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8日为第42个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顺应这一主题,长沙博物馆在国际博物馆日宣布长沙博物馆“展厅虚拟漫游”系统正式上线,“智慧博物馆”服务平台试运行。市民足不出户,就能“穿越”到博物馆,在虚拟世界中畅游展厅、触摸文物。
从清水塘到滨江文化园,旧楼变现代化新馆
长沙人应该都还记得,原来的长沙市博物馆设在八一路538号,其中的清水塘毛泽东、杨开慧同志故居曾是中共早期湖南党组织所在地和中共湘区委员会的活动基地,是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长沙市博物馆就是在中共湘区委员会旧址纪念馆的基础上正式成立的。
随着时代的发展,旧馆设施老化,面积不足,已不适应举办高水平的文物艺术展览。于是在2015年,长沙在滨江文化园建立了新馆。新的长沙博物馆最大展示面积为9000多平方米,1250件套长沙珍贵文物作为基本陈列,在保护性措施完备的新馆中得到展示。陈列展览、社会教育、公共服务、藏品保护都比旧馆有了显著提升。参观博物馆、体验博物馆文化活动也逐渐成为市民生活的重要内容。
在虚拟世界中触摸文物
今年5月18日,经过3年建设的长沙博物馆“智慧博物馆”平台开始上线试运行,观众只需登录长沙博物馆新版官方微信、官网,就能“穿越”到博物馆,在虚拟世界中畅游展厅、触摸文物。
馆内工作人员介绍,该平台采用全国最先进的智能导览、官方微信导览、AR科技互动等多种方式,满足观众个性化需求,主要涵盖了官方网站全新改版、虚拟展厅上线、三维文物触摸、智慧导览、微信公众平台功能升级等内容,率先打造国内博物馆全景漫游虚拟展厅。
自去年5月起,长沙博物馆推出一档创新文博栏目《如果文物会说话·一日一物系列》,每天3分钟讲解一件长沙出土的文物,至今已成功播出300多期湖湘本土文物故事,成为湖南收听市场上独树一帜的热门文化精品栏目。
今年3月,长沙博物馆还启动“如果文物会说话·我是小小讲解员”活动,与20多所学校合作,吸引了全市3000多名师生参与,经过23场海选、复赛及决赛,最终20位优秀选手成为长沙博物馆“小小讲解员”后备力量、传统文化的传承小旗手。
展教结合,提升观众体验
去年5月18日,长沙博物馆基本陈列“湘江北去·中流击水——长沙历史文化陈列”免费开放。1年来,累计接待观众117万余人次,收到观众留言共计15000余条,向观众免费提供语音导览服务6441次。
此次迎接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还将陆续推出湘城讲坛“国际城市博物馆运动:主题与新动向”、汉唐扇文化与绘画体验工作坊等26场活动,并邀请社会公众免费体验博物馆文化。
对话馆长
记者:从清水塘的长沙市博物馆,到新河三角洲的长沙博物馆,新旧两个博物馆参观的客流到底有一些怎样的变化?
王立华(长沙博物馆馆长):2008年以前,中国博物馆需要购票参观的时期,当时每年前往清水塘长沙市博物馆参观的人次为10万左右,最多也不到20万人次。2008年后,中国博物馆免费对外开放,参观人次最高时达到每年50万。新馆开放后,一年多时间内,长沙博物馆门前出现观众排队领票入场的盛况,现在长沙博物馆每年参观人次已达120万,是以前在清水塘老馆参观人次的2倍以上,是未免费开放时的10倍以上。
记者: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从清水塘老馆到新河三角洲的长沙博物馆,博物馆的新媒体或信息化建设有些什么变化?
王立华:在清水塘的长沙市博物馆时期,只有一个简单的长沙市博物馆网站,没有与公众间的互动。如今,我们的长沙博物馆“智慧博物馆”平台,已经可以采用全国先进的智能导览、官方微信导览、AR科技互动等多种方式,为观众带来前沿的“智慧博物馆”观览体验。此外,长博在信息化建设上,还实施了网络直播讲座,观众点击数突破百万次。(记者 任波 通讯员 陈卓 邓晓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