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上午11时22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以“一箭三星”方式成功将高分一号02、03、04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该星座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规模化、业务化、产业化发展的标志性成果,也是需求牵引、服务应用、统筹发展的又一成功典范。它的成功发射为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监管再添“火眼金睛”,开启了天空地一体化综合监测的新一页。
高分一号02、03、04星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规划的首批业务化应用卫星,根据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由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防科工局立项批复,新组建的自然资源部为用户主管部门。三星充分继承高分一号01星成熟技术,性能相同、状态一致,设计寿命6年,空间分辨率为全色2米、多光谱优于8米,单星成像幅宽大于60公里。3星组网并投入运行后,可实现同一地区2天重访,15天以内对全球覆盖一遍,获取规模化的1:2.5万—1:5万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以及应急等专题应用产品,大幅度提高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资源全要素、全覆盖调查监测能力,实时掌控自然资源数量、质量、生态动态变化,为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提供精准信息保障,并广泛应用于防灾减灾、环境保护、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农业农村、应急管理等领域。高分一号02、03、04星还将与此前在轨运行的高分一号01星、今年拟发射的高分六号卫星组网运行,共同构建陆地资源调查监测业务卫星星座,支撑“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
后续,自然资源部将会同相关应用部门组织开展为期6个月的在轨测试工作,对星座的各项指标、性能、应用效果进行充分测试,保障卫星以最好状态投入业务化运行。按照空基规划“一星多用、多星组网、多网协同、数据集成服务”的建设机制,自然资源部将把该星座作为骨干卫星业务系统,保持持续运行能力,全力履行好空间基础设施后续2颗5米光学业务卫星中分星座、资源三号03/04星、1米C-SAR卫星等系列业务卫星建设责任,积极拓展高光谱、立体成像干涉雷达观测能力,预计2020年前将基本完成自主可控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卫星网络和应用体系构建,开创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监管新时代。
2015年,国务院批准《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规划明确分阶段逐步建成技术先进、自主可控、布局合理、全球覆盖,由卫星遥感、卫星通信广播、卫星导航定位三个系统构成的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满足行业和区域重大应用需求,支撑我国现代化建设、国家安全和民生改善的发展需求。目前,国防科工局、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已完成20余颗科研和业务星的批复立项,涵盖自然资源、气象、海洋、环保等多个领域。预计到2025年,建成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体系,提供连续稳定的业务服务,完善数据共享服务机制,形成商业化发展模式,具备国际服务能力。
高分一号02、03、04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研制。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研制。发射、测控任务由中国卫星发射测控系统部负责组织实施。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和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共同承担地面系统数据接收及处理任务。此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70次发射。(记者 郭卫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