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的鲜花与掌声,献给辛勤的劳动者。5月30日,科技工作者迎来自己的节日——全国科技工作者日,这也是党的十九大后首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无须讳言,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科技创新仍是全省需要补齐的第一短板。我们的优质创新资源还比较缺乏,创新平台建设还相对滞后,自主创新能力还有待提升,科技创新投入还需加大力度,科技体制机制也期待着创新突破。
浙江要补齐科技创新第一短板,离不开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辛勤付出。他们勇于攻坚克难、追求卓越,为全省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高校与科研院所的实验室里,有一群砥砺奋进的科技工作者,他们探索未知领域、勇攀科技高峰,在科技前沿踏浪而行。
肩负使命,倾注着浙江参与科技强国建设的责任与担当,2017年9月,聚焦网络信息、人工智能两大领域,全省新型科研机构之江实验室成立。截至目前,共有90余位科技工作者签约到岗,将展开下一代互联网、天地一体化信息技术等领域的科研工作。
今年初,浙大牵头申报的“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重力离心模拟与实验装置”获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建设,这意味着全省“国字号”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实现零的突破。这背后,凝聚了校内外10个科研团队的努力。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教授陈云敏介绍,项目建成后可为深海深地资源开发、防灾减灾、废弃物地下处置、新材料制备等领域的研究提供基础条件支撑。
2017年度,全省28个项目摘得国家科技奖。其中,由浙江大学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感染性疾病诊治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李兰娟院士领衔,“以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为代表的新发传染病防治体系重大创新和技术突破”项目为全省摘取首个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在全球新发传染病防治领域刻下中国人的名字。
——在全省的企业工厂里,有一群乐于奉献的科技工作者,他们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企业快速转型发展,他们是车间里的“科学家”。
宁波伏尔肯陶瓷科技有限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先后引进了张立同、王玉明两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张立同团队指导下,企业成功申报了国家“863计划”项目。项目建成后,填补了国内多项技术空白,实现了高性能碳化硼陶瓷的批量化生产。在王玉明团队带领下,企业实施了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关键基础件和通用部件”重点项目,获得了中国液压液力气动密封行业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知识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来。在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的精细化工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汇聚了近1000位专职从事科研开发的工作者,其中有两名“国千计划”人才、两名“省千计划”人才、20多名博士。他们凝心聚力,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在广袤的田间地头,有一群朴实可爱的科技工作者,他们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不求回报带动农户致富增收,他们的名字叫科技特派员。
在省中药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俞旭平的带领下,淳安县枫树岭镇的村民们通过种植特色中药材,2017年实现全镇中药材总收入5985万元;在省农科院蔬菜所研究员何圣米的指导下,海拔1000多米的庆元县荷地镇建成高山茭白示范基地,开启了农户的致富之门;在省农科院亚热带作物所专家李发勇的指导下,苍南县笔架山下的岱岭畲族乡富源村种起了特早熟蜜柑,2017年实现销售收入92万元。
过去15年,浙江省、市、县三级共派遣科技特派员1.53万余人次,组建事业法人科技特派员19家,选派省团队科技特派员354个,他们为全省农民创业创新作出了重要贡献。
科学有永无止境的前沿,科学家有永无止境的科学追求。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眼科主任姚玉峰教授,发明了誉满全球的“姚氏法角膜移植术”。他用精湛高超的技术,让无数眼疾患者重见光明。
全省科技工作者敬业忘我,把造福人民作为毕生追求。已故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王一成,以精湛的专业知识和崇高的为农情怀,服务在养殖生产一线,推动全省畜牧业发展。送别王一成时,一位受其帮助的农户动情地说:“10多年了,他从未收过我一分钱诊疗费,甚至连一顿像样的饭都没在我这里吃过。”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空前密集活跃,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的生活福祉。
当前,浙江正在加快推进“两个高水平”建设,这为创新创造提供了大好机遇和广阔舞台。当下,之江实验室、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等高能级的创新平台已经成为浙江创新发展的主力军。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补齐科技创新第一短板,浙江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已然充分感受到时代的召唤。他们表示,接下来要发挥科技创新排头兵的作用,在科技攻关方面多出招,让科技成果在浙江多落地,全力推进创新大平台、大项目、大团队、大环境建设,为浙江高质量发展和创新强省建设注入科技创新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