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城市,移动支付已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极为普及,然而对于身处我国西部小县城的焦大伯和张大妈来说,今年春节,他们才真正体验到移动支付带来的便捷。“以前总觉得拿着现金才是实实在在的,今年过年,孙子们回来,教会了我们使用微信支付,太方便了!”
家住陕西旬邑的焦大伯今年已经74岁了,半辈子都没怎么用过手机,前几年在儿孙的极力推荐下,使用上了智能手机。说是智能手机,其实也就打个电话、发个短信。去年过年,在外地上大学的孙子迪迪回家,给老人装上了微信。“迪迪说在微信上能跟他们视频,就装了一个”。其实去年不光给手机里安装了微信,老人还开通了移动4G业务,手机里有了流量,儿子也给家里装上了Wi-Fi。
一年多时间,焦大伯慢慢适应了移动互联带来的新变化,更是对微信带来的生活新体验赞不绝口。现在,焦大伯不仅用微信跟远在外地的亲人实时沟通,也用微信加入了很多当地的老人活动群,“现在微信一响,就赶紧拿起手机看,是不是太极队的那几个又叫着出去打太极呢。”张大妈对焦大伯这一年的变化深有体会。
作为老伴,张大妈也随着焦大伯一同进入了移动时代。除了焦大伯熟悉的那些微信使用习惯以外,张大妈也喜欢用微信抢红包、发红包。但抢下来的红包怎么用来消费,张大妈却一直没有心得。
最近这一两年,他们生活的县城包括乡村,不少商家开始有了移动支付,不少门店里也都能看到张贴的支付二维码,“我看很多年轻人都拿着手机,扫一扫就结账了,但我不会操作,也觉得不安全”。张大妈的顾虑代表了县里不少上年纪人的共同担忧,也代表了中老年人的一个普遍现象:虽然会抢红包,但抢来的零钱并不会使用。
今年春节,从外地回来的儿孙外出买东西、互相转账,都在用移动支付,这让张大妈很是羡慕,于是孙子们开始给焦大伯和张大妈手把手教如何微信支付。“没想到奶奶的微信零钱包里有那么多钱,不用的话等于没用,教会了,奶奶平时买菜也方便”,在外地工作的孙女觉得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消费趋势,爷爷奶奶也应该跟上时代,与时俱进。
在儿孙们的演示下,焦大伯和张大妈学会了微信支付。初三出门逛街,第一次用扫一扫的方式成功支付了一个肉夹馍时,二老脸上洋溢着激动的笑容,“我们没被时代淘汰呀!”。
这个春节,让焦大伯惊叹的不光是日常消费中的移动支付,大年初四全家人去西安游玩,共享单车也让二老连连称赞。
平时,通过微信聊天和儿孙们的朋友圈,焦大伯看到孩子们说的小黄车、小蓝车,在电视里他也时常能看到大城市里成排的共享单车,但这次在西安,二老亲眼看孙子小迪操作了一回,“扫个码、咔嗒一声,锁就开了,车就能骑了,太方便了呀!”老人感慨道。
由于焦大伯所在的县城目前还没有共享单车,日常生活里也基本接触不到共享经济,儿孙们就考虑不用给老人安装相关APP了。即使这样,张大妈还是用孙女的ofo小黄车体验了一回。虽然没有骑行,但从扫码开锁到结束行程,张大妈完完整整的走了一遍流程,“以前哪里能想到还可以这样,现在发展太快了,越来越方便了。”
当下,“新四大发明”让国人倍感自豪。作为其中的两大代表,移动支付和共享单车在这个春节走进了焦大伯和张大妈的生活。都说老年人跟不上时代,对新技术也适应不了,其实这几年,老年人正在快速走进属于他们的移动新生活,乘坐高铁、使用网购、刷移动支付,开共享单车,丝毫不逊色于年轻人。这些新变化,不仅丰富了他们的日常生活,也成为西部县域移动互联发展的一个缩影。“新四大发明”,正在走进千家万户,正在点亮咱基层百姓的美好新生活。(新华网北京2月23日电 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