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浙江新高考的语数外高考将拉开序幕。今年,浙江共有30.6万名考生,其中普通高校招生报名26.1万人。
此时,考生和家长还要做哪些准备?考场上,如果出现发挥不佳的情况,应怎样调整心态?记者采访了多位参加去年首届新高考的考生和陪考家长,请他们总结和分享得失经验,希望这份“秘籍”能助考生和家长一臂之力。
不过分强调平常心
平常心,或许是考生在备战高考时听到的最多的词语之一。在杭州高级中学2017届毕业生、现清华大学新雅书院学生俞舒扬看来,有时候过度强调平常心或刻意制造平常心,反而容易引发考生的焦虑情绪。
他用自己的经历举例。考前几天,他试图让自己放松,每晚提早一个小时上床睡觉。“实际上,我因为焦虑根本睡不着,躺在床上一直失眠,又担心自己会不会因为休息不好影响考试。结果第二天数学果真考砸了。现在回想起来,如果我能够保持日常作息,或许高考那几天状态会更好。”俞舒扬说,高考后自己和同学们交流,发现临时调整作息时间失败的同学还不少,原因也基本相似。
与父母沟通很重要
学军中学2017届毕业生、现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学生刘畅建议考生和父母沟通好在备考期间及高考期间怎样相处,这样会让考生觉得心情放松。
“我感觉压力比较大时就很想唱歌,如果父母在家,我会不好意思。所以我会跟父母提前沟通,我在家复习和高考期间,还是请他们照常上班,这样会让我更放松。”刘畅说,但也有同学希望父母能在家陪伴自己复习和送考,这样比较有安全感。
沈宇辉是杭州高级中学2017届毕业生、现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学生。他的父亲沈明告诉记者,经过事先沟通,在儿子在家复习和高考期间,他和妻子都正常上班。“我们家在萧山,高三时我们就在杭高边上租了房子。在出租房复习那几天,沈宇辉都是自己独自在家,中饭、晚饭自行解决。”沈明说,考完语文、数学后,儿子表示还是自己家住着舒服,又自己坐地铁回到萧山家中。
沈明还记得,高考第二天上午没有考试,下午才考英语。沈宇辉早上起来后就打开电脑玩游戏。“我当时还没出门上班,看到这一幕心里非常着急。但想到他事先跟我说过,这几天他想按自己的节奏来,我就忍住了,只嘱咐他考试不要迟到。”沈明说,事实证明,儿子考得很不错,所以父母和子女之间事先沟通很有必要。
成功之路不止一条
俞舒扬和刘畅都属于选考考砸但在自主招生中“逆袭”的考生。他们也想用自己的经历告诉今年和明年的考生:即便某一门科目考砸了,也不要太过沮丧。毕竟,高考成绩并没有那么重要。还有三位一体、自主招生、出国项目等各种途径可以扭转暂时的劣势。而对于高二考生来说,一定要关注各种三位一体、自主招生信息。
“在参加语数外高考前,我们3门选考科目已经考完,外语也已经考过一次。这4门考试的发挥好坏,其实对于语数外高考的临考心情影响非常大。”俞舒扬说,对于选考和外语考试已经拿到高分的同学来说,语数外高考相对轻松很多。而对于他这样3门选考科目两次选考都发挥一般的考生来说,很容易把语数外高考看作是最后一次翻盘的机会,心情自然非常紧张。
俞舒扬回忆,自己就是太想考好,结果反而发挥失常。“当时的我认为,这场考试将直接关系到自己是否能进入国内顶尖名校。现在反思,如果你把某场考试视作通往成功的唯一途径,就会给自己很大的压力。”俞舒扬说,自己在名校的自主招生考试中,一路过关斩将,凭借出色的综合素质拿到清华大学“高考成绩在一段线上60分即可录取”的优惠降分认定,才意识到,其实不用在高考时那么紧张,因为通往理想的道路并非只有一条。
(责编:张帆、吴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