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云苏依拉(右)正在与村民交流农家乐经营经验。 资料照片
寒冬,阿拉善沙漠腹地的居延古城遗址周边更显荒凉。以往的这个时候,这里的人们早已“猫起了冬”;近日,记者穿越沙漠戈壁来到内蒙古额济纳旗赛汉陶来苏木孟格图嘎查,看到的却是一派忙碌的情景。
“咱们的农家乐一定得搞好,搞出自己的特色,才能做长久。”正在组织村民进行培训的党支部书记乌云苏依拉说:“我们附近的居延古城遗址正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给我们发展农家乐又带来了新机遇,我们必须得把握好。”
孟格图嘎查距离胡杨林较近。近年来,火爆的胡杨旅游带动了村里的农家乐产业的发展。“我的牧家游每年都收入20多万元,要是没有党支部书记乌云苏依拉的鼓励和引路,就没有我今天的幸福生活。”说起现在的好光景,牧民嘎毕亚图总是心存感激。
孟格图嘎查地处大漠腹地,全嘎查120户牧民分散在方圆几百公里的戈壁大漠上,以放牧为主。嘎查境内大漠、戈壁交错,常年干旱,成为额济纳旗收入较低的嘎查。1997年,有着7年党龄的乌云苏依拉上任嘎查党支部书记时,感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
上任不久,阿拉善盟为了保护和恢复生态,开始实施“转移发展战略”,孟格图成为搬迁转移的嘎查之一。让祖祖辈辈以放牧为生的牧民放下羊鞭,离开世代生活的草原到城里去生活,多数牧民想不通。乌云苏依拉同样爱恋着这片土地,可她清醒地认识到:由于过度放牧,嘎查生态环境日益脆弱,只有退牧才能保护和恢复生态。于是,她带着嘎查干部深入牧户,一户户讲政策、说道理,组织乡亲们前往其他搬迁新区参观,让他们切身感受搬迁转移后生产生活的新希望。功夫不负有心人,仅用两年时间,孟格图嘎查就在全旗率先完成了搬迁转移、退牧还草工作。
如何让牧民在“搬得出”之后“稳得住、富起来”?乌云苏依拉面对着又一个巨大的考验!细心的乌云苏依拉发现,在有几百户移民的达来呼布镇纳林高勒新区,竟然没有一家经营全套蒙古族食品的特色餐馆。2005年乌云苏依拉一家3口迁入新区后,她拿出全部积蓄并贷款近10万元,开办了首家蒙古族特色餐馆——孟格图饭馆。饭馆的羊肉产自天然牧场,味美肉鲜、风味独特,生意很快便火了起来,乌云苏依拉家成为达来呼布镇第一个年收入达到50万元的富裕户,被自治区旅游局命名为“乡村旅游星级接待户”。
“自己富不算富,全嘎查牧民富起来才算富。”在乌云苏依拉的带动下,嘎查的爱心帮扶联动工程启动了。她和率先富裕起来的党员户们每户带动1至2个联系户,每年至少为他们办一件实事。这几年,乌云苏依拉为牧民协调贷款累计2400多万元,全嘎查120户牧民中有81户成功转移到纳林高勒新区,39户成功转产就业,从事餐饮、旅店、运输、修理等行业,每家收入都在6万至20万元之间。
“乌书记就像我们的亲人一样,总是在我们最困难时出现在我们的面前。”牧民布日格德说。几年前,布日格德饲养生猪,因为天气炎热猪大量死亡。面对严重的经济损失,他一时束手无策。乌云苏依拉得知情况后,立即购买了500公斤饲料送上门去,鼓励他振作精神渡过难关……在乌云苏依拉的帮扶下,布日格德的养殖业蒸蒸日上。他家的笨猪肉比别家的贵,但品质好,供不应求。
每年胡杨叶子发黄的季节,孟格图嘎查的生意便异常火爆。每天一桌难求、一床难求,家家户户的农家乐都宾客盈门。有一年,乌云苏依拉发现有几户村民乱要价,服务态度也一般。乌云苏依拉急了,反复到这几家做思想工作,还带着他们给游客道歉。乌云苏依拉说:“我们绝不能目光短浅地做生意,要用优质服务留下好口碑。”乌云苏依拉的观点得到了村民的拥护,大家还共同制定了《文明经商公约》和《农家乐长远发展规划》。
“孟格图嘎查小康路上一户都不能掉队。”乌云苏依拉心里总是惦记着嘎查贫困户能早日脱贫。全嘎查生活困难、孤寡老人、五保户、缺乏劳动力的农牧户有20多户,为了让这些乡亲们过上好日子,乌云苏依拉想了不少办法——她一面自掏腰包拿出40多万元,帮这些家庭解决燃眉之急;一面又给这些困难户支招,让他们养笨鸡,给农家乐提供食材……
乌云苏依拉担任党支部书记20年来,孟格图嘎查农牧民的年人均收入从2000多元达到现在的1.8万多元,从贫困嘎查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嘎查,入选“全国百强嘎查”。
(人民日报2018年2月6日第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