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际 » 正文

全球大痕迹:川普推倒美国 美国终结显现 世界倾斜东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5-10  来源:瞭望智库
核心提示: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退出”伊核协议,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响和轩然大波。华盛顿全球政策中心的高级研究员,密歇根州立大学教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退出”伊核协议,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响和轩然大波。

华盛顿全球政策中心的高级研究员,密歇根州立大学教授默罕默德·阿约伯认为:

在对伊朗许诺的种种好处都口惠而实不至之后,美国人忽然翻脸、撕毁伊核协议。

在盟友甚至敌对国家面前,以后美国的脸要往哪放?

而且,为了打消伊朗人的念头,美国可能不得不与其打上一场恶战。

更可怕的是,这场不可能胜利的对伊战争,将使美国政府再次深陷越战和阿富汗战争那样的泥潭。

先来说一下特朗普为何对伊核协议如此不满。

2015年7月14日,伊朗与伊核问题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通过艰难谈判,终于达成伊核问题全面协议。

根据协议,伊朗必须停止高丰度浓缩铀活动,交出已生产的20%丰度浓缩铀,接受国际核查等其他条件,并将核计划限制在和平利用核能领域。

这一协议限制了伊朗发展核武器的速度,西方也由此取消对伊朗的经济制裁,恢复包括石油交易等贸易往来。

就在协议达成前一个月,特朗普已宣布参加总统竞选。他的整个竞选主轴,一直都在猛烈抨击这份协议“糟透了”“蠢透了”“史上最吃亏的协议”“存在灾难性缺陷”。

这是竞选需要,还是他真心这么认为?

我们可以去看协议中关键的“日落条款”,日落条款,英文名Sunset Clause,指的是合约中载明部分或全部条文的终止生效日期。

伊核协议中的“日落条款”规定,2025年后协议失效,伊朗可以恢复铀浓缩活动。


除此之外,协议只是要求伊朗目前要把铀浓缩离心机的数量削减三分之二,从大约19000台减少至6000台,阿拉克重水反应堆也得以保留。

因此,伊核协议其实只是一份在10年内限制伊朗核计划的阶段性协议,只是推迟了伊朗成为拥有核武器国家的时间。特朗普抨击这份权宜之计,也算事出有因。

但除此之外,特朗普和中央情报局也找不到任何找事的借口。

根据协议,国际原子能机构负责督查伊朗履行协议情况,定期确认一次伊朗是否履行其承诺。而美国国内法案则另行规定,行政部门每隔90天向国会提交报告,评估伊朗是否履行伊核协议承诺,以决定是否延长“制裁豁免”。

迄今为止,国际原子能机构已经发布了11次报告,伊朗履约情况一直良好。包括最近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亲自公布的,所谓从“伊朗仓库里偷来”的半吨材料,也全都是2013年之前、伊朗自己也已经封存的核计划历史档案而已。

但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上任第一年都在忙于减税法案和应付各种内部挑战的特朗普,终于在今年1月,宣布最后一次延长美国对伊核问题的制裁豁免期。

然后5月8日下午,宣布了将退出伊核协议。

这是不是就说明美伊关系恶化,美国要打伊朗了呢?那还比较遥远。

但以色列浑水摸鱼,来搞定点空袭,倒还是有点可能的。毕竟早在1981年6月7日,以色列空军就千里隐蔽奔袭,摧毁过伊拉克的核反应堆。

在37年后的今天,以色列更是拥有了隐身的F-35,偷袭伊朗在技术上不成问题。

至于伊朗军方的大话,听听就可以了。阿拉伯诸国想在地球上抹掉以色列这个蕞尔小国已经有70年了,最后换来的是五次中东战争的失败,以及阿拉伯联盟的分崩离析。

明白了这些之后,我们再来看这篇文章。

文 | 默罕默德·阿约伯(Mohammed Ayoob) 华盛顿全球政策中心的高级研究员,密歇根州立大学教授

编译 | 瞭望智库 李雪、孙佳慧(瞭望智库实习生)

本文摘自美国《国家利益》网站,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

美国总统特朗普手举其签署的退出伊核协议的文件

1

美以继续 “统一战线”

以色列和伊朗的对峙日趋紧张。

对知情者来说,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关于伊朗核武器项目的PPT展示可能流于老套,但是他传达了坚定特朗普退出伊核协定的决心。

虽然无法得知内塔尼亚胡得到的各种相关情报,但是,2011年,笔者就发表了观点——

“即使伊朗没进行核试验,或者对其持有核武的情况含糊其辞,世界各国领导人也应该认识到:伊朗获取核武是不可避免的。”

伊核协议签署于2015年,实际上,早在2013年11月,美国和伊朗就在阿曼达成了协议。

然而,内塔尼亚胡在最近的声明中重申了有关伊朗核项目的已知内容,似乎是顺了特朗普总统及其幕僚们的心意,如国务卿迈克·蓬佩奥和国家安全顾问约翰·波顿——正好他们都不喜欢前任总统奥巴马参与促成的伊核协议,内塔尼亚胡此时公开强调协议内容给了这些人彻底“销毁”前任“遗产”的契机。

实际上,这两位的走马上任,已经清楚地表明:特朗普已经决定背弃伊核协议。

2

欧洲盟国不这么看

然而,美国的欧洲盟友从内塔尼亚胡的演讲中得出了完全相反的信息。

他们公开宣称,内塔尼亚胡的演讲证明其此前的判断是正确的:如果不是因为伊核协议,伊朗可能迅速掌握核武器,将世界推进一场后果不可预测的大灾难。

对欧洲而言,伊核协议是阻止伊朗拥核的关键战略,撕毁伊核协议会导致全世界再次暴露在巨大的核威胁之下。当然,对于特朗普与伊朗讨价还价那种焦头烂额的处境,欧洲人是喜闻乐见的,多少有点幸灾乐祸的味道。

不过,话说回来,法国等欧洲国家普遍认为,由于多方面因素作用,伊朗政府最终会坚定反对此前的伊核协议。

当前,特朗普对伊朗的强硬态度大大削弱鲁哈尼政府的国内支持率。受国内政治局势限制,在核问题上,鲁哈尼和扎里夫政府几乎没有任何回旋余地——现阶段,任何示弱倾向会导致这届政府“全剧终”,更严重的是,使伊朗重新回归原有的强权机制。

在这种大氛围下,伊朗人的民族情绪可能将前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推上神坛,这位给美国惹了无数麻烦强人,也或许因此会被视为“伊朗的圣雄甘地”。


伊朗总统鲁哈尼

3

伊朗只有两条路

目前,摆在伊朗政府面前的有两条路:

第一条路

无视美国的退出,继续遵守履行伊核协议。

伊朗外长扎里夫认为,特朗普的美国政府从来没有认真对待伊核协议。这种行为可能会使美国在伊核协议成员国中限于孤立境地。他进而推论,如果欧洲国家坚持伊核协议,将导致西方阵营内部分裂进一步加深。

当然,美国的退出也可能彻底破坏伊核协议。无论如何,美国和欧洲的经济联系十分紧密,一旦美国发出威胁、要对与伊朗进行贸易的欧洲公司实施制裁,倒是真的会吓跑那些与伊朗打交道的欧洲人。

更进一步讲,由于美国的掣肘,伊朗并没有因为搁置核项目而获得像预期那么可观的经济利益,因此无法弥补政府为履行伊核协议所付出的政治成本,下降的支持率就是这种“赤字”的表现之一。

在这种前提下,伊朗政府只能另辟蹊径。

第二条路

紧随美国,退出伊核协议。

伊朗可以宣布这个协议无效,并终结这个协议带来的入侵式的所谓“安全监测”。这样做,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把毁约责任推给美国,该协议的其他成员国很难指责伊朗是故意毁约,也没什么借口重启对伊制裁。

那么,就引出了一个大家都在关心的问题:伊朗会止步于退出伊核协议,还是会借美国退出之故拒绝承认《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目前,这个问题还没有确定的答案。反对者认为,在未得到承诺的补偿的条件下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会给伊朗的核项目发展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4

朝鲜是前车之鉴

还有一个重要问题,由于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对伊朗高层来说,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发展核武器的诱惑力越来越大。

在伊核协议约束下,伊朗的铀浓缩项目被暂时冻结。但是,伊朗已经掌握的核循环等技术以及具有丰富核能设施操作知识的专家储备还在。

就像伊朗方面一贯强调的那样,一旦下定决心,他们随时可能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重启核项目。

同时,在朝核问题上美国与朝鲜最高层的交涉似乎给伊朗提供了前车之鉴——美国很可能两面下手威胁伊朗:一边退出伊核协议,一边实施新的制裁。

而朝鲜之所以能把美国拉回谈判桌前,是因为它所具备的核武器储备和运输能力。

目前,在伊朗已经形成了一个普遍共识,如果当时伊朗已经搞出了核武器,美国总统会主动跟伊朗协商,那么,双方达成的协议远,很可能比这次特朗普扬言退出的对伊朗更有利。

考虑到特朗普总统对朝鲜和伊朗对比鲜明的“差别待遇”,我们很难反驳这种观点。就像某分析人士所说的那样,“朝鲜已经展示了和特朗普进行核游戏的手腕,那么,伊朗就可能会‘依样画葫芦’。”

5

美国不能承受之重

若特朗普退出伊核协议,所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将使美国自己处于怎样的境地?

以色列和伊朗很可能爆发全面战争,美国很可能会以某种方式参与其中。

以色列可不看特朗普的脸色——不管美国政府对于伊朗核协议是犹豫不决还是什么态度,它对事态的判断结果将主导其接下来的行动。

换言之,一旦以色列觉得有必要,它将迅速升级与伊朗的军事对抗。

以色列在叙利亚境内建造的防御工事相当坚固,相较而言,美国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的军事据点更容易成为敌人的攻击目标,遭受炮火洗礼的可能更大。

然而,如果抛开特朗普总统是否决定退出伊核协议这件事,这场“斗鸡博弈”本身就十分危险:一旦伊朗在叙利亚的军事目标遭受到轮番轰炸、将其逼到“墙角儿”,伊朗或许会不计后果地对以色列实施军事打击。

译者注:斗鸡博弈,两只公鸡狭路相逢,谁也不服谁,就开始掐。如果都照死掐,结果就是两败俱伤,即使决出胜负,也没有了意义。

更大的可能性是:由于美国背弃伊核协议,伊朗政府很可能同时退出伊核协议和《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对伊朗而言,退出两个条约之间有着深刻的内在关联性。因为伊朗现在越发意识到,仅仅退出伊核协议无法使伊朗充分发展核武器。而国际原子能机构对伊朗的一系列密切监察,目的就在于阻止伊朗发展核武。

上文提到的朝鲜案例,使伊朗清楚地看到,退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对伊朗发展核能力和把美国拉回谈判桌前继续谈条件至关重要。

一旦伊朗政府决定退出伊核协议和《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本来已经动荡不堪的中东局势将陡然恶化。

结果就是,为了打消伊朗人的念头,美国可能不得不与其打上一场恶战。

更可怕的是,这场不可能胜利的对伊战争,将使美国政府再次深陷越战和阿富汗战争那样的泥潭。

另外,在对伊朗许诺的种种好处都口惠而实不至之后,美国人忽然翻脸、撕毁伊核协议,相当于被迫承认伊朗有核这一令人不愉快的事实。

在盟友甚至敌对国家面前,以后,美国的脸要往哪放?

延伸阅读一

这下欧洲真是惨了!欧洲媒体对特朗普的愤怒已经爆炸

当地时间8日下午,美国总统特朗普,不顾全世界以及亲密西方盟国的强烈反对,宣布美国正式退出了3年前由包括美国在内的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和德国共同与伊朗签署的“伊朗核协议”。

而在此文中我们要进一步告诉大家的是,特朗普这一“背信弃义”的举动,不仅已令整个中东地区的和平与核安全陷入极大的风险中,更害惨了欧洲这个“紧密团结”在美国身边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铁杆盟友”……

文 | 耿直哥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环球时报”(ID:hqsbwx),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

这是因为,特朗普今天凌晨不仅宣布美国要退出伊朗核协议,他还同时宣布美国将继续严厉地制裁伊朗。

更重要的是,根据美国媒体的报道,他将对伊朗发起的制裁,将沿用2015年伊朗核协议达成之前美国所采用的“二级制裁”机制。

什么叫“二级制裁”呢?按照美国媒体的解释,就是美国并不是直接打击伊朗,而是禁止任何其他国家的机构和企业与伊朗做生意,从而将伊朗彻底在市场上孤立。

而如果谁敢忤逆美国与伊朗做生意,谁就别想再与美国做生意,更不得进入美国市场。

如果大家需要一个更具体的“反例”,看看被美国封杀的中兴集团就知道了。

可问题是,伊朗自2015年7月14日签署核协议以来,一直是很守信的,因此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和欧洲国家一度取消了大量对伊朗的制裁,一些美国和欧洲企业更是已经开始和伊朗进行起正式的贸易了。

比如2016年时,美国的波音公司和法国的空中客车就在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的许可下,与伊朗签署了总共400亿美元的大单,将向伊朗出售新款民用飞机,以改善伊朗已经老化的民航系统。其中波音80架,空客100架。另外,美国的通用电气也与伊朗签署了涉及数千万的能源大单。

可今天之后,这两家全球最大的客机公司以及通用电气,都将无法再履行他们与伊朗签订的合同。因为特朗普政府马上就会吊销了他们与伊朗进行贸易的许可证。

不仅如此,耿直哥还在欧盟的相关网站上看到一份来自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丹麦等5个国家总共21家企业的名单。这些企业都是在2015年之后开始与伊朗有商业往来的欧洲企业,而且其中不乏戴姆勒、大众、西门子、英国石油、英国航空以及空中客车等德国、英国和法国的著名大企业!

这些欧洲企业在伊朗涉及的业务也非常广泛,包括制药、航空、汽车、原油、铁路、重型机械乃至旅游和酒店等方方面面。


然而,在今天之后,这些欧洲公司将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是在美国的强逼下尽快在90-180天内中止与伊朗价值数百亿的合同,还是不惜得罪美国和伊朗继续做生意,哪怕落得个“中兴式”的下场?

但不论他们的选择是什么,欧洲人对特朗普的怨恨肯定是少不了的了。英法德三国的领导人目前已经对特朗普的做法表达了“遗憾和担忧”,而英国《卫报》这样的欧洲媒体更在他们的评论文章中怒斥说:这特朗普大概是不是觉得世界太无聊了,否则他怎么会凭空就创造了出一个这么世界级的安全危机,并把美国、美国的盟友和全世界都置于危险之中!?

可是,欧洲这种嘴上的不满对特朗普能有什么用呢?要知道,特朗普今天做出的这个退出伊朗核协议的决定,可是发生在法国和德国这两个欧盟核心国家的领导人先后千里迢迢跑去美国耐心劝阻之后啊。

所以,也难怪美国的新闻网站Vox会在他们的报道中用“输家”一词描述欧洲此刻的境遇了……

最后,请大家从下面这组图片中感受一下欧洲媒体对特朗普的愤怒吧:






延伸阅读二

这8000万人曾在地狱生活了36年

特朗普这次宣布将对伊朗实施“最高等级”的经济制裁,但没有提及制裁的具体细节。随后,美国财政部发布消息称,将对伊朗的能源、汽车以及金融等领域实施制裁,制裁将于未来三个月到半年内开始。在此期间,美国允许国际企业退出和伊朗的商业合作,之后制裁将全面生效。

这不禁让库叔想起了西方曾对伊朗进行的长达三十六年的制裁,那次制裁,直到2016年1月16日才被解除。当一个国家遭遇到制裁时会面临怎样一番景象?能想到的肯定就是与世隔绝、物质匮乏,还有什么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呢?

库叔曾在2016年1月24日发表过一篇文章《这8000万人曾在地狱生活了36年

》,讲述的就是伊朗南部胡齐斯坦的一位80后作家用他的个人经历描述了那个真实的伊朗,今天我们非常有必要拿来重新来看一看。

文︱ Pedestrian

编译︱王梦尧、唐如钰

本文编译自VOX网站,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


2007年,我在德黑兰大学读本科,我有点特别,因为我喜欢用紫色和绿色的水性笔记笔记。某天我用光了家里存着的所有水性笔,不过这也没啥,我们学校咖啡厅旁边的文具店里就有卖这种水性笔的,我之前买过。所以我决定在吃午饭前先把笔给买了。

“啊那种笔啊,卖完了。而且供应商说以后也不会再有那种笔了。”文具店打工的库尔德小哥儿法里德这么和我说。

“为什么?”

“嗯…他们说是因为制裁,我也不是特别清楚。”

“制裁和一根破笔有半毛钱关系啊!?”

因为吃惊和无语,我的音调有点高,库尔德小哥儿只是耸了耸肩,一脸茫然。

八年之后,事情的脉络才变得清晰起来。2007年,我们开始进入一段物资空前匮乏的岁月,联合国对伊朗进行了极端严格的制裁。这是自我童年经历的两伊战争之后最糟糕的一段时光。

现在,经历了漫长的像一辈子的时光之后,伊朗协议全面生效,国际社会对伊朗制裁解除。我们得到承诺似乎兑现了,这段让人窒息的日子的尽头到了,承诺伊朗会有一个更加明媚的未来,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

自我出生制裁就影响着我的生活

那些出生在伊朗革命之后的孩子一辈子都活在制裁中。1979年大学生占领美国驻德黑兰大使馆之后,美国对伊朗进行了第一轮制裁。除了1981-1984年这短短的四年让我们稍微喘了口气,其他时间制裁从未停止。

1995年3月,克林顿总统签署了一份特别的行政令,扩大了对伊朗的禁运规模,禁止美国公司和伊朗做生意。

虽然90年代充满束缚的生活很辛苦,也没有那之前十几年的伊朗,也就是我童年时的伊朗,那么可怕。

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买日常生活必需品排大长队是惯例。在两伊战争期间,我父母能通过那种特殊的购买券买到从面包到奶酪再到肉的基本食物。但是像纸张、橡皮还有女士尼龙袜这些东西就不怎么好搞到了。

我父母在80年代初结婚并搬进了他们的第一间房子。那时候制裁和战争并行,两座大山压在人们的身上,制裁堵住了进口的路,战争停了所有国内生产,想买到一些最基本的家具都不可能。当时他们住的地方旁边有一个清真寺,寺里的人在确认了我父母新婚夫妇的身份之后会尽力去帮他们弄一些家具。为了弄到一台冰箱,我父母把他们的结婚证都给交了。

那之后没几年,我出生了。我四岁的时候我们才有了第一个电话,5岁的之后才终于买了一点家具——一台桌子和两把椅子。战争时期我们每天听到的消息就是哪家的年轻小伙子又在前线牺牲了,哪家人全家都被炸死了。有段时间我们住的那个区域街头爆炸特别频繁,每天从我父亲出门上班开始,我母亲就胆战心惊,直到晚上父亲回来,我们确认他还活着的时候母亲才能稍微喘口气儿。

不过当我上了大学,“战争”就变成一个遥远的词了。虽然制裁还在继续,但伊朗人找到了一些漏洞和其他的方法去弄到他们想要的东西。最艰苦的岁月已经过去了。我和我的同学们都曾经历过那段岁月,我们也一直铭记着那种日子,但是它渐渐变成了一个故事,一个传说,一个晚上围着桌子就容易聊起来的谈资。

一切都在变好,直到911

911过去了很多年后,我才意识到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多大的影响。伊朗人好不容易有了些改观的生活,全被911给毁了。虽然普通的伊朗民众并没有参加什么袭击,西方社会还是一下就将我们孤立了。

2002年一个秘密铀浓缩工厂在纳坦兹被发现,对我们的孤立进一步加强。我们被布什总统称为“邪恶轴心”,之后美国派兵进入我们东边的阿富汗,又进入我们西边的伊拉克,我们被彻底包围了。2005年,保守派的前德黑兰市长艾哈迈迪.内贾德打败了改革派赢得了总统选举,国际社会就更加仇视我们了。

内贾德把国内也搞得天翻地覆的,我们真的很难适应他带来的种种变化。之前我们学校的警卫都是一些外省的年轻人,我们和他们混的很熟,但后来他们被换成了我们从没见过的冰块脸严肃男。从前我与同学们常去的咖啡厅也被改了,一条蓝色的帘子将它分成了两部分,男女不能再在同一个区域吃饭。我们的教授们也被“退休”,换上了一些明显没什么学术水平的行政人员。

作为学生,我们从来没觉得内贾德代表了我们,也从来没有崇拜他信服他;但同时我们对美国也没什么好感。是内贾德在国内搞得天翻地覆,让我们不得安宁。但也是美国把我们国家推到了悬崖边缘。我们都知道并且承认我们国家有一些问题,有做的不好的地方,但是我和我的朋友们只是不明白,为什么我们这么突兀?为什么全都要针对我们?

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国家,每个国家都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可为什么国际社会好像就是单纯的讨厌我们?我们甚至开始希望我们国家是“隐形”的,希望别人都看不到我们,这样我们最起码可以在国内过自己安宁幸福的小日子。

如果说那时的内贾德和布什有什么相似点的话,那就是这两个人都在用尽各种手段,毁掉他们的人民眼中的那个美好的世界。不过美国总统没害的美国人民没饭吃没药用。我们其实没有在在意内贾德干什么,也不关注他,他的所作所为并不能代表我们所有人,但是国际社会对伊朗的谴责声就因为他一个人一波高过一波。

最开始我们试着不理会那些,专注于学校,学习,恋爱,艺术和生活本身,但是这太难做到了。有一些分析学者认为是制裁削弱了伊朗人们对国家的支持度,但是这不是唯一的原因,最起码对我和我的朋友来说这不是主要的原因。很多时候我们都想大声的问问,为什么国际社会要用另一种特别的方式戴着眼镜看伊朗?

那之后我们的生活进入了又一个新阶段。2006年,我们的政府拒绝继续履行《核不扩散条约》中的部分规定,单方面减弱了国际原子能机构在伊朗的检查权。于是联合国安理会在那年的12月加强了对我们的制裁,2007年3月又一次,10月又一次,之后2008年的3月又再一次。

新的禁运政策堵上了之前我们找到的“漏洞”,也封死了过去10年中伊朗人弄到东西的其他方法。我们再也买不到之前我们能轻易买的东西。飞往伊朗的航班不是减少了就是彻底停了。之前在困境中挣扎着坚持下来的杂志们,最终因为纸价太高而纷纷停刊。伊朗的石油出口占国家收入的60%到80%,但是突然一下,欧洲和美国都拒绝买我们的石油了。

伊朗国内,一些完全没有可靠的执政经验的人将他们的魔爪伸向了各个政府部门:经济部,文化部,和专门保护文化古迹的遗产保护组织。内贾德的“新政”和让人窒息的制裁同时压在我们身上…

没人能躲过新的制裁,癌症病人都不行

制裁对学术界的打击是致命的。因为制裁,很多研究设备都买不到了,设备也就越来越少,越来越旧;全国的大学都被禁止订阅资源库,即使是医学和人类学方面的都不行。以前我们经常上的Coursera,一个免费听世界各国大学公开课的网站,在伊朗也被封了。之前我们常常在国际学术界上发光发热,现在全完了。

以前我们学校的毕业生大部分都会选择留在伊朗工作,但新一轮制裁下来之后都是能逃走的都走了,几乎没有人选择毕业之后留下来。生活似乎关上了门,经历了买不到水性笔事件之后不到一个月,我连最基本简单的写字工具都买不到了。

大学生活被毁成这样还不是最糟糕的。在伊朗连维他命都很难找到了,我妈妈跑遍了每一个超市都找不到外国制造的婴儿奶粉和卫生棉条。走遍每一个药店你听到的都是一句话:“您想要的药物在制裁名单里”。我爷爷用的德国制造的眼药水也买不到了,伊朗啊,刺痛了他的眼。

更可怕的是,癌症需要的基本药物也没有了。2011年到2014年期间,我去医院看望病重的亲属,看到的全都是因为没有条件而不得不推迟治疗的重病患者,绝大部分都病入膏肓。

一次我在医院遇到了一个高个儿白发的男子,他正冲着医护人员大喊:“什么?他们希望我卖掉房子来买药?!那我死了之后我的家人都住哪儿?”那时他刚开始化疗,其实他几个月前就应该开始化疗了。那之后没几周他就去世了。

上天好像和我们开了一个玩笑,癌症药物这么难找,发病率却在不断的上升。有一些医生认为罪魁祸首是我们国产的一种新的、质量极差的汽油。2011-2014年的那段时间空气质量简直差的触底。有时候看着覆盖城市的灰绿色雾霾,我们甚至无法呼吸。

伊朗的银行也被全球银行同业电讯协会开除了,这样就彻底切断了伊朗和其他国家的金融联系。私营企业受到了剧烈的打击。纺织和汽车行业也受到了巨大影响,很多车间都彻底倒闭了。

在工业领域,想要找到某个零件的或者维修机器都变得格外的贵,有的时候有钱也买不到。伊朗除了石油外的另外两个出口产业,手工地毯和开心果也都卖不出去了,全都被扔地下室无人问津。

所有的一切都让伊朗经济像自由落体一样往下掉。新一轮制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通货膨胀。你可能觉得这种术语概念很模糊,但是这样的通胀让像牛奶和植物油这样的生活必需品价格飞涨。一些必要的生活用品只能在黑市上买到,那儿的物价更可怕。

可能回想一下2008年美国的金融危机能让你稍微感受一下那种感觉,几天之内人们的金融控股分崩离析,多年积蓄全都不值钱了。我父母结婚后的头十几年活在战争的阴霾之中,战争结束后的15年他们努力工作用心生活来重建战争毁掉的一切。然而就在几个月之内,一些努力全都付之东流。我妈的顾客全都破产了,我爸的学术和工业研究全都被停了。

那时吃过晚饭,我们常常会谈论起战争年代。聊那个时候怎么靠着那么点生活劵儿活下来,聊那个时候的人们是多么容易知足。

而且这一次不像战争年代,所有人心往一处想。制裁之下,有些精明狡猾又缺德的人通过剥削他人获益。他们充当中介“倒爷”的角色,尽情搜刮可怜的市民。这些人变得很富有,但是这个社会的道德和信任开始沦陷。

在战争年代,我从来没有开口让我爸给我买我同学玩的那些玩具,因为只要我们班中一个人有那样的玩具,大家就都能玩上。但是在制裁之下,我看到我的表弟表妹咒骂他们的父亲,因为我叔叔不从“倒爷”那儿买他们同学所有的新玩具。


核协议带来希望,也带来不确定因素

2013年,罗哈尼当选总统并开始停止这种恶性循环,让秩序和理智重回伊朗。尽管伊朗在国际社会的口碑仍然非常糟糕,但他想尽力改变这些。

2015年7月14日,伊朗和六国(包括美国!)达成了协定。它告诉伊朗人民只要我们终止核项目,接受国际检查,制裁就会结束。那天晚上我们去看了我的祖父,他这一辈子都没有离开过生养他的伊朗,他经历了二战、革命,也经历了战争和制裁。当我们告诉他这个消息的时候,他望着远方,笑了。良久,他背了一句诗,我们不过都是随风飘舞的树叶。

协议签订的那天晚上,我在德黑兰的大街上漫无目的地开车,我想感受这座城市的情绪。瓦里阿瑟街是中东地区最长的一条街,它从北到南贯穿整个德黑兰。曾经整条路的两侧都种满了梧桐树,现在只有这条街的北部,德黑兰最富裕的区域,才有梧桐。那也是人群聚集的地方,人们跳出车,放音乐,口哨声和高兴的掌声穿过树梢,冲上云霄。

我们看到了好多奢侈品牌的车,我感觉比我以前在德黑兰偶遇的所有豪华车加起来都多,雷克塞斯、奔驰、宝马等等等等。但这不是有钱人的庆典,人群之中还有好多从南城骑摩托过来的年轻小伙子。他们很容易被辨认出来,都是些工薪家庭的孩子,可能是工作了一整天刚刚下班离开,他们穿着脏兮兮的T恤,假的耐克鞋。我和他们一起从北城耍到南城,我们尖叫,高喊,黑夜无法影响我们的兴奋与喜悦。

如今我三十多了。我在革命后出生,又立刻深陷战争的泥潭。我经历过动乱,也曾有过和平稳定的生活,我见过流血,也领略过人性的理智,而从始至终,生活中都有谎言夹杂。

尽管签了这份协定,我们也不奢望能过上简单轻松的生活。尽管制裁结束了,但制裁留下的后遗症却很难根治。我认识的一位德黑兰大学的经济学教授曾经说过:“这样制裁一个国家是泯灭人性的。某一天你可能停止伤害我们,但伤疤却永远存在。”

我也在质疑,这一切都是真的吗。这份协议就能让一切变回以前美好的样子吗,这份协议就能给我们持续稳定的经济复苏和开放的政治环境吗?谁能保证我们不会再次失去这些?

我们不能改变国际社会,是它一直在改变我们,让我们不断向它臣服。对于多数伊朗人来说,制裁的结束不过是翻了一页,打开了充满不确定因素的一页。也不知道新的篇章里还会发生什么更可怕的事情。活在伊朗这本书,以血写之,以泪读之,生活不会为任何人停下脚步。

库叔福利

库叔的赠书活动一直都在!中信出版集团为库叔提供30本《有序:关于心智效率的认知科学》赠予热心读者。认知科学家一键拯救你混乱的大脑,解决总找不到东西、时间不够用、注意力失控,让焦虑混乱回归有序高效!

原标题·:这下欧洲可能真惨了!

总监制:吴亮

监制:夏宇

责编:戴丽丽 李逸博

编务:李浩然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