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广西 » 正文

全球报道:广西贺州 “绣”出瑶家新气象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2-14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在广西贺州市八步区步头镇黄石村,留守在大瑶寨里的绣娘,团团围坐在村里新开的瑶绣基地里织绣,不远处的山林中,劳作的男人们正

在广西贺州市八步区步头镇黄石村,留守在大瑶寨里的绣娘,团团围坐在村里新开的瑶绣基地里织绣,不远处的山林中,劳作的男人们正放声歌唱,山歌宛转悠扬,诉说着瑶胞们民族文化的集体记忆。

黄石村是贫困瑶族村,村民世代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与外界联系相对闭塞。但是,村里有80%的妇女会瑶绣传统技艺。如何把村里的留守妇女组织起来,传承瑶绣技艺,打造特色产业项目?当地政府采取了“传承人+”的培育和推广模式。

“传承人+企业”,政府鼓励和扶持当地瑶绣传承人创办企业。黄石瑶绣传承人李小莲、李素芳在当地创建贺州市瑶族服饰艺术工作室,享受政策红利,逐步发展成为广西过山瑶家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被广西文化厅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瑶族服饰)生产性保护基地”称号。现在公司每年可生产瑶绣1.3万片(块),瑶族传统服饰2200多套,瑶绣工艺品1.2万余件。

“传承人+农户”,采用“前店后村”的形式让非遗文化产业助推绣娘脱贫。非遗企业根据市场订单分配工种,形成较完整的人工“生产线”,打破了瑶族妇女一生只做一套瑶族服饰作为嫁衣的老传统。留守在家的绣娘利用闲暇时间完成绣活,增加收益,生活面貌也焕然一新。

“传承人+电商”,政府2015年起每年组织农村致富能人到外地进行电子商务运作专项培训考察活动,培养农村电商人才。瑶绣传承人何婷婷搭上了这趟顺风车,通过电子商务运作,把瑶族服饰等特色旅游产品通过网络销售,突出个性化服务产品的文化体验,实现线上+线下的文化营销,不仅很快开始盈利,还吸引了一批高校相关专业的师生来观摩学习。

“传承人+学校”,把瑶绣传承苗子与学校办学特色结合起来,让技艺在学校课堂上传承。步头中学、黄洞瑶族乡小学挂牌成立少数民族瑶绣传习班,聘请李小莲、何婷婷、冯秀英3位瑶绣传习人为传习班辅导教师,目前已培养瑶绣学生700多名,有效解决非遗技艺在青少年一代断层的问题。

贺州市八步区在瑶族非遗传承技艺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八步区有瑶族人口2.92万人,涵盖9个乡镇24个行政村,是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瑶族传统服饰和刺绣技艺发展的源头。全区参与到瑶绣生产的绣娘达500多人,其中360余人属于建档立卡贫困农户和返乡农民工,人均一年可增收5000元以上,并辐射带动其他县(区)开展文化产业。

整合瑶族文化资源,推广瑶族文化非遗技艺产品,八步区依托民间瑶族文化的繁荣发展,培育出了一批非遗文化产业,把特有的文化元素转化为特色经济元素,走出了一条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相容相生的文化扶贫之路。

《人民日报 》 2018年02月14日12版)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