要,也是共同的追求,湘潭市与驻潭高校选择了一条产业、文化、学科深度融合的新路。
中国工程院院士、湘潭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欧阳晓平在湘潭高新区成立了湖南省首家院士创新产业园。他重点研究的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巡检机器人获得成功,如形成规模化生产,产值可达到20亿元以上。在欧阳晓平的牵头下,该产业园又吸引了邓中翰、王浩、罗安、王贻芳4位院士入驻,预计5至10年内将形成一个百亿元规模的高科技产业集群,书写“一位院士打造一个产业园”的校地融合神话。而正是在这批院士、教授和科技人才的“智力”支持下,湘潭才更加有底气崛起“智造谷”,更加有信心进行老工业基地的产业振兴。
据了解,在产业深度融合方面,湘潭市与湘潭大学共建了产业创新研究院、院士创新产业园、湘潭大学科技园、湘潭海泡石产业研究院,组建了海工装备、电力装备、军民融合产业联盟。湖南科技大学主动对接湘潭“智造谷”建设,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形成了光机电一体化、装备制造、土木工程、电子电气、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等一批应用研究优势学科,与湘潭市企业签订横向合作项目200多项。湖南工程学院、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湖南软件学院等多所驻潭高校,都与湘潭本地企业深度合作,合作范围涵盖了湘潭“1+4”(即一个重大支柱产业——智能装备制造业,四大重点产业——汽车及零部件、食品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为湘潭产业发展提供着智力支持。此外,校地双方在文化融合、学科融合上也在深入推进。(记者 曹辉 通讯员 冯友君 曾佰龙 张灿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