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过去的5年,自治区十一届政协以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为己任,努力搭建商量的平台,创造商量的条件,营造商量的氛围,构建商量的格局,着力推动自治区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
自治区十一届政协推动协商民主建设,只争朝夕。5年来,乘着党的十八大推进政协协商民主建设的东风,自治区政协把制定和实施年度协商计划,作为围绕中心履职、服务大局尽责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机构作用,创新协商方式,加大协商密度,增加协商深度,多层次、多领域协商议政,让协商民主呈现出蓬勃的活力。
从2014年起,自治区党委、政府、政协共同制定和组织实施政协年度协商计划,成为自治区十一届政协深化民主协商的有效途径。自治区党委高度重视政协工作,每年召开常委会议研究确定政协年度协商计划,并列入党委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自治区党政领导积极参加政协各类协商会议,与委员面对面交流、听取意见建议、回应委员关切。自治区政协综合考虑党政所需、群众所盼、政协所能,把制定、实施年度协商计划作为全盘工作的“牵引器”,引导机关人力物力都向计划倾斜,议题围绕计划选择,工作围绕计划摆布,调研围绕计划推进,会议围绕计划召开,努力开创协商民主新局面。
这5年,自治区政协“按图索骥”,倾力打造“协商精品”。
数字是履职的生动注脚——制定实施年度协商计划以来,共完成计划内协商议题38个,通过“圆桌对话”“当面协商”,为自治区改革发展增添了对策,增进了共识,很多调研成果和协商建议进入自治区党政决策视野,转化成有关部门的实际行动。
“推动绿色发展一要设定资源消耗的上限,二要严守环境质量底线,三要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 2016年10月12日,在围绕“我区绿色发展”年度协商议题进行专题协商的自治区政协十一届十六次常委会议上,与会政协委员、中科院专家学者、制定决策的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执行政策的基层一线人员各抒己见,共同奏响了协商议政的绿色交响。促进龙头企业和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建立与完善,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进旅游和文化融合发展……类似直指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重点乃至“痛点”的有计划的协商议政活动,形成了多项协商议政成果,引发了党政关注、社会共鸣。
这5年,自治区政协精心搭建平台,不断拓展协商形式。
就深化旗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等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围绕全区脱贫攻坚和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等召开专题协商会,围绕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和执法检查召开月协商座谈会,围绕辽上京遗址群保护管理和研究利用等召开对口协商会……目前,自治区政协已初步形成以全委会议为龙头、常委会议和专题协商会议为重点、月协商和提案办理协商及对口协商为常态的协商议政格局,把协商民主贯穿落实到履职全过程和各方面。
这5年,自治区政协努力改进调查研究,夯实协商议政的基础。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为有效行使协商议政的“话语权”,5年来,自治区政协以“知情明政”为履职信条,始终强调“吃透上情”“摸清下情”,制定加强和改进调研视察工作办法,遵循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改进视察调研作风;吸收专家学者和对口部门人员参与,优化调研队伍构成;做足前期准备,提升调研精准性;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强化后期研究,争取去伪存真……努力做到察实情、听实话、出实招、求实效。
2016年,全国政协将“东北三省工业经济转型升级问题”列入年度协商计划,自治区政协成立调研组,配合全国政协就同一主题在蒙东地区开展协同调研,调研成果纳入全国政协专题协商会议调研报告,及时反映了内蒙古的呼声。在协同调研过程中,自治区政协调研组实地考察了42家企业、召开了8次大型座谈会,详细听取企业、部门、干部、群众意见建议……一份高质量调研报告形成背后,往往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功夫。
这5年,自治区政协“不骛虚名”,力促协商成果转化运用。
协商不只是“说话”,议政不只是“虚功”。政协的协商成果只要得到重视、采纳和运用,就能真正体现价值和作用。5年来,自治区政协将协商成果报送自治区党委、政府,自治区党政主要领导多次对协商成果作出重要批示,仅2017年即批示22次。由于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有力推动了协商成果的转化落实。
自治区政协把提案视为“书面协商”的一种。为了让每件提案“落地有声”,自治区政协制定了提案办理协商办法,推动重点问题重点办,热点问题优先办,提高了提案办理成效。同时,每年与自治区党委、政府共同召集提案交办工作会议,“重答复、轻办理”的现象明显改观。提案中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过剩产能退出机制、加强村医队伍建设等重点建议,在自治区“十三五”规划中得到了体现。5年来,由政协主席会议成员重点督办了建立中蒙自由贸易区、实现同城同酬等提案,取得了实际效果。
商以求同,协以成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政协履职踏上新征程,自治区政协的协商民主建设和民主协商实践,将继续为“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增添华彩乐章!(记者 郭俊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