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区之江彩虹桥下,是西湖区唯一一处“单车堆场”,在那里,曾经停放着近5000辆废旧共享单车。这些一层层叠在一起的共享单车,有的已经生锈,有的“残肢断臂”,看起来触目惊心。不过,就在4月13日,一夜间,这5000辆单车集体“回家”,“单车堆场”中的车辆被清理一空。这样的速度与效率,源于西湖区城管局对辖区实施的共享单车专项整治。通过依法查处督促单车企业配合管理,共享单车管理在西湖区有了新的“打开方式”。
取消扣车与清运,严管源头企业
作为新生事物,共享单车“身上”包含了太多特性——自由、无序、难以控制……这都给管理带来了非常大的难度。
“共享单车的违法行为存在点多、面广、分散、不同企业所属单车混杂等情形,管理起来非常复杂。”西湖区城管执法局机动中队副中队长陆佳说。
面对共享单车乱象,复杂的责任主体成为执法最大的困惑。怎么管,怎么罚,都需要对症下药,来解决实际难题。长效管理,以法为据。上个月,西湖区城管局全面开启实施创新管理模式,开展“律师驻队”试点,取消扣车方式,通过依法处罚单车企业,抓源头,讲法制,来督促其改正。
“通过一直以来的管理,我们发现,不管是清运还是扣押,都会带来严重问题。”陆佳告诉记者,首先政府要出大量资金请第三方运输,还要提供场地进行停放。如果收停车费,单车企业不领回的话,会导致停车场成为单车堆场。假如不收费,单车企业会依赖政府清理。此外,扣押车辆需开具相关法律文书,单车数量大,其工作量巨大。一旦扣押,政府还要承担保管责任。
“律师驻队”协助执法,避免法律纠纷
讲法依法,有足够的法律支撑非常关键。为了避免管理共享单车过程中出现法律纠纷,解决处罚的合法性问题,西湖区城管执法局在全省率先试点了“综合行政执法‘律师驻队’工作”模式,让律师这支专业队伍,加入到了西湖区共享单车管理中来。
“在主体认定、适用法律法规条款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分歧。单车企业都配备了法务人员,对执法过程中存在的任何问题都可能产生纠纷。所以,我们希望律师可以在熟悉掌握当下单车管理相关政策后,结合相关法律法规研究,向我们执法人员提出专业法律意见,有助后续的管理工作。”
杭州腾智律师事务所律师陈苗,是此次“律师驻队”的成员之一,通过几次现场协助调查取证,她对共享单车管理有了全新的认识。
“比如最简单一个占道停车问题,通过法律法规我们可以发现,最终的责任主体其实就是企业。”陈苗说,前几天,一位用户将单车停在了黄龙体育中心人行道上,之后这辆车子就一直没有被清走。“执法人员联系了单车公司后,拿出了用户的行车轨迹,指出这虽然是用户的主体责任。但是单车企业在管理方面存在差错,通过车辆的放置时间,我们对单车公司提出了质疑。沿着这个切入点,执法人员最终发现,这家公司的电子围栏没有得到相关审批,由于违规次数较多,已经达到了顶格处罚条件,可以处以2万元的罚款。”
由于违法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法规清晰,单车企业请出企业法务人员想再“开脱”,还是逃脱不了处罚。目前,这个案子还在走相关流程。
共享单车做到更有序,老百姓才会更方便
4月份,西湖区城管部门共立案查处单车案件21件,目前已结案1件、罚款3000元;进入执行程序7件,其中顶格2万元处罚的6件。为期一个月的专项整治,成效开始慢慢显现。
陆佳发现,通过依法监督,严格管理,单车公司的反应速度,正在不断变快。“我们并不是一发现违规行为立刻处罚,而是将情况反馈给单车公司,要求在一定时间内整改,整改不到位再行处罚。最近单车企业的效率正在不断提高,及时派人响应和清运。同时,单车企业间也出现了相互监督、协同合作等良性互动。”之江彩虹桥下的单车堆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做到了“一夜清零”。
为了巩固整治成果,西湖区城管执法局下一步将目标放在了减量上。
“按照第三方估算,整个西湖区共享单车保有量只要5万辆就能基本满足需求。目前辖区共享单车总量超过10万辆。”
5月,他们将在辖区内设禁停区,来解决乱停放现象,保障行人安全。禁停区的主要范围有:地铁口10米范围,公交站台及正后方20米范围,十字路口30米范围,桥梁隧道两侧(口)40米范围,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物业小区门口50米范围。
陆佳表示,目前,他们还在尝试与小区物业合作,在小区内试点划分出共享单车泊位,真正解决老百姓回家路的最后一公里。
“我们希望单车公司进驻小区,能做到如环卫清洁直运一样,每天有序完成清运与补充工作,这样才能将它好的那一面,发挥到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