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精神我一直在学,听他这么深入浅出地讲解,理儿更明白了!”台州温岭市坞根镇坑潘村村民潘富根说。
“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古村落保护开发都与我们村发展息息相关,听课后收获很大。”仙居县下王村党支部书记俞方进感慨。
两人夸赞的,是几位二三十岁的年轻人。
他们都是“新时代博士生讲习团”的成员。讲习团共有20名成员,来自全省13所高校,主要是85后和90后,个个品学兼优、具备理论宣讲能力。
今年4月以来,他们走到田间地头、走访学校社区,用年轻人的视角和表达方式,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带进了广大基层群众的心田,至今已开展各类宣讲30余场次,听众达6000余人。
宣讲课
主讲是群博士生
5月29日上午,温岭市坞根镇坑潘村文化礼堂里十分热闹,村里的老老少少来了,镇里的干部、其他村的群众也来了。
掌声中,一名戴眼镜、略显书卷气的年轻人走上讲台。他是讲习团成员、浙江理工大学博士生朱斐超,他的宣讲主题是“建设生态文明,共创美丽浙江”。
“大家觉得家乡都有哪些变化?”提问式的开场白,让现场气氛一下子活跃了起来。什么是生态文明建设?它带来哪些利好?面临哪些挑战,我们需要做什么?对这一连串的问题,朱斐超用鲜活的事例和浅显的语言来讲解。50分钟,听众们意犹未尽,下课后还拉着朱斐超提问。当天下午和第二天上午,朱斐超又到石桥头镇上王村和城南镇林岙村宣讲。
“我努力用当地听众熟悉的案例,把党的理论成果和中央、省委重要精神传递给更多的基层群众。”朱斐超说,林岙村办公楼里放着的《“五水共治”市民“六不六要”行为守则》、河道边的河长指示牌,都成了他的宣讲素材,很快拉近了他和听众的距离。
朱斐超追求的目标,正是省委有关部门思考的问题——如何发挥高校优秀学子的理论与专业特长,进一步推动重大主题宣讲深入基层、深入群众。
4月16日,新时代博士生讲习团成立。这支由省委宣传部和省委教育工委共同组建的理论宣讲生力军,成员都是由各高校择优推荐,再按照政治素质、理论功底、表达能力等硬指标层层选拔出来的“尖子生”,其中90后8人,年龄最小的生于1994年。
杭州市朝晖街道、温州市瓯海区茶山街道、乐清市建设路小学滨海校区、金华市第四中学……讲习团的足迹遍布全省各地。
走基层
小切口讲大道理
这么宏大的主题,博士生能讲到位吗?起初,听说讲习团成员、浙江大学博士生钱皋要来宣讲“八八战略”,丽水市莲都区万象街道不少干部群众有点疑虑。不过,当他们走进万象街道综合文化站听了宣讲后,疑惑立马烟消云散。
结合浙江发展情况,从“八八战略”的内涵和意义,到“八八战略”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钱皋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娓娓道来。“开始有点紧张,从听众的表情中看出他们对我讲的事例很感兴趣,心情就放松了。”他说。
为什么选择宣讲“八八战略”?钱皋说,15年来,浙江大地日新月异,正是深入实施“八八战略”的结果,所以他很想和大家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钱皋埋头研读相关书籍和理论文章、观看纪录片,并主动请教省委宣传部专家和学校老师,从自己的旅游体验、高校的创业氛围等小切口,完成了1个多小时的讲稿。
“八八战略”、乡村振兴、美丽中国、健康中国、依法治国、创新发展、文化浙江……讲习团的主题紧扣当下热点,且人人有备而来。宣讲活动启动前,博士生们参加了为期3天的专业培训,还在安吉余村接受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现场教学。
“参加讲习团是对个人思想政治水平、综合素质的检验和锤炼,我们要积极到基层开展面对面宣讲,把透彻的思想讲透彻,把鲜活的理论讲鲜活,把党的主张、国家政策说进老百姓的心坎里。”讲习团成员、浙江农林大学博士生马嘉伟信心满满。
强本领
高校学子新担当
至今,讲习团成员、中国美院博士生宋哲还清楚记得5月下旬到仙居宣讲的场景。
在仙居县埠头镇,当地工作人员带他参观了古村落。“当地的传统民居保存完好、形态多样,与自然山水和谐相融,让人感受到了‘望得到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意境。”宋哲说,这次到基层宣讲,是一次走出书斋、接通地气的好机会,“我要珍惜这样的机会,在与群众面对面的宣讲过程中积累经验,更深入地投身实践。”
进一步激发青年学子学习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热情,把学术关注点聚焦到党和国家的重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上来,努力提升理论水平和学术能力,这是成立讲习团的初衷之一。
讲习团成员、宁波大学博士生汪丹这次选择了“开启全面依法治国新征程”的宣讲主题。在紧锣密鼓的备课中,她有了全新的收获:“加入讲习团后,我再次认真系统地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有了新认识。我们把专业知识和宣讲内容更紧密结合,融入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做到学以致用、以用促学。”
前不久,讲习团成员、浙江大学博士生谢娇娇走进了杭州市朝晖街道,围绕健康中国话题与社区居民来了一次“亲密交流”。“宣讲就像播种,撒下真理的种子,让它在基层生根发芽,散发耀眼的光芒,便是一种成就和幸福。”她在笔记本上写下的这段话,道出了讲习团全体成员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