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拆,这片房子的隐患就太大了。”浙江省东阳市人大代表李金强所指的,是他所在村村口的李宅粮站。
李宅粮站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地理位置优越,是当地古民居李宅作为“花灯小镇”的“门脸”。可是由于粮站年久失修、破旧不堪,加之大多处于空置和零星出租状态,这片被鉴定为D级危房的建筑,不仅严重影响古建筑保护开发利用,而且也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尽管村里对这个粮站反映强烈,但相关粮食主管部门对其的处置却迟迟不见动静。
然而,日前当记者来到李宅探访时发现,这片旧粮站已经大部分被推倒,工人们正忙碌地清理工地上的建筑废料。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这根“硬骨头”又是怎么啃下来的?
跟踪督办,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
记者在东阳人大找到了一份2017年9月关于代表建议办理不满意件的统计表,其中李金强等代表《关于提升改造李宅粮站的建议》就位列其中。
在2017年上半年的东阳市人代会上,李金强代表专门就李宅粮站的问题提出建议,要求予以整治。到了2017年7月,东阳市粮食局作出了第一次答复,尽管承认“部分房屋比较陈旧”,但是又以种种条件限制为由,提出待“向省粮食局及市有关部门请示沟通协调后再议”。
“建议提了,政府部门也答复了,可事情还在原地打转。”对这种建议办理仅停留在答复纸上的现状,李金强代表并不满意。
在东阳,在代表建议办理答复满意情况反馈上实行的是“背靠背”的制度,反馈表由所在的代表小组统一收集交代表工委,或由代表直接寄送代表工委,让代表做到真实反馈满意度情况而“不难为情”,减少代表反馈“被”满意。
李金强代表对建议办理“不满意”的反馈,很快就触发了东阳人大“二次交办”的程序。
“对代表签署了‘不满意’反馈意见的建议,各代表小组逐件回访并综合评估后,认为属于承办单位未尽办理责任的,予以‘二次交办’。”东阳市人大常委会代表与选任工委主任吴荣斌表示,人大要求承办部门再次研究、认真办理,能办的即刻办,不能办的也不能再次以条件不成熟为由简单答复了事,应该明确办理期限,确定办理时间表和路线图。
代表建议再交办后,2017年8月东阳市粮食局主要领导就李金强代表所提建议与其座谈面商,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不久粮食局再次出具答复文件,尽管依然还有未能整改到位的地方,但后来又经过相关交办、督办,到了2017年的10月,李宅粮站内的危房终于动工拆除。
为什么“二次交办”有这么大的威力?原来,在每年年底,东阳市人大常委会都要对本年度二次交办建议办理情况开展“回头看”工作,对已完全解决的建议办理予以销号,对没有解决的建议办理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民主测评。
“如果代表对办理情况的再次答复仍不满意,常委会要对承办单位进行专项工作评议,评议结果在人代会上进行通报,或启动专题询问、质询等程序,这种压力就会对相关部门起到很强的督促作用。”东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楼美姣说。
约见“一把手”,面对面解决问题
街上的路灯不亮,除了给老百姓带来出行不便,还会造成不少安全隐患。
“之前听人说过街面路灯不亮,于是我们3个代表就到各处转了一下,结果发现城区的9个社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个问题。”东阳市人大代表徐希超、潘红成、周聿忠3人经过调查发现,当年路灯建成之后,公园、街面与背街小巷的路灯存在不同部门多头管理的问题,特别是一些社区无力管好辖区路灯,令人头疼。
民生无小事,可这时人代会已经闭会了,意见要怎么反映?3位代表想到了东阳市人大的约见制度。为了增强代表参与督办的责任感和积极性,形成建议督办的常态化、制度化,《东阳市人大代表约见地方国家机关负责人暂行办法》规定,闭会期间由3名以上(含3名)人大代表联名,可以书面形式就代表建议办理情况,向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申报约见相关机关负责人的议题,经审核同意后5日内安排约见。被约见的机关负责人须按时参加,不得拖延、推诿和回避。
从今年的2月23日提出申请,到3月9日正式面谈,第一次启动该程序的3位代表都没想到速度会这么快。“相关部门一把手出面,当面见、当面说、当面解决,这样的制度见实效。”徐希超说,约见当天相关部门负责人就同代表达成共识,一方面要求摸清底数、明确任务、做好预案等,并明确了时间表;另一方面也确定了要建立长效管理机制。
当记者近日再次遇见3名代表时,他们正在社区里监督工人维修路灯的情况。“经过统计,有不亮、破损的路灯95盏,需要新增路灯654处,截至目前,已有72盏路灯修理完毕,新装工作也已经启动。”
“建立常态化的代表履职和建议督办管理机制,是解决闭会期间代表履职难、建议少、效果差的有效途径。”东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施侍伟说,约见机制的建立,规范了闭会期间代表约见地方国家机关负责人的程序,强化了约见效果,使代表约见这一有效的代表履职方式真正走入人大工作实践。“通过人大代表与有关单位负责人面对面的对话、沟通和交流,促进了闭会期间代表建议办理,使一些焦点难点问题得到实质性的解决。”施侍伟表示。
老大难问题,分步实施解决
一提起东阳市良种场的搬迁问题,市人大代表王建中就不禁感慨:“老案重提,不得不提!”
王建中代表所说的这个良种场,此前由于存在污水直排、运输粪便掉落路边、猪场臭气、蚊蝇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附近老百姓生活以及学校的正常教学,居民怨声载道。为此,王建中等代表多次在市人代会上提出搬迁良种场的建议,尽管政府采取了一些治理措施,但还是治标不治本。据介绍,之所以搬不动的关键,是由于该良种场属于国有农场,牵涉职工安置、“两头乌”(当地特色猪种)保种、租赁合同中止等困难。
2017年的东阳市人代会上,王建中等10名代表再次提出《关于尽快迁移东阳市良种场的建议》,并在此后的一年中对相关部门出具的两次答复均不满意。
2017年12月1日,王建中等3名代表提出约见政府部门负责人的申请。仅时隔一周,东阳市副市长陈巧锦和农业部门相关领导就来到现场与代表、附近村民代表等座谈。
“目前市政府对该问题已有具体方案:一是寻找合适的搬迁地址,二是2020年开始对良种场实现萎缩性管理,并在当年年底终止合同并搬迁关停,在此之前要做好周边环境保护工作。”在座谈会上,陈巧锦表示政府应该自觉接受人大代表监督,代表对该建议多年锲而不舍的追踪,也表明了人大代表对政府工作的关注和支持,但鉴于该建议涉及的具体困难,只能分步实施,逐步解决。
对于政府作出办理时间表的承诺,王建中代表表示满意,期待相关行动尽早落实。
多年形成的“老大难”问题,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能化解,那么如何与代表沟通互动,既接受监督,又争取理解?东阳人大在代表建议办理上不断完善制度,力求能既有“高满意率”,更有“高解决率”。
除了约见制度,近年来,东阳人大还不断修改完善《关于提高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督办实效的办法》,逐步明晰以“五会”即预交办会、交办会、对接会、面商会、评议会为主线贯穿始终的督办“路线图”。其中,在对接会上通过面对面对接,可以使代表充分了解承办单位办理工作的困难,也使承办部门更加了解代表提出建议的初衷和具体要求,对办理工作更加心中有数。
“人大监督工作的中心在代表,要做好人大这篇文章就一定要想方设法调动代表们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代表作用。”施侍伟表示,“我们工作最后的落脚点,还是把代表们切实可行的建议真正落到实处。”
后记
此次采访东阳人大代表建议办理,最大的感受就是一个“实”字。收集建议要实、交办建议要实、监督办理要实、评估成效也要实。人大代表是基层人大工作的主体,要增强人大工作的实效,就必须做好基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代表工作。
一方面是建章立制。只有摸准种种主客观原因造成在交办、承办、督办环节不够顺畅的问题,才能在制度建设上对症下药,各个击破,做到提前介入、增强互动、真实反馈、全程督办。另一方面还要提高代表依法履职的能力。代表建议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提高建议议案的质量是提高建议办理实效的基础和前提。让人大代表真正做到知民情、解民意、负民责,才是提高代表履职能力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