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报道:【新春走基层】一套新房搬来红火好日子

   2018-02-21 人民网1670
核心提示:2月19日,正月初四,天空晴朗,阳光暖暖。记者来到距离方山县城不足2公里的圪洞镇一期易地移民搬迁安置小区,在蓝天的映衬下,3栋淡黄色的高楼格外醒目。小区临时搭起的大门上挂着红红的灯笼,映照着进进出出的

2月19日,正月初四,天空晴朗,阳光暖暖。记者来到距离方山县城不足2公里的圪洞镇一期易地移民搬迁安置小区,在蓝天的映衬下,3栋淡黄色的高楼格外醒目。小区临时搭起的大门上挂着红红的灯笼,映照着进进出出的村民们兴高采烈的面容,孩子们在院子里嬉闹着,一个小小的烟花也让他们兴奋不已……

“原来房屋不像样,一家人收入也不稳定,过年都是将就着过。没想到今年我们还能住上这么漂亮的楼房。”在张五虎家,他和家人一边张罗中午饭,一边乐呵呵地感慨道。

今年52岁的张五虎原住在圪洞镇袁家甲村,家里几间土房破烂不堪。由于夫妻早年离异,张五虎带着儿子一直在家种地。现在,儿子儿媳带着两个孙子常年在外打工。

记者在他的新房里转了一圈,看到房屋宽敞明亮,家具虽然不全是新的,但干净整洁。张五虎告诉记者:“开了春我打算在周边找点零活干,人这一辈子想过好日子就是要奋斗哩。”

“说实话,以前在外面租窑赁房肯定没家里好,现如今住上新楼房,日后在外面打工也有动力了。”张五虎的儿子边炒菜边告诉记者,“去年冬天,家里享受国家精准扶贫政策,搬进了新家,和老父亲一起过年的感觉真好。”

在圪洞镇,今年像张五虎这样在新楼房过年的人还有很多。59岁的高家山村村民赵记平,喜悦的心情难以言表:“小儿子已经25岁了,要不是遇上党的好政策,做梦也没有想到能住上楼房,这下孩子结婚也不用发愁啦!”赵记平告诉记者,“这次按照政策我家分到了一套面积90.24平方米的新房,国家补了16.17万元,自己只花了约2.4万元就在城里有了一套新房,如果没有这个政策,怎么能买起这样的房子。现在儿子在外打工开塔吊,一年能赚两万多元,自己种地一年也能收入五六千元,家里的日子很好啦。”

“十三五”期间,圪洞镇规划搬迁25个自然村1306户3999人,其中贫困户722户2131人,确需同步搬迁的有584户1868人。圪洞镇党委书记郭小平介绍,为了确保搬迁户“搬得出、有房住、有活干、能致富”,圪洞镇因人因户施策。一方面大力发展养殖产业,另一方面全力实施核桃林提质增效工程。为了解决劳务性输出,移民安置点小区物业设立的保洁员、协管员、物业管理员等岗位,尽量用建档立卡贫困户。另外,这几年发展的光伏发电产业和旅游业已开始有了回报,目前,袁家甲村13.53兆瓦光伏项目和石站头村100KW村级电站已并网发电。圪洞沟内烧炉山、梅洞沟湿地公园旅游区、农家乐的开发正在热热火火地进行,贫困户增收渠道越来越多。

和张五虎告别时,记者留意到他家崭新的门两旁张贴着的红红的对联:日子红火年年好,家业兴旺步步高。真心祝愿他们的日子越过越好。(康梅芗 肖继旺)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 1558y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