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金融时报》4月20日文章,原题:中国当红作家论突破科幻小说之边界 在中国正蓬勃兴起的科幻小说界,陈秋帆是最耀眼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就如同他的阅读兴趣一样涉猎广泛,将从神经科学到中国民间故事在内的诸多元素糅为一体。
他出生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3年后的1981年,他表示他的性格形成期恰逢中国变革的现实使他一直无法摆脱焦虑感——这正是其短篇小说中表现的主题之一。与许多同龄人一样,他没有兄弟姐妹,这意味着他终将独自照顾其年迈的父母。大学毕业后曾自主创业的他如今已专门从事写作。他将此称为一种“脑力游戏”:“你必须创造一个所有东西都完美契合的世界。”如今,中国的科幻小说已触及国际主流读者群,近年来已有两位中国作家荣获世界科幻文学大奖“雨果奖”。
“将科幻小说推向更广阔领域使我有了一种使命感,我想留下一份超越我生命的遗产”,其实陈秋帆是80后这一代的一个缩影。他们正越来越对物质上的成就不抱幻想。
不出意外的是,他笔下的人物通常与精神相抗争。陈秋帆提倡一种科幻小说现实主义,更倾向于探索笔下人物的情感世界而非描写显而易见的技术或虚构元素。“生活在中国就已无异于生活在科幻世界,”他说。他解释说他更愿意从更平淡的现实中吸取灵感。
陈秋帆表示他的一些同学已买房并成家——在他看来这似乎是义务使然而非出于内心渴望。他最担心的是被“哄进”一种“按上代人编写的脚本”和基于“自动驾驶”的生活。“当我回家后,我看到一些朋友似乎已成中年人。他们筋疲力尽,唯一让他们开心的是孩子”,他说。
“你呢?”我问。陈秋帆报以会心微笑:“我仍在逃离。”(作者艾米丽·冯,丁雨晴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