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上海国际电影节 亚洲新人奖 揭晓
设立于2004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虽然年轻,却已成为亚洲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电影新人扶植平台之一。不少亚洲青年电影人从这里起步,成长为亚洲电影的中坚力量,并逐步走向世界舞台。昨晚,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颁奖典礼在海上文化中心举行,“最佳影片”由中国导演唐高鹏的电影《未择之路》获得。
此外,今年“亚洲新人奖”和“金爵奖”还实现了首次融合,在“亚洲新人奖”颁奖典礼上揭晓了“金爵奖”短片奖。俄罗斯短片《鸣叫,鸣叫》和中国短片《载羊》分别获得了最佳动画短片奖和最佳真人短片奖。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不少亚洲电影新人经历了参与“电影项目创投”,入围“亚洲新人奖”,再到入围“金爵奖”的跨越。阶梯式的扶植机制,帮助电影新人快速成长,持续发力,为世界电影版图贡献亚洲力量。
发掘新人身上“那股劲儿”
“亚洲新人奖”是上海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爵奖”之外的第二个竞赛单元,旨在助推亚洲电影新人新作。本次入围影片中有不少作品都是导演的“处女作”,比如,伊朗导演普雅·巴德库贝的《盛装舞步》曾在柏林电影节上提名“最佳处女作”,而日本导演清原惟的《我们的家》则是她的毕业作品。
一个导演的处女作也许并不成熟,但却常常能给人带来惊喜。香港电影人施南生是本届电影节“亚洲新人奖”评委会主席。她在日前的评委见面会上讲起1981年自己的“处女作”经历。当时她所在的电影公司名不见经传,拍出来的一部小片子却意外打破了香港当年的票房纪录。
施南生说:“只有亚洲电影新人不断涌现,亚洲电影的未来才有希望。”
看完今年“亚洲新人奖”入围影片,作为评委之一的演员宋佳感到很兴奋,新人身上的“那股劲儿”让她惊喜和感动。“哪怕是犯错,哪怕是不成熟,但是那股劲儿也非常炙热。我也提醒自己,不要因为拍的作品越来越多就忘掉最初的勇敢和自由。”
除了“亚洲新人奖”的评选,今年电影节还积极搭建电影新人交流的平台,用他们的成功经历激励更多怀抱电影梦想的年轻人。6月19日的“金爵电影论坛:中国电影新力量”请来的嘉宾里,有凭借处女作《相亲相爱》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奖的青年编剧游晓颖,有第一次独立当导演就凭借《超时空同居》获得8.8亿票房好成绩的青年导演苏伦,还有凭借研究生毕业短片《延边少年》入围今年戛纳电影节的“90后”导演魏书钧。
孵化电影新力量
作为上海国际电影节连接年轻导演和投资人最直接的纽带,“电影项目创投”已经走到第12个年头。《钢的琴》《白日焰火》《十二公民》《师父》……诸多参与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创投项目”的电影已获成功。过去一年,项目创投有了新的可喜进展:2013年入围项目《春色撩人》,已参与2017年萨德伯里国际电影节与加拿大新电影展展映;2016年入围项目《在码头》,已入围2017年釜山国际电影节新浪潮主竞赛单元……12年来,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项目创投”见证了54部影片进入制作,对孵化电影新力量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今年,“电影项目创投”共收到来自12个国家的399个申请,有42个项目从中突围,共完成710场洽谈会议。6月19日,第21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电影项目创投”获奖名单揭晓,“最佳青年导演项目”荣誉授予了林见捷导演的《家庭简史》。继去年新增“创投训练营”孵化教育活动后,今年“电影项目创投”新增了“制作中项目”的推介单元,将内容征集范围拓展到已经完成拍摄的项目,为其提供后期制作和国内外发行的支持。
唐高鹏导演的《未择之路》曾在2014年入围“电影项目创投”,周劼导演的《淡蓝琥珀》在2016年获得当年“最佳青年导演”项目。这两部影片都在今年入围“亚洲新人奖”并获得多个提名,《未择之路》还摘得“最佳影片奖”。2015年,藏族导演松太加的影片《河》曾在当年“亚洲新人奖”的角逐中获得“最佳女主角”奖。今年,他的新作《阿拉姜色》将角逐“金爵奖”。
上海国际电影节对新人新作的关注是长期的,通过完善的扶植机制,不少青年电影人已经在这里完成了从“电影项目创投”到“亚洲新人奖”再到“金爵奖”的阶梯式跨越,逐渐成熟,为亚洲电影注入持续不断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