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天公作美,气温凉爽。浙江省约30.6万名考生步入高考考场。和往年高考生相比,今年高考生身上多了一个标签,他们是首批参加高考的“00后”考生,吸引众人更多关注。
记者兵分四路,分别蹲点杭州第二中学、学军中学、杭州高级中学、杭州第十四中学等考点,记录下“00后”参加新高考的点点滴滴,有欢笑,也有感动。
送考人群玩得很嗨
据悉,今年全省考生比2017年首次新高考增加1.5万余人,其中普通高校招生报名26.1万人,单独考试招生报名4.5万人。
按综合改革方案,新高考招生不分文理,考试科目采取“必考和选考”相结合模式。本次统一高考考生选考科目均已考毕,6月7日上午考语文、下午考数学;6月8日15时至17时考外语。单独考试招生职业技能考试也已完成,7日上午考语文、下午考数学。
因为只需要考语数外,外语已考过一次,考生家长和老师的神情比较放松。送考师生则成为考场外亮丽的风景。在学军中学考点,该校高三(12)班的班主任韦玲珍给班上45名学生准备叶脉书签,作为考前惊喜和祝福。记者看到,书签上写了祝福语“独占鳌头”和学生名字。“叶脉书签代表我一直以来对孩子们的期待,期待经过一次次风雨洗礼,长成一棵大树。”学生们收到礼物非常开心。杭州高级中学考点则有校长蔡小雄率领的超强送考队伍。上午考语文时,已被南京大学录取的杭高学生梅正辉身穿红T恤,拉起“近日你必状态爆表”的横幅。下午,分别被牛津大学和纽约大学数学系录取的石依然和朱博闻拉起“请家长放心数学更是杭高的强项”的横幅。石依然告诉记者,为同学们打气加油,让她非常开心。
学习心态去功利化
曾经的“千禧宝宝”踏入高考考场,成为首批参加高考的“00后”。记者发现,这群“00后”在学习选择上有强烈的自主意识,而在赴考状态上则非常淡定。
杭十四中的毛同学说,自己在考前几天有时去西湖边散散步,有时看看综艺节目。考生的淡定来自教育改革以及求学方式的多样性。“如今高考不像过去五六门课一锤子买卖,好几门课已经定型,希望孩子在最后几门发挥正常就行。”送考家长殷先生说。
另一位家长也有着相似的观点:“现在招生比例提高了。如果考不上高水平大学,还可以读省内其他高校,也可以出国读书,选择的道路越来越多。”
在杭高送考家长中,有一位身份有些特殊,她是浙大附中高二语文老师。在她眼里,“00后”在学习的选择上更加遵从兴趣和本心。“‘00后’学习逐渐去功利化,热衷钻研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获取信息的能力普遍较强。”她说,儿子很喜欢天文,是杭高天文社理论部部长,他的身上就有着“00后”的这些特质。
杭州第十四中学一位考生家长说:“女儿特别有自己的主意,在她的学习生活中,父母的话语权比较小,更多的是配合她。三位一体报名上,我们希望她多报几所,但她不愿意,最终我们尊重她的想法。”
高考不再是独木桥
在同济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张端鸿看来,“00后”的观念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变化,并不是代际群体特点的原因,而是教育改革改变了外部的大环境。“高考不再是‘独木桥’。”张端鸿说,近年来,中国教育改革一直在推进,包括高校在自主招生中拥有更多自主权、高等教育的国际化等,都给了学生更多选择机会,也对他们的观念产生了影响。
记者从杭州市教育考试院获悉,杭州今年高考实际报考人数为4.7万人左右,比去年增加3000人左右。为方便考生,今年杭州市区各考点首次设有补办准考证的服务,一旦学生忘带准考证,只需带队老师证明其身份,就可以第一时间在考点补办准考证,无需跑到市教育考试院补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