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中考即将来临,武汉市全面展开“静噪护考”专项行动,包括工地渣土禁运,考试期间建筑工地停工,成立“静噪护考”志愿者服务队,建立微信群,第一时间发现、劝阻和上报噪声扰民现象。此次发布的“禁噪令”,比往年的规定都要更加细化。(6月3日《长江日报》)
让考生远离喧闹嘈杂、安心复习备考,这种特殊的保驾护航,彰显了政府部门应有的人文关怀,体现了对考生权利的充分尊重。不过,人们在叫好的同时,也不免提出一些疑问:学生中高考之后,噪声扰民会不会涛声依旧?能不能让这种“控噪”常态化?
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报告曾指出,噪声污染已成为空气污染之后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如长期受噪声干扰,就会出现失眠、神经衰弱、视觉疲劳等症状。《2017年中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报告》披露,2016年各级环保部门共收到环境噪声投诉52.2万件,其中建筑施工噪声投诉占50.1%;而在建筑施工噪声投诉中,夜间施工噪声投诉更是占到了90.5%。
近期,各地纷纷开启“静音模式”,严格控制中高考期间噪声污染,这也暴露了噪声污染早已成为一个顽疾、成为一个扰民的老问题。于此而言,“控噪”不能只停留在中高考期间,也要让平时的城市回归宁静。
从权利保障上说,日求三餐、夜求一宿是每个公民最基本的需求。为中高考生“控噪”当然必要,但每个市民同样有安心休息的权利,不能等考试季一过,“静音”状态又被打破。
客观而言,噪声污染之所以久治难愈,在于其瞬时性、局部性、分散性强,导致很难取证,且处理后易反弹,但主要还是重视不够、办法不多、打击不力。
治理噪声扰民,必须把功夫下在平时,从考试季“控噪”走向常态化。中高考期间各地的“控噪”成效表明,特殊时段通过严管能做到,日常也一定能做到。新环保法对于噪声污染增加了按日计罚、查封扣押、限产停产、行政拘留等条款,提高了违法成本。只要各部门高度重视,加强联动、相互配合,积极作为、依法作为,同样可以让市民远离噪声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