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的白云鄂博春寒料峭,俯瞰白云鄂博铁矿主采场最深处,看到一群身着特制的工衣,带着厚重安全帽的队伍穿梭在采场最低处,在铲车工作时扬起的“飓风式”尘土中,若隐若现。他们就是常年工作在白云鄂博铁矿一线的矿山工人们。
下到采矿场最深处,记者了解到现场将要进行爆破作业,在零下20度的低温里,由15人组成的一线爆破组的工人们,正在进行最后的检查。
这些平均年龄40多岁的工人们常年从事着一线危险的爆破工作,练就了镇定严谨的工作态度。交谈中记者了解到,爆破组在深暗的矿坑里,一干就是一天,直到下午5点才能回到班组。正是这些白云鄂博铁矿一线工人们的常年坚守和辛勤劳动,一车车白云鄂博矿石从采矿场开采运出,成为钢铁和稀土工业的原料,转化成自治区和国家的工业脊梁。
在现场,设计此次爆破的白云鄂博铁矿技术组的年轻成员们,不时与矿工们进行交流探讨,用熟练的专业技能解决现场遇到的每一个问题。按照技术组要求,爆破组先在炮筒里挨个下放药砣和导爆管,填塞后按照技术组设计方案进行孔外连线,为引爆做充足的技术准备。随着爆破指令的下达,爆破员带小红旗到各个关键部位进行警戒,确认安全后得到指令,起爆炸药。爆破结束15分钟后,工人们返回现场检查爆区爆破情况,确认无拒爆后撤警。“本次爆破设计56个孔,孔深设计为16米,单孔装药量为一吨,类似的爆破我们每个月进行10次左右。”白云鄂博铁矿技术组组长李永华说。
据了解,这支为白云铁矿一线爆破工作“出谋划策”的技术组是一支由11名成员组成的年轻队伍,成员中三分之二是“85后”“90后的”年轻人。他们组成了白云铁矿一线工作的“大脑”,用源源不断的“新思路”“金点子”为一线工作注入新的活力,每天为采场的穿孔、爆破、采装、边坡清扫、边坡监测、边坡危险预警预报等现场技术管理工作奔波,把青春献给矿山,身体力行地传承老一辈们不怕苦,不怕难的“矿工精神”。
1993年出生的马国栋是技术组里年纪最小的成员,在白云铁矿主采场已有两年半的工作实践。“这里冬天风沙大,十分寒冷,采场的工作环境也不是那么好。但是能为白云铁矿生产输出贡献自己的力量,我感到十分光荣。” 马国栋说。在工作之余,他和技术组的同事们通过交流专业知识和翻阅课外书来打发时间。在每一日的坚守中,大家习惯了苦中作乐,学会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单调的采场图纸,在“尘土飞扬”的矿山一线工作中,找到奋斗的目标,并在守护中发扬和传承“矿工精神”。(记者 格日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