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内蒙古 » 正文

全球报道:【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盐碱滩的“72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6-21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原标题:【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盐碱滩的“72变”6月初,走进巴彦淖尔市五原县隆兴昌镇5万亩“改盐增草(饲)兴牧”试验示范项目

原标题:【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盐碱滩的“72变”

6月初,走进巴彦淖尔市五原县隆兴昌镇5万亩“改盐增草(饲)兴牧”试验示范项目区,平坦的小油路两侧,一行行杨柳绽绿吐翠,一块块条田宽展平整,一道道沟渠配套相连,绿油油的小麦田、牧草田、水稻田点缀其间,一幅田成方、路成网、渠相连、树成行的田园画卷映入眼帘。

“从今年正月初三开复工以来,这里就成为了土地整理的主战场和技术集成的试验田。”指着眼前渐渐焕发绿色生机的土地,五原县副县长韩俊义笑着说道。 “我们与中国农科院、清华大学、南京土壤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合作,同时聘请7名技术专家成立了技术指导团队,为项目实施提供技术保障。”

在千亩水稻试验田,伴随着隆隆机声,两台载满秧苗的插秧机穿梭而过,水田里转眼间铺满了新绿。项目区引进包头南星公司和唐山海富公司,今年在这里开发了1060亩重度盐碱地,试验种植海水稻,让这里有了江南水乡的别样风韵。

技术人员李凤军信心十足:“海水稻在条件恶劣的盐碱地生长,很少会患普通稻的病虫害。我们栽植的品种有松锦22号、稻花香、9055,预计亩产能达到700多斤,五原人今年就能吃到自己种的绿色大米了。”

“春天水汪汪,夏天白茫茫”曾是项目区土地过去的真实写照。这里共有集中连片盐碱耕地5万亩,其中重度盐碱地1.3万亩,盐碱荒地0.45万亩。

2017年,五原县率先启动实施隆兴昌镇5万亩“改盐增草(饲)兴牧”试验示范项目,成立项目推进领导小组,下设田间工程规划设计组、田间工程施工组、技术对比展示组、耐盐牧草规模化种植组、生态循环养殖组等15个专项推进工作组,列出66项重点工作,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探索盐碱地改良技术路径和盐碱地改良后的多种经营模式,为全市乃至全区大面积实施盐碱地改良示范打样。

从实施高标准农田配套工程开始,五原县对项目区大破大立进行积土清运、道路修建、土地平整、沟渠开挖、林网绿化,到今年3月底实现了5万亩土地渠、沟、路、林、田“五配套”,为实施改盐工程技术措施奠定了基础。

改盐工程与中国农科院等17家科研院所、30位专家合作,开展22个研究课题试验,引进73家企业试验改盐新技术21项、改盐新产品36个,采取撒施脱硫石膏、明沙、有机肥、改良剂、种植耐盐作物“五位一体”技术改良土壤5万亩,叠加实施“上膜下秸”技术2000亩,“暗管排盐”技术5600亩,为发展绿色产业创造条件。

土地改良以后,项目区因地制宜重点发展耐盐牧草产业、生态循环养殖业、乡村旅游产业、光伏扶贫产业4大产业,昔日白碱漫漫、贫瘠荒凉的盐碱滩正在变身米粮川。

耐盐牧草产业引进中储草、蒙草等14家企业集中流转2万亩土地,种植籽粒苋、野大麦、偃麦草等23种耐盐优质牧草1.6万亩、小麦及麦后复种牧草3000亩、肥料试验300亩。

在中储草生态科技公司牧草基地,工人们正在种植籽粒苋牧草。该公司今年集中流转3000亩盐碱地,试种籽粒苋牧草,牧草秋天收割以后做成青储饲料,带动当地农民发展养殖业。

荣誉村四组农民王九将自家40亩土地流转给企业,每年能有2.4万元的地租收入,自己来这里种草打工每天能有100多元工资收入。他喜滋滋地说道:“土地流转后旱涝保收,我可以就近打工,两个来月收入7000多块钱,有了双份收入。”

生态循环养殖业引进青青草原、金草原、美洋洋等龙头企业,带动农户新增优质基础母羊6000只,年出栏量3万只以上;引进内蒙古君羊牧业建设1万只国家级奶山羊核心育种场,打造50万只奶山羊养殖基地;引进兴禾源农业公司试验渔稻共生循环水产养殖、微咸水养虾150亩。

在兴禾源农业公司对虾养殖基地池塘内,刚刚投放的50万尾南美洲白对虾掀起阵阵涟漪。公司经理武冠男介绍说:“今年预计亩产白对虾500斤,23亩水面可以产出白对虾1万多斤,实现利润20万元。”

兴禾源公司将地表盐碱土层铲掉聚集成网格式的堤坝,在网格中再将挖出的优良土壤覆盖到堤坝盐碱土壤之上,堤坝用于种植,池塘养殖对虾,利用第二年清塘时池塘底部的营养成分滋养堤坝植被,逐步形成生态良性微循环。

乡村旅游产业依托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优势,将5万亩“改盐增草(饲)兴牧”试验示范项目区建成国内一流的盐碱地改良教学实验、实践操作、交流示范基地,与天籁湖影视城、农耕文化博览苑等旅游项目有机结合,打造乡村旅游精品观光线路。

光伏扶贫产业引进山路集团,为6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安装分布式光伏电站,每户3千瓦,除自家自用外,余量可以上传电网,预计年收益约3000元;新建义丰、荣义、迎丰3个村集体分布式光伏电站,年收益约5万元,在5个村民小组整村推进农户圈舍、屋顶、庭院等分布式光伏电站。

工程技术改盐让5万亩盐碱地旧貌换新颜,新增耕地4500亩,农田地力平均提升2个等级。项目区实施控肥增效、控药减害、控水降耗、控膜提效农业“四控”行动,生产绿色有机高端农畜产品,给农民带来了增收的希望。据测算,项目区今年人均可实现增收7300元,其中种植增收4600元,养殖增收1000元,务工增收1700元。

在盐碱地改良基础上,项目区将建设集现代农业、循环农业、休闲农业、农事体验及农畜产品加工贸易、电商物流、健康养老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促进产业融合、城乡融合,推动乡村振兴。

五原县副县长韩俊义说,经过3年试验示范,项目区可以真正实现盐碱地改良与培育新型农民、推动产业发展、打造“河套”绿色有机品牌、建设美丽乡村、提升生活质量和品位“五个结合”的目标。(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包塔娜 韩继旺 赵娜)

【记者手记】

五原县大破大立启动实施“改盐增草(饲)兴牧”试验示范项目,通过大规模土地整理和改盐技术集成,让5万亩盐碱地呈现出沃野良田才有的美丽容颜。

改盐增草(饲)兴牧工程是一项打基础、利长远的系统工程。巴彦淖尔市现有耕地1072.8万亩,其中盐碱化耕地484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45.1%,约占自治区盐碱化耕地面积的46%。五原县在盐碱地改良方面先行一步,探索形成的“五位一体”“上膜下秸”阻盐、“暗管排盐”等盐碱地改良技术模式,为巴彦淖尔市实施484万亩盐碱地改良工程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借鉴,将进一步夯实“塞外粮仓”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筑牢民生幸福根基。

(责编:刘泽、张雪冬)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