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江苏 » 正文

全球报道:质量兴农 江苏划定370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2-28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  “用3年时间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3700万亩、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500万亩,这是必须不折不扣完成的硬任务。”记者从2月27日召开的全省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
原标题:我省划定370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 确保口粮自给 推动质量兴农

“用3年时间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3700万亩、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500万亩,这是必须不折不扣完成的硬任务。”记者从2月27日召开的全省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获悉,今年各地要全面开展划定工作,2019年底前完成划定任务;力争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两区”建设任务,使其成为我省现代农业建设的主阵地、农产品生产保供的大粮仓、农业资源政策的集聚区、农业生产经营现代化的先行区。

守住用地底线,确保口粮自给

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是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省粮食产能稳定提升,但人多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的基本省情没有改变,特别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对农业用地造成很大压力,如果不坚决守住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的用地底线,将会给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生产造成大的波动。划定并建设好“两区”,把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集中到优势区域,将优势产区严格保护起来,能够为保障“粮食供需平衡、口粮自给”筑起一道安全屏障,为重要农产品的生产保供提供可靠的基础支撑。

“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保护区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农业现代化治理水平的重要举措。”省农委主任吴沛良表示,建立“两区”是农业部门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全新任务,今年8月底前全省各地要将“两区”落实到具体地块,完成公示;2019年2月底前完成“两区”表册、标志和图件,建立两区数据库;2019年6月底前各设区市完成验收。农业部将牵头对“两区”划定工作进行督查,定期通报各省划定进度。省农委也将会同省国土资源厅建立相应的督查制度,定期通报各地划定进度。

试点先行,为全省积累经验

作为江苏省“两区”划定5个试点县之一,沛县目前已完成相关基础资料收集工作,预计3月10日前完成到村工作底图修改,6月底完成成果编制。“确保各个环节环环相扣、件件落地。”沛县副县长刘华东说,该县突出土壤最肥沃、耕作最精细、灌溉最便捷“三个最”,把“划优、划实、划准、划足”作为工作前提。

粮食生产总量一直位居江苏首位的兴化,不仅将功能区划定工作列入乡镇年度效能考核目标,还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分管农业的副书记、副市长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组建专职工作队伍,落实专项工作经费。全市共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175个、占地面积逾百万亩,涉及519个地块。

“力争提供可复制的‘兴化经验’。”兴化市副市长刘汉梅介绍,该市把长期种植粮食地块、粮蔬兼用地块、种养结合地块划定为粮食生产功能区,原则上功能区集中连片面积不低于1000亩。同时统一标准,统一流程,规范操作程序,确保准确划定。此外,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从2017年起,三年内投入22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55万亩,建设粮食生产服务功能齐全的为农服务综合体40个,全面建成“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灌、涝能排、能烘干、有仓储”的粮食生产功能区。

高标准建设,提升“两区”生产能力

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我省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有了明显改观,但目前中低产田仍占40%,部分高标准农田也存在建设标准过低、设施陈旧老化问题,农业在一定程度上仍“靠天吃饭”,农田水利、粮食烘干、物流仓储、农产品加工等配套设施建设力度也亟待加强。

为此,省政府明确,要把高标准农田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整合资金、加大投入,从今年起省级以上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集中用于“两区”农田建设,并鼓励整市、整县推进,力争到2022年,将“两区”内的耕地全部建成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率先建成用于口粮生产的高标准农田。同时,加快完善“两区”冷藏烘干、仓储物流等配套设施,加大骨干水利工程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力度,打通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着力提升“两区”生产能力。

记者了解到,围绕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我省正以“两区”为重点,以大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小型农田水利、千亿斤粮食产能等项目为抓手,科学编制方案,有效整合资源,整县整乡、集中连片建设“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今年我省将统筹灌区节水改造、小农水重点县等项目,整县整乡、集中连片建设,新增有效灌溉面积55万亩、旱涝保收田100万亩、节水灌溉面积220万亩。(吴 琼)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