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江西 » 正文

全球报道:一泓清水永流芳——新余市呵护仙女湖生态环境的实践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1-30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寒冷的冬日,记者沿着蜿蜒的环湖公路,来到新余市仙女湖畔的河下镇洋田村。一栋栋楼房掩映在山林中,倒映在湖面上,显得静谧而安详。突然,一阵鞭炮声从村头传来。原来是村民刘胜根新建的小洋房落成,亲朋好友们前来

寒冷的冬日,记者沿着蜿蜒的环湖公路,来到新余市仙女湖畔的河下镇洋田村。一栋栋楼房掩映在山林中,倒映在湖面上,显得静谧而安详。突然,一阵鞭炮声从村头传来。原来是村民刘胜根新建的小洋房落成,亲朋好友们前来贺喜。“这房子花了110多万元呢!”喜笑颜开的刘胜根一边拉着记者进屋,一边聊起了往事。

自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洋田的村民们依赖仙女湖,靠水吃水,把养鱼作为最主要的生计。最早是由村里集体搞的拉网养鱼,在一个湖湾拉网拦截了7000亩的水面投放鱼苗养殖。后来,村民又陆续开始在湖面上发展网箱养鱼。一时间,洋田村俨然成了个渔村。上百户村民在湖上建起了1000多个网箱。“我1991年开始投入网箱养鱼,最多时曾有70个网箱,一年的纯收入达到五六万元。”说起养鱼的那段时光,刘胜根记忆犹新。

网箱养鱼投饵量大,一包包饲料往仙女湖里倒,造成水质污染,死鱼烂虾臭气熏天,加上拉网把成堆的垃圾等水上漂流物拦住,一时间,仙女湖水面浑浊不堪。为了保护“一湖清水”,新余市在2011年下决心取缔网箱养鱼。村里的拉网养鱼被收归市里成立的渔业公司统一经营管理,渔民全部“洗脚上岸”。

养鱼没了出路,刘胜根开始另辟蹊径,买了一辆农用车到城里跑运输。几年下来,生意越做越大,现在拥有5辆卡车,和兄弟合伙盖起了这栋小洋房。他开心地说:“我的财富是‘逼’出来的,也‘逼’出了仙女湖一湖好水。”

在仙女湖沿岸,像刘胜根这样被“逼”上岸的渔民还有成千上万人。新余市出台了史上最严护湖令,要求仙女湖水面养殖单位严格按照“人放天养”原则进行,严禁投放饲料、肥料、鱼用化学激素等污染水质环境的物质。举报养殖单位有以上现象之一,经查实后,对举报者奖励100万元。

去年,新余市又开展了以水环境集中整治为内容的“保家行动”,规定仙女湖沿岸2公里范围内为畜禽禁养区。在“保家行动”中,湖区664家畜禽养殖场已全部关停拆除到位。现在,湖区已无畜禽养殖场,在全市率先实现禁养目标。

仙女湖水域面积50平方公里,湖区周边有17个村,加强生活污水等污染源治理,成为当务之急。新余市和仙女湖景区深入推进中小河流治理、环湖农村连片整治、沿湖畜禽养殖退出等工程,确保仙女湖水质稳定在Ⅱ类标准。同时,加大仙女湖核心景区及环湖路周边村庄违章建筑整治力度,环湖周边村庄基本实现雨污分流,坚决不让没经过处理的污水流入仙女湖。

一方面要保护青山绿水,一方面要保持经济发展。那些过去以养鱼为生、如今退出养殖的养殖户如何转型发展?新余市除鼓励养殖户外出务工就业,还从2016年起每年拿出约100万元,在湖区周边17个村推行“党建+旅游虚拟股份”机制,村民以劳动力投入入股,年底根据考核情况,向各村发放3万元至10万元不等的分红,以此调动村民共护仙女湖一湖清水、美化景区的积极性。(伍荣达 邓 晖 记者 徐国平)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