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州美丽与发展比翼齐飞
2017年9月7日,日新月异的湘西经济开发区。 (资料图片)张术杰 摄
岁末年初,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好事不断,喜事连连。
2017年12月底,自治州成为全省第一个全面完成数字县域建设的市州;恒裕新材料公司和金源粉体材料公司分别与国家航空制造企业签约,自治州实现了航空产业领域零的突破;湘西经开区十大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达160亿元。
蓬勃的发展态势催人奋进。自治州委书记叶红专说:“州委提出建设美丽开放幸福新湘西,是全州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集中体现,更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目标愿景。”
这曲新乐章,正乘着党的十九大东风在湘西大地奏响。
生态为先,打造山水田园之地
1月5日,自治州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州人大代表们投票通过了《关于修改〈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老司城遗址保护条例〉的决定》,报请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后施行。
该条例突出了世界文化遗产的定位,调整了条例适用范围,明确了管理体制及管理机构职责,规范了旅游经营管理活动,增设了禁止行为及法律责任等,新增了损坏供水、供电、消防、排污管道和监测设施,擅自设置户外广告,砍伐、损毁古树名木,向水体排放倾倒有毒有害物质等4种禁止性行为。
用地方法规的形式进一步完善对老司城遗址的保护,是自治州着力推进美丽湘西建设的具体实践。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美丽湘西建设,就是要让自治州的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地更净、民族文化更灿烂,美丽与发展比翼齐飞、生态与文化交相辉映。
2017年12月28日,自治州积极申报湘西世界地质公园并在国内激烈竞争中胜出,成为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2处2019年世界地质公园之一。
自治州并不满足于此,从2018年起实施一揽子生态建设计划:推进森林植物园建设和百万亩优质林工程,重点抓好城镇周围、河流沿岸、道路沿线、景区周边的生态保护和造林绿化工作,搞好林种树种搭配,打造“常年有绿、四季有花”的森林景观。
实施绿色湘西工程,抓好重大生态建设与保护工程,完成重点工程营造林14万亩,“千里生态走廊”绿化400公里,水岸绿化160公里。
实施美丽乡村建设3年行动计划,2018年创建300个示范村、100个精品村,到2020年基本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
启动自治州特色民居与传统风貌保护整治4年行动计划,加大60个特色民俗村寨保护建设、300个传统村落协调整治力度,保护整治特色民居4万栋。
一幅山水田园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开放为要,构建创新活力之城
开放的自治州,充满着创新与活力,迎来了更多惊喜。
2017年12月29日,经省政府同意,泸溪县工业园高新区被正式授予“湖南省(泸溪)高性能复合新材料特色产业园”的牌匾,让这座位于沅水两岸的工业园步入新的发展时期。
此前的12月15日,湖南航空制造业单位“走进中国商飞”产业合作专项对接会在长沙召开,泸溪工业园高新区恒裕新材料公司和金源粉体材料公司分别与国家航空制造企业签约,自治州实现了航空产业领域零的突破,为国产大飞机贡献湘西力量。
泸溪工业园高新区,主要聚焦高品质铝粉、高性能铝合金粉、铝基复合材料、高性能铝合金加工等5大方向。工业园围绕新材料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图让更多上下游企业入驻园区,计划到2020年把园区打造成为年产值百亿元规模、中南地区最大的高性能复合材料产业基地。
在湘西经开区,也是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2017年12月8日,湘西经开区2017年第四季度十大重点工程项目集中签约。签约项目涉及新能源新材料和电子信息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总投资达160亿元。参加签约的企业,多是国内外知名企业,有世界500强,有行业龙头,实力雄厚、理念超前、技术先进,新引进项目的数量、质量、规模都上了新台阶。
2018年,自治州将全力开展“产业项目推进年”活动,把项目建设作为推动发展的核心动力,以产业项目为重点,统筹推进基础设施、民生等项目建设,完成228个州级重点项目600亿元左右投资任务,拉动经济加快发展,为自治州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活力。
民生为本,建设和谐幸福之州
2017年11月1日,自治州三明限价联盟药品采购平台正式启动,形成了全州公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目录,共3115个品规,药品价格大幅下降。自治州医保基金管理中心同时成立,整合城镇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保、离退休人员医保和职工生育保险,实现“四保合一”。自治州实现贫困患者实际报销比例达85%以上,特困患者全额报销,这在全省走在了前列。
自治州卫计委主任彭军介绍说:“‘三明联盟’通过联盟形式,扩大市场容量,以量换价、量价挂钩,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让药品回归治病功能,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为自治州决胜脱贫攻坚,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作出更大贡献。”这无疑为自治州300万人民群众带来了大福利。
“永远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美丽开放幸福新湘西建设,正是践行这一要求的具体体现。
2018年,自治州还将努力实现380个贫困村退出、16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至5%以下。
同时,完成1110个贫困村“五通五有”规划,启动370个深度贫困村“五通五有”建设,补齐458个非贫困村“五通五有”短板,让这些村寨都能通路、通水、通电、通宽带、通广播电视;都有安全住房、有学校、有农村综合服务平台、有农村电商、有村级集体经济,推动乡村振兴的逐步实现,让更多贫困群众过上家门口的幸福生活。(记者 陈昊 彭业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