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上海 » 正文

全球报道: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发展新引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2-05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2017/2018年上海各区经济形势分析报告》显示,创新对上海各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断释放,产业发展呈现出制造业向高新化、服务业向高能级延伸的趋势。“四新经济”发展迅猛

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最新发布的 《2017/2018年上海各区经济形势分析报告》显示,创新对上海各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断释放,产业发展呈现出制造业向高新化、服务业向高能级延伸的趋势。

“四新经济”发展迅猛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推动下,新经济成为上海带动经济增长的新支撑点。新消费方面,各区进一步朝着服务型、高质量、个性化方向发展。静安区宝尊、闵行区苏宁云商、普陀区拉扎斯等电子商务领军企业迅速发展,带动新兴商业保持较快发展势头。

新产业方面,各区聚焦价值链中高端,深化推进前沿产业布局。青浦区加快发展北斗位置服务、核建核技术、智慧物流、民航、软件信息等前沿科技研发应用;虹口区依托已有的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积极承接“绿色技术银行”项目落地,加快整合区域资源,夯实“总部+技术转移孵化平台+转化应用示范园区”的规划布局,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和绿色技术产业。徐汇区以全球人工智能上海大会召开为契机,着力发展以人工智能为特征的信息产业。宝山区深入拓展邮轮产业链,国际邮轮船供实现零的突破,与中船集团共建国际邮轮产业园,与地中海邮轮公司共建邮轮总部基地,成功引进中船集艾、地中海船舶管理等5家邮轮服务企业,成功举办上海邮轮旅游节、Seatrade亚太邮轮大会等重大产业活动。

新业态、新模式方面,各区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嘉定区集成电路及物联网、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智能化、智能制造及机器人等四大新兴产业集群的规上产值均实现两位数快速增长。崇明区积极推进绿色农业发展,全区绿色食品认证比例达60%,入选首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黄浦区大健康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区级税收同比增长13.9%、19.1%。长宁区前11个月航空服务业、互联网+生活性服务业和时尚创意产业完成区级税收同比分别增长39.48%、29.51%和19.4%; 杨浦区智力密集型现代服务业占第三产业比重预计达41.2%;金山区生产性服务业培育力度不断加大,新增2家市级贸易型总部、15家规模以上生产性服务企业。

二三产业亮点频频

在“四新经济”的带动下,上海制造业和服务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2017年全年,上海各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普遍实现正增长,6个区增速超过两位数,且郊区增速均超过去年同期水平。

数据显示,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各区制造业驱动增长和提升竞争力的主要源泉。嘉定区以“两高四新”产业引领增长,实现了四大新兴产业快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战略性新兴产业快于规上产业增长的目标,前11个月四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7.9%,快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18%和规上工业的10.9%。松江区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发展新引擎,引进海尔智谷、清华启迪等重大项目入驻G60科创走廊,前11个月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5.6%,高于全区工业总产值增速4个百分点。闵行区四大园区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0.5%,高出全区工业总产值增速5.7个百分点,占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的66.5%。

现代服务业继续领先增长。2017年,各区着力提升产业服务能力,现代服务业发展加速。长宁区预计全年现代服务业税收同比增长8%左右; 普陀区现代服务业区级税收增长22.98%,占区级税收比重达44.46%,首次超过房地产业;徐汇区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748亿元,可比增长9.2%,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6.5%。

楼宇经济、总部经济、涉外经济“三个经济”集聚优势进一步凸现。静安区新引进跨国公司总部6家,累计总数达70家,涉外经济税收占总税收的比重超过50%,约333亿元; 黄浦区亿元楼达到68幢,净增5幢,全区166家总部型企业前11个月完成税收54.61亿元,占区级税收比重为29.7%;虹口区全年现代服务业区级税收同比增长24.2%,涉外经济税收增长59.4%。

实体经济仍需夯实

展望2018年上海各区的产业发展,报告建议,各区应该继续筑牢实体经济基础,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报告建议,上海各区应集群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各区可以聚焦园区发展和项目建设,推动工业投资结构优化升级,加强政策聚焦和行业应用,加快推动高端装备、机器人及智能硬件、新材料、人工智能、节能环保、医疗健康等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巩固提升先进制造业基础地位,着力促进产业新旧动能转换,聚焦突破重点行业、重大装备、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提升产品质量和自主品牌。

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大招商引资的统筹力度。上海各区应深化推进统筹经济发展平台建设,加强区级经济招商统筹,围绕土地供应和产业准入两个关键,推进资源、项目和服务统筹,优化区域产业空间布局。形成统一完善、有竞争力的产业政策体系。推进专业化、平台化、市场化招商,不断提升招商队伍的专业能力,精准瞄准产业链价值链核心企业,大力引进平台型机构、行业龙头和压舱石企业。(王志彦 徐敏)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