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谭勇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我国最大的内需潜力和发展动能所在,也是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强大引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对我省优化区域发展格局、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意义重大。
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我省积极探索生态、融合、适度、集约、高效的城镇化路子,推动城乡、区域融合协调发展。“加快建设新型城镇体系,持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河南特点的新型城镇化路子。”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快中原城市群建设,深入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积极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这也是省两会期间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加快中原城市群建设
“中原城市群上升为国家战略后,其实力日益增强,已经成为国家重点培育发展的中西部地区三大城市群之一。”省政协委员,中建七局党委书记、董事长陈颖说,“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优化区域发展新格局,必须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坚持中心带动、向心发展、错位发展、联动发展,以中原城市群高速公路、城际铁路等设施建设为依托,加快推进交通一体、产业链接、服务共享、生态共建,促进各城市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加快推进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在加快中原城市群建设中,中建七局大有可为,从2008年至今,我们以PPP、政府购买服务、融资建造等多种投资模式,在河南累计完成投资1600多亿元。”
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洛阳市委主委肖宏滨认为,深入推进我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应把目光更多放到产业发展上,推动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同步发展。新型城镇化应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原则,强调尊重市场,政府主要在城镇规划、公共服务、秩序维护等方面发挥作用,将城镇建设、产业发展等交给市场。新型城镇化必须强化产业支撑,通过推动产业发展来提高城镇吸纳就业能力,走产城融合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在中原城市群建设过程中,应发挥洛阳在创新、文化、区位交通等方面的优势,全面提升洛阳豫西北地区区域中心城市地位。”肖宏滨说。
深入推进百城建设提质工程
河南的城镇体系是以中小城市为主。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优化区域发展新格局,县城是重要的一环。根据我省县级城市数量多、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低的实际,着眼于全面提升以县级城市为主的中小城市发展水平、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省委、省政府在全省开展了百城建设提质工程。
“百城建设提质工程是我省打好‘四张牌’、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重要载体和抓手。”省人大代表、清丰县县长刘兵说,必须把百城建设提质与文明城市创建结合起来,突出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率管理,坚持硬件与软件、新区与老区、地上与地下、宜业与宜居“四个统一”,坚持以人为本、产城融合、生态优先原则,做好以绿荫城、以水润城、以文化城、以业兴城“四篇文章”,着力提升城市品质和承载能力,让城市更有生命力。
“规划是城市建设的‘第一粒扣子’,也是城市建设的第一要求,更是百城建设提质工程的第一要求。”省人大代表、新密市市长张红伟认为,要以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为契机,坚持规划引领,推进城市设计工作,体现“高”“精”“美”“特”的要求。同时,抓好城市“双修(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老城有机更新,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提升改造背街小巷和老旧小区,积极稳妥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运用大数据提升城市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幸福家园。
积极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优化区域发展新格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都需要积极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统筹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必须建立健全产城融合、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稳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先行推进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就是有效途径之一。”省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济源支社副主委周晶晶说,要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在扩大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住房保障、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范围方面下功夫,稳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普惠性发展成果;同时,产业是支撑,围绕优势产业,拉长产业链条,吸引更多农民转移就业,实现市民稳定就业,为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奠定基础。③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