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驶在多情湖畔通往亚东县城的国道上,远远就能看到一排排赭红色的房屋构架,整整齐齐,巍然挺立。这就是我们此次采访的目的地——堆纳乡古如村。
在这片一眼望不到边的荒地上,吊车、装载机轮番作业,工人们大汗淋漓,一片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
“这里的项目建设全部采用装配式钢结构,所有构件均由工厂制作好后,运到现场拼接安装。”亚东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智勇带着记者边参观边介绍。
装配式钢结构房屋具有三大特点:一是绿色环保,几乎不产生建筑垃圾,而拆卸下的钢材还能继续回收使用;二是施工期短,由于钢结构成型方便、快速,现场拼装比传统建筑施工期至少缩短一半;三是安全耐用,不仅能抗8级地震,还能保暖、防火。
据悉,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在国内尚属新兴事物。近年来,国务院大力推动装配式建筑的普及和使用,大规模的装配式建筑使用到了雄安新区。在海拔4000多米的边境小山村,居然也出现了如此规模的装配式建筑,的确让记者惊讶。
按照规划,古如村将新建轻钢结构民房72套,村民可以根据人口实际和经济实力自行选择180平方米、220平方米、240平方米三种户型,这意味着每户人家都能住上安全适用的装配式住宅。
同时,记者了解到,古如村是我区先行示范建设的边境一线村居,建设项目围绕“水、电、路、讯(通讯)、网(广电网、邮政网和金融服务网)、教、科、文、卫、保(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十项提升工程,配套建设其他基础设施。
“届时,所有民房院落全部实行人畜分离,配套建设围墙及院内地面硬化,而新建的轻钢结构村委会占地510多平方米,村级文化活动室400多平方米,还配置了村卫生室、兽医站、公共洗衣房、公共卫生间等设施,真可谓齐全周到。”介绍起古如村的建设规划,杨智勇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
难怪在古如村一提起新居,所有村民都异常兴奋,期盼着早日搬进新居。
有着4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曲巴次仁,今年年底就能搬进220平方米的新房。谈及此事,曲巴次仁乐得合不拢嘴:“从土坯房到钢架房,简直是天壤之别,新居还通水、通电、通网络,现在,我们农村和城里基本没有什么区别了。”
安居还需乐业。房子建好了,还得让大家的腰包也鼓起来。
古如村附近,正在培育1200亩的人工饲草基地,以“牧户+合作社+公司”模式实施经营管理的岗巴羊繁育基地建设正有序推进。
堆纳乡党委副书记、乡长龚春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只羊以600元的价格入股,年底大约可以卖到1200元。全村有1500多头,就能有90万元的利润。到时候公司首先将20%作为分红发放给贫困户,剩余的80%作为预留款,用于全村脱贫成效再巩固。”
其实,早在2016年,古如村村民人均纯收入就达到1.5万元,在全区率先脱贫摘帽。如今,行走在产业富民的康庄大道上,古如村已不再纠结如何脱贫,而是如何早日致富奔小康。
常年在外跑车的年轻人索朗旺久说:“村子的发展越来越好了,我们也不愿四处奔波讨生活。我们要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不离乡不离土,依靠自己的双手增收致富奔小康。”
一张蓝图绘出了边境小山村的美好未来,届时,“牧业强”“乡村美”“牧民富”将成为古如村新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