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军方新年以来不断发表针对中方的强硬言论,陆军参谋长拉瓦特宣称,印度应将军事重点转向北部边境。印东部军区司令克里希纳中将则表示,印军已在“所有地方”做好了准备,他还向印度媒体就一起两国在边境地区的日常纠纷做了充满民族主义腔调的描述。
另外在洞朗对峙结束后,印军在边境地区的活动一直保持活跃,印方公布了修建基础设施的规划,直升机也将被用于争议地区。在做这一切的同时,印方对阻挠中国在边境地区修建道路等基础设施继续保持浓厚兴趣,也似乎跃跃欲试。
印度媒体则不断放大从军方得到的每一个信息,编织了中国一直在侵犯、挑衅印度的虚假画面,为军方发表的各种对华强硬言论鼓掌叫好。
军队与媒体一唱一和的互动持续刺激了印度社会,引导了不少印度人对中国的负面情绪。这与印度总理莫迪同中国领导人就妥善管控争议,推动中印关系回到健康稳定发展轨道达成的共识严重抵触。
印军想多要军费、在国家对外关系中发挥更大影响力的私利,以及印媒宁愿危言耸听的商业取向一定程度上绑架了印度社会对中国的认知。这使得采取对华强硬路线成为一种“政治正确”,增加了印度向美日澳进一步靠拢的内在推力。
拉瓦特在近日的讲话中公开声称,印度不允许其南亚邻国从身边“飘走”,这种将周边国家视为“印度禁脔”的强权思维在新德里很有普遍性。
不能不说,热衷扮演大国角色的印度在外交上还相当不成熟,以自我利益为中心,对国际关系中道义原则和实力原则的认识都很模糊,并且有比较冲动的民族主义。与印度打交道,一套规则很难持续到底,中间容易发生跳跃。
我们认为,中国的对印策略一要坚持原则,二是不必跟它斗气。在边境地区,中国既无需进,也不能退,就是要依法据理处理各种纠纷,要以维护边境地区和平安宁为基本目标,同时坚定地回应印军挑衅性行动,压制印方的各种任性。
印度的周边国家也基本是中国的邻国或近邻,周边对两个国家都是利益攸关区,也是双方影响力对外拓展的重叠区,北京要与新德里加强沟通,化解后者的战略猜忌。要让避免围绕周边的战略冲突成为中印的共同目标。
南亚不应有中国等其他大国“碰不得”的印度势力范围,新德里不能搞一个南亚版的门罗主义。这个认识需要印度自己逐渐建立起来,中国发展与南亚国家关系时,要有印度很可能敏感的意识,我们也应有尽量缓解印度冲击感的意愿。但是印度没有权力要求中国远离南亚国家,要通过大量外交沟通促印度搞清楚这一点。
中国无意侵犯印度领土主权,两国边界争议是历史留下来的,中方愿意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加以解决,但前提是印度也必须不做单方面的挑衅之举。洞朗事件已经翻页,但是印军看来没有真正汲取教训,中方需要告诫、警告印军。如果他们反复采取挑衅行动,就必须做好早晚将受到解放军严厉惩罚的准备。
中国的国力是印度的数倍,印度主动对抗中国一定意味着它无法承受的战略消耗。北京奉行与印度交好的基本政策,新德里应该珍惜。中印两国社会中谁不珍惜睦邻友好,通过挑动两国对立谋取私利,都应受到谴责。我们知道,印度文官有充足权力约束该国将军们的公开言行。我们期待他们那样做,也会将此当做新德里是否愿意发展中印睦邻关系的“试金石”。
原标题:社评:印度军方对华强硬表演该降降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