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水产站高级工程师李斌是个多面手,由于早年还从事过农业研究,他总是能把水产工作与其他技术有效结合,发挥出更好的效果。这些年,宁夏的水产业从传统落后的颓势发展到逐步实现现代化、规模化养殖,李斌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
得益于黄河水和河套平原的自然优势,宁夏水产业起步较早,但由于养殖方式传统落后,产业发展一度举步维艰。“我们的水产业必须要搞现代化,通过转方式、调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在研究了我区水产业现状和考察过水产业发达省区后,李斌深有感触。
“走出去”是为了看清问题,“引进来”是为了解决问题。李斌试着引进水产养殖新品种、新技术,通过本土化试验示范,将符合宁夏实际的优质品种技术推广开来。南美白对虾、河蟹……曾经只能从外地购买的水产品一一“落户”宁夏,伴着品种的丰富和技术的提升,农民的收入提高了,水产业发展初见成效。
2013年,李斌在原有基础上,主持试验示范推广“宁夏稻田河蟹生态种养”项目,通过技术引进集成创新,在全区示范点进行试验。“一年下来,稻田产量增加了,稻米品质有了大幅提升,农民还可通过养蟹增加收益,一举三得。”李斌积极研究,继续拓展出“稻田养小龙虾、养青田红鱼、养黄河甲鱼”多种模式,将渔业与农业深度融合,让全新技术模式在宁夏的沃土“落地生根”。
为促进水产业转型升级,李斌的步伐不断加快。2015年,他将目光对准引进设施渔业和池塘养殖物联网智能监控系统等项目的研究上。“搞设施渔业,发展设施渔业和智慧渔业是大势所趋。要想抢抓机遇,就要充分运用科技的力量。” 通过现代化设施,渔民可利用手机终端随时随地监控生产情况,智能设备还可根据监测指标,随时调整温湿度、微量元素等。由于贡献突出,他的研究成果获得了“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一等奖”。
“现在,宁夏80%的水产品销往外地,这说明我们的产品优质、安全,被市场认可。”李斌说,宁夏水产业的发展还有很多可能,而他,也将继续做好产业发展的“探路者”。(记者 马 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