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市上下突出高质量发展主题,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状态,统筹抓好“追赶超越奋进、招商项目落地、营商环境提升”三个专题年各项工作。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稳中育新、稳中向好的运行态势。记者4月22日从市统计局获悉,一季度,我市GDP同比增长8.1%,高于去年同期0.5个百分点,首季实现“开门红”。
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工业生产增速明显回升。去年同期基数较低,且今年工业生产延续去年四季度以来回暖趋势,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9%,较去年同期提高4.9个百分点,高于全国4.1个百分点,高于全省1.4个百分点。
投资增速继续加快。招商引资效应持续释放,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1.6%,较去年同期提高4.7个百分点。其中,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6.7%,高出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5.1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2个百分点。
从重点投资方向看,在工业投资强劲反弹和民间投资快速增长的同时,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回落,缓解了在去年表现比较突出的投资结构不佳的问题,投资更加有效。
消费品市场保持火热。今年以来,在接续不断的年节活动带动下,消费品市场持续活跃。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1.1%,较去年同期提高1.0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2.1%,同比提高4.4个百分点。我市消费品零售额经历2015-2017年三年的低迷期,再创新高。
进出口持续高速增长。一季度,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46.6%,继续在副省级城市保持前列。
工业企业效益好转。1-2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256.9,同比提高25.5个点。企业盈利能力增强,利润总额增长24.8%,同比提高42.0个百分点;主营业务收入698.10亿元,增长13.2%,提高5.7个百分点。
财税收入质量提升。一季度,税收收入135.34亿元,增长28.1%,同比提高11.7个百分点,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76.5%,提高18.7个百分点。
从业人员增长稳定。一季度,城镇新增就业4.36万人,劳动力转移就业21.4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35%。3月末,“五上”单位从业人员136.83万人,增长3.9%,增速高于全省1.5个百分点。
消费价格上涨温和。一季度,CPI上涨2.5%,涨幅较1-2月回落0.2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上涨1.3%,与1-2月持平;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IPI)上涨3.9%,回落0.3个百分点。
经济发展稳中育新
新经济发展壮大。中高端工业、新商业模式、新服务等新经济发展势头不减。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高技术产值同比增长13.5%。新兴产品保持高速增长,新能源汽车、光纤、电子元件产量分别增长5.1倍、78.9%和54.1%;限额以上网上零售额增长49.6%,高于全市限上零售额37.5个百分点,占限上零售额的比重11.6%,同比提高4.2个百分点。科技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文化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服务”企业保持着良好增长势头。
新动能加速储备。市场主体持续增加。市工商局数据显示,一季度,新登记市场主体7.05万户,平均每个工作日新登记市场主体1156户,累计在册各类市场主体达105.81万户。3月末,全市“五上”单位6905家,比上年末净增291家。新项目明显增多。一季度,全市施工项目1772个,比去年同期增加513个,其中,30亿元及以上项目52个,同比增加20个。招才引智战果继续扩大。市公安局数据显示,在“没有最宽松,只有更宽松”的户籍新政“升级版”吸引下,前3个月,近24.5万人落户西安,是去年同期的9倍,其中学历落户15万人,人才引进1万人,今年一个季度招才引智的增量高于去年全年。我市在人才、企业、项目等方面全面发力,经济发展的动力、活力,城市的美誉度、吸引力不断增强。
新消费快速形成。个性化、多样化、便利化、舒适化消费正在成为主流,服务型消费渐成热点,文化娱乐、教育培训、健康养生、旅游类消费持续升温。需求促使价格攀升,在八大类居民消费价格中医疗保健及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涨幅居前两位,一季度医疗保健价格同比上涨10.9%,涨幅居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之首,为近十年来之最;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1.4%,居第4位。今年以来我市自身旅游产品供给质量提高及城市宣传、特别是利用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宣传到位,对引爆旅游市场功不可没,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精神层面需求与日俱增,旅游需求异常充足。一季度,我市接待海内外旅游者3267.74万人次,同比增长56.1%,比去年同期提高40.7个百分点;旅游业总收入334.55亿元,增长53.4%,同比提高27.8个百分点。
后期走势稳中向好
2018年,经过一年多的蓄势增能,我市经济发展向好势头增强。同时,随着营商环境提升、招商项目落地、追赶超越奋进相关举措的实施,蓄积动能的力度不断加大,经济发展进入持续蓄能——释能——再续能的良性循环圈。
外部经济环境步入“新周期”。世界经济在企稳的进程中同步开启超常规政策的退出,世界经济将从过去十年的“长期停滞期”步入“低速复苏与政策退出期”。全国经济韧性增强,发展预期向好,有机构预判,今年我国将经历L型筑底期和调整期,为新一轮高质量发展周期奠定坚实基础。
先行指标态势向好。一季度,我市企业景气指数为130.4,比上季提高5.4个点,同比提高13.1个点;企业家信心指数132.4,比上季提高6.4个点,同比提高14.5个点。两个指数均处于较为景气区间,均创近年来新高,企业家对我市产业发展有信心。
国家减税政策利好。5月1日即将实施的增值税减税政策,对增加企业流动资金、降低成本及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具有积极作用。小企业征税起点提高,有助于为我市中小微企业“减负”,助力新增市场主体进一步“井喷”。
地方政策环境持续提升。我市经济发展势头正劲、市场信心充足,建设中心城市这一新的机遇效应转化,以及“三个年”各种政策措施和积极因素的持续发力,有机遇、有政策、有落实。特别是营商环境的不断提升,对促使项目落地、企业落户、企业生产经营十分有利。
综合来看,后期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压力和难度不小,但有利条件和机遇也不少。下一步,需持续关注今年经济运行中的不利因素和薄弱环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提升发展质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