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宁夏 » 正文

全球报道:传统手工技艺 变身富民产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5-14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推进文化小康 助力脱贫服民】中宁:传统手工技艺 变身富民产业

日前,一套在中宁县颇为流行的“枸杞扑克牌”被瑞士一家博物馆收藏。在这套扑克牌的牌面上,印着一幅幅枸杞主题剪纸:少年、老人栽植、修剪、采摘枸杞,惟妙惟肖。

“这样一副扑克牌既能弘扬中宁枸杞文化,又能让更多人了解我的剪纸作品,带动产品销售。”构思创作“枸杞扑克牌”,李淑英花了整整半年时间。

作为中宁县刺绣项目传承人及中卫市剪纸项目传承人,李淑英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先后培训建档立卡人员上千名,带领她们将杞乡剪纸刺绣产品打入国内外市场。

“没有政府支招、扶持,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李淑英是中宁县大战场镇石喇叭村人,2015年以前一直在家种植枸杞、照顾家庭。

在石喇叭村,多数妇女自幼习得剪纸、刺绣技艺,平时用来装饰枕面、鞋面及墙面。

2015年,中宁县文化馆及县妇联干部走访石喇叭村时,被村里精美的剪纸、刺绣作品所吸引,决定帮扶该村发展文化产业。

利用妇女创业担保贷款等资金支持,李淑英成立中宁县杞绣魂文化有限公司,带领姐妹们将昔日爱好变为安身职业。

中宁县还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聘请李淑英到大战场、徐套等贫困乡镇,入村提供剪纸刺绣培训服务。

在接到产品订单后,李淑英将制作任务分解至培训合格学员头上,让她们领取原料回家制作,照顾家庭、贴补家用两不误。2016年,太阳梁乡贫困妇女董盘红受训期间,很快掌握了剪纸、刺绣的技术要领,还主动辅导其她学员,被眼尖的李淑英吸纳为培训教师,日培训收入达300元。

搭上文化产业快车后,李淑英曾一度遭遇无法突破的发展瓶颈——产品无法有效迎合市场需求。

中宁县政府再次伸出援手,多次派李淑英赴银川、苏州等地学习,追逐时尚,考察市场。

“既不能丢掉传统,还要在传统基础上进行创新。”通过借鉴学习,李淑英推出的剪纸、刺绣系列产品糅合了不同技法风格,同时把传统文化与旅游产品结合起来,进一步拓宽了市场。

今年4月,李淑英与公司两名员工奔赴南京,参加为期20天的旅游产品研发培训。

“开阔了眼界,创新了思路。”归来后,李淑英决心拿出属于自己的新产品来。

“过去以挂件、摆件为主,市场需求量小,只有与日常生活用品挂上钩,才能做大市场。”目前,李淑英正在积极研发浴袍、桌布等刺绣产品。

瞄准生活日用品的同时,李淑英又打起了中宁枸杞的“主意”。

“中宁枸杞产品标识注入剪纸、刺绣传统艺术元素后,更能体现杞乡文化的深厚底蕴。” 李淑英认为,中宁枸杞享誉国内外,若能实现中宁枸杞商品标识手工化制作,将进一步提振剪纸、刺绣产品销售,助力脱贫攻坚。

近年来,中宁县多措并举推动乡村文化繁荣振兴、创新发展,扎实推进文化扶贫。

该县举办贫困地区妇女剪纸、刺绣、手工制品培训班,积极引导贫困地区妇女制售旅游产品,增加收入。开展“助力精准扶贫,推动移风易俗”活动,为贫困村配备文化设施设备,实现贫困村文艺演出和电影上演全覆盖。实施“村村响”项目,向户户听广播目标迈进。向贫困村倾斜文化人才培养名额,培养文化骨干、文化能人,帮助贫困村组建群众业余文艺队伍。推动文化志愿服务向贫困地区发展,增加贫困村受援点及文化服务项目。(记者 杜晓星 王文革)

(责编:高嘉蔚、贾茹)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