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河北 » 石家庄 » 正文

全球头条:行唐故郡出土了“宝贝”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5-06  来源:燕赵都市报
核心提示:行唐故郡出土了“宝贝”
本报记者 孙磊

今年元旦刚过,一则新闻让行唐县的一个普通的小村庄名声大噪。1月16日,由中国社科院主办,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和考古杂志社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17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在北京举行。论坛揭晓了2017年中国考古新发现的6个入选项目,其中有个项目鲜为人知,那就是河北行唐县南桥镇故郡东周遗址。这个普通的小村庄为什么以故郡为名,又发现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呢?

横空出世

故郡遗址,顾名思义,就位于行唐县南桥镇故郡村北。故郡村在行唐县的北部,紧傍着大沙河,河对面就是曲阳县的地界。这里距河北省会石家庄50余公里,距北京200余公里,距平山县三汲乡中山国王陵遗址50余公里。多少年来,故郡村被当作是一个普通的小农村,四五千人的村庄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农耕生活。考古学家也被中山国王陵的光芒吸引着,没人注意到这个看似普通的小山村,直到上世纪90年代。

据故郡村人介绍,村里传说上世纪90年代初故郡村的地下古墓和遗址暴露出来,这里遭遇了“挖宝”风波,让这块原本宁静的土地变得不再宁静,盗墓者留下了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探洞。当时人们以为只是传说,没有受到重视,时光渐渐流去。

时间来到了2012年,行唐县某土地开发项目施工中,故郡村的田地的土被挖一部分到河滩上,以变成新的耕地。有村民记得,那段时间,大型的铲车、推土机等作业机器在地头、河滩轰轰作响,村北的土地往下挖了一两米深。有一天,挖土机挖出了不少东西,有青铜器、贝币,传说还有编钟。

进入故郡村中,记者发现一个与众不同的现象,村中很多耕地都是“坑田”,就是庄稼种在长方形的坑里,平均深度超过两米。据村民介绍,最初的时候,几乎每片“坑田”的坑壁上都有大大小小的各种人为掘洞。在一些“坑田”中,许多陶器的碎片就在坑壁上明显可见,青砖扔得到处都是,陶片、瓷片散落,还分布着很多人骨。这件事引起了一些不法分子的注意。后来,甚至有文物贩子搬着凳子在地头收文物,出土的海贝两三块钱一个,印章则几千到上万元不等。行唐县文物保护管理所所长闫炜还记得当时的热闹景象,跟“赶大集”似的。

后来负责行唐故郡遗址挖掘的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研究员张春长回忆:“附近村庄的人们接踵而至,慕名而来的外地‘猎客’,探针飞舞,探洞遍布原野。懵懂的村民并不知晓,有些人想从故郡的土地上掠走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

文物部门介入保护

“那铁锹锋刃铲掘的,乃是行唐的根”,张春长说。不久有人举报,故郡村取土现场发现古墓并被盗掘,这件事很快受到了文物部门的重视。河北省文物局会同行唐县政府下令停止施工,开始勘查。

张春长和副研究员齐瑞普赶到现场的时候,故郡村的土地上能看到大大小小的盗洞,深浅不一。来之前,他们查阅文献,发现故郡历史底蕴深厚。据《史记》记载,赵惠文王八年(公元前291年)建南行唐城邑。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析真定置南行唐县,治所就在今天的故郡村。更早可以追溯到尧舜时代,当时就有“唐尧南行”的说法。他们还在被掘盗的区域进行了勘查,发现到处都是陶片,涵盖新石器时代、东周及汉唐等时期遗存。“我们当时就判断,这不是一个单纯的墓葬遗址,应该是一个庞大的遗址群。”

原来,故郡村的“故郡”并不是凭空来的,它有着如此的深意。

据《正定县志》和《行唐新志》记载,行唐秦时置县,名“南行唐”,说的就是唐尧从北边领地“唐”出发诣平阳即位,南行途经此地。北魏时去“南”字为“行唐”,此后名称多有改变,明代复称“行唐”,一直沿用到今天。南行唐初为邑,只是居民聚居之处,公元前291年始建城。而无论最初的部落,还是演进的城镇—县治—郡城,1500年前(南)行唐所指,均在今天的故郡村。公元490年,这个村子成为唐郡治所,迁治犊乾城后,便有了“故郡”之称,饱含人们对往昔荣光的怀念。到了隋唐,有更多人生活在此。宋元之后,数不清的车辙把故郡与北方连接起来,故郡见证了当年的车水马龙。

在故郡村当地,还有关于风水形胜的传说。故郡村周围的地形如同一个大簸箕,太行山的余脉在东、北、西三面环卫,中部一马平川向东南微微倾斜,大沙河、曲河、郜河、磁河和滹沱河等河流密布。故郡,就栖居在簸箕北部,东有沙河南流,南有曲水东流,坐拥山水之利,在上世纪90年代曾是出名的秀美村庄。

这些都让考古人员更加相信自己的判断:在这个小村庄发现的文物们来历可不简单,必须要加以保护。

确定遗址的重要性后,河北省文物局决定对被盗的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以保证文物的安全。2015年至2017年经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石家庄市文物研究所、行唐县文物保护管理所联合对这里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及考古发掘。

正式发掘

发掘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故郡遗址发掘负责人张春长拥有三十多年的考古经验,仍然面临着一些棘手的难题,在遗址现场,有大量文物无法得到适当的清理。为了保证发掘工作的完整彻底,又必须继续清理,发掘工作的难度非常之大。

2017年11月初,故郡遗址所在的行唐县已经入冬,工地上的考古工作者们也到了紧张的时刻。在田野考古工作当中,冬季往往是暂缓或停滞工作的季节。在北方地区,土壤上冻之后如果继续发掘,会导致疏松的土质进一步破碎,影响文物的形态,甚至直接损坏文物,考古工作者们必须在霜降之前结束这一年的考古工作,并对现有的发掘进行保护。

就在此时,故郡遗址中发现了一个“五车十六马”的车马坑,这个车马坑是河北省有史以来形制规格最高、保存最为完好的战国车马坑,马车上的红漆历经两千多年依旧明显清晰,而马匹的装饰更是豪华异常,金器、玉器以及遍布马匹的贝壳都昭示着这座车马坑的不凡。

在中国古代,素来有“天子驾六”的说法,而故郡遗址此次出土的这处车马坑,阵容达到了五车十六马,如此规模宏大的车马坑,究竟是为谁陪葬?

顾不上解答这个问题,考古人员就面临如何处理这个车马坑的难题。

为了保证文物最大程度原装,考古人员决定将车马坑整个切割、装箱、打包运输,运到实验室进行研究。一辆马车的打包体大约有14个立方米左右的体积,30吨左右的重量,这在全国考古工作中都是非常罕见的,考古人员动用了两个大型的吊车,才安全地将其运送出来。

在50万平方米的遗址方位内,这样的困难一个接着一个,考古人员至今仍在积极努力,以求为我们揭开故郡遗址的秘密。

那么故郡遗址到底会发现什么呢?巨大的惊喜等待着考古人员。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