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科技工作者立地 创新发展顶天
今年5月30日,是我国第二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科技强则国家强。在自治区广袤的土地上,从田间地头、厂矿企业、三尺讲台到实验室、科普现场,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科技创新、经济建设和社会服务,在服务奉献中体现自身价值,践行着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
5月下旬,草莓即将下架,然而在程百强的大棚里,绿油油的叶子下映衬着颗颗红润欲滴的果实,草莓长势依然喜人。
“草莓下架后植株直接粉碎入地,下一步进行土壤高温消毒,为下茬定植创造良好的环境。”程百强告诉记者。
4年前,程百强成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的一名科技特派员,他种植的草莓品种好、口味好,销售旺季时供不应求。“我是塔利村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程百强说,刚开始种植大棚草莓时,村里的种植户们大都持观望态度,如今,在他的示范引领下,塔利村已有165个大棚种植草莓,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程百强为记者算了一笔账:每个大棚平均亩产草莓2000公斤左右,按每公斤120元计算,每亩平均收益24万元,而成本仅约3万元左右,真正实现了“小草莓,大产业”的效应。
“引进的新品种需要2到3年的筛选试种。”凭着一股执着和韧劲,程百强从70多个草莓品种里筛选本地表现好的种植品种,“隋珠”“小白”等草莓不仅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口感好,而且卖相好、产量高。
“每年8月至来年5月,是草莓的定植期。花芽分化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按照不同时间段的科学方案进行调控,从温度、水分、土壤把控到施肥、灭虫、高温消毒,保证每个环节科学化、系统化管理。”此外,程百强也更加注重以“绿色”为导向的健康发展方式,在草莓生长期间易出现的病虫害等问题,他都推广使用“以虫治虫”“以菌治菌”等生物防治方法。
在第十二届中国草莓文化节上,程百强选送的4个草莓品种和样品,获得了银奖的喜人成绩。现在,越来越多的种植户闻讯从四面八方而来,向程百强请教草莓种植的专业技术指导和帮助。
“内蒙古温差较大,加之土壤等条件非常适合种植草莓,发展草莓产业,后劲很足。”程百强说,下一步,他打算成立合作社,注册商标,把“内蒙古草莓”这块招牌打出去,向区外各地推广销售。
“科技特派员制度自2012年在我市全面实施以来,有效地推进了科技工作与农村发展、科技创新与农业生产、科技人员与广大农民的密切结合,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呼和浩特市科技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科技特派员的引领和带动下,呼市设施草莓产业发展迅速,种植水平不断提升。设施草莓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现已成为当地农业农村发展新的动力增长点。
如今,科技特派员已经深入到了呼和浩特市农业生产领域的每个角落,在农业创新发展、农民科技增收上发挥着具有自身特点和不同侧重点的科技服务、创新引领和创业带动作用,呼和浩特市的农业生产、农民增收由此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科技强则国家强。在自治区广袤的土地上,有许许多多像程百强这样扎根农村牧区、默默付出的科技特派员和科技工作者。
从田间地头、厂矿企业、三尺讲台到实验室、科普现场,内蒙古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科技创新、经济建设和社会服务,在服务奉献中体现自身价值,践行着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近年来,内蒙古高度重视创新内蒙古建设,加强对科技工作者的联系和服务,更加重视科技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为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排忧解难,进一步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形成各类创新主体、创新要素协同发展,各类科技人才竞相创新创造的有利局面。
科技工作者立地,创新发展顶天。在各项利好政策措施的支持引导下,科技创新力量在内蒙古各地充分涌流,科技创新成果喜人。据自治区科技厅(知识产权局)相关资料显示,2017年,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32家,创新创业导师队伍有3639人;众创空间新注册企业数量达1620家,服务创新创业团队7681个。全区共申请专利11701件,专利授权量达到6271件,发明专利的申请、授权量分别为2845件和848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1.79件。(记者 白莲)
【背景】
为什么将5月30日设为“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2016年5月30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发出向世界科技强国进军的号召。“科技三会”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树立了我国科技发展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
以此为契机,中国科协、科技部提出设立“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旨在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牢记使命责任,切实担负起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作用,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瞄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创新报国,引领发展。
国务院随后批复,同意自2017年起,将每年5月30日设立为“全国科技工作者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