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上海 » 正文

全球报道:唤醒七成专利,需新的“领衔主演”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7-15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原标题:唤醒七成专利,需新的“领衔主演”“企业不知道想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教授不知道能为企业做什么……”日前举行的首届上海

原标题:唤醒七成专利,需新的“领衔主演”

“企业不知道想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教授不知道能为企业做什么……”日前举行的首届上海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论坛上,一位高校科研管理一线的老师“抱怨”:推动技术成果转化过程中,信息不对称成为制约更多自主创新成果进入生产并实现价值的主要障碍之一。

有统计显示,当前,部分高校授权专利使用率不到30%,如何唤醒这七成沉睡专利?似乎应从解开这个“信息不对称”之结入手。

“什么都不缺”,为难在哪里?

通过近年来的努力,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科研总经费和横向到款经费持续高速增长,近3年来年均科研总经费近2亿元,从企业获得研发经费占比近70%,科技成果转化标的额每年超过1500万元。不过,学校科技处负责人韩生提出两种情况依然值得深思。其一是“针线问题”:与企业接触发现,不少厂家解决生产问题的需求,其核心是一个技术难题,就好比多条线,都在寻找一根针。而科学技术专家难以海量搜索并发现这些需求,只可能与少部分有缘找上门来的企业对接,如此,明明优秀的技术创新可以服务更多生产领域而不得,造成无形的技术浪费和人为的重复对接成本。

其二是“问答困境”:不少行业企业往往难以找到生产瓶颈中到底需要解决的是什么,提出的技术问题不得要领,或问错了专业领域对象,导致产学研推进过程中作为回答方的高校专家,可能也难以回答。“这种信息不对称,更精确来说,是一种信息冗余。”韩生认为,这显然将降低创新技术进入生产一线的效率和效果。

在这一问题上,原上海技术交易所总裁夏东平谈得更为直接:技术、资本、评估、咨询、市场、政策等等要素、资源现在都不缺,但是要说“这些资源我在平台上都给你准备好了,你来用就行了”,让主要擅长研发的科研机构,或是主要擅长市场的企业自己去寻找、运用这些资源,对绝大多数科研机构和企业,实在是难为他们了。

科技中介机构亟待“领衔主演”

“教授们在实验室里的成果,是在有限制条件下进行的;对企业来说,重要的是实际生产,这与实验室‘真空环境’有很大差别,如何精准匹配,将技术创新供需有效衔接,是目前一个很重要的课题。”上海海事大学章学来教授如今也是行业协会——浦东新区新能源协会常务副会长,同时站位校企之间的他深有感触。产业能级提升对新技术翘首以盼的当下,培养高效、专业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已经迫在眉睫。

“科技中介机构的关键角色作用尚未被充分发现。”夏东平说,尽管相关政策环境已经有了很大完善,但技术市场开放初期提出的“科技经济两张皮”“科技中介服务能力差”“科技中介人才匮乏”等问题依然存在。

不少人认为,今天的网络已发展到大数据、云计算技术时代,通过这些手段可以解决技术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更高效促成技术交易。 下转◆3版

但应该深思的是,想要通过买卖双方信息透明对称实现网上技术交易,几乎没有可能。因为成果转化乃至技术转移是技术、法律、市场、政策等各方面知识系统运用的复杂过程,此中的具体项目对接,需要靠科技中介机构的技术经纪人与买卖双方面对面沟通,了解买卖双方的诉求,识别供方技术新颖性和成熟度,以及需方的吸纳能力,调解双方利益矛盾等诸多因素,才能促成项目落地。

举例来说,2017年初,某公司张先生发现市场上新风系统和空气净化器不仅价格昂贵,而且效果较差,于是准备进入此行业,打造全新产品。找到本市一家中介服务机构,后者即围绕帮助其建立新公司,生产新产品的目的展开了一系列工作。首先走访了30多家与“新风系统”有关的生产厂家进行市场调研,随后联系了供应商,对接上研发机构,牵上了投资机构和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最终实现了集成创新,帮助客户成功打造出“新风系统”新产品。新产品公司在2018年实现销售,这家中介服务机构也成为该公司的参股人。

“技术服务+股权投资”,这是这家中介服务咨询机构走出的一条路,2015年6月运行以来,到2017年底,两年半促成技术转移项目对接43项,其中结合技术转移以自投、他投、联投和服务入股四种方式投资了8个项目(企业)。专家指出,这一“成交量”在全国来看也是凤毛麟角,期待更多中介机构在相关政策支持下发挥所长,共同开拓科技服务产业。

增加驱动力,不妨“退一步”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杨金水教授和他的伙伴们,在棉花种子中植入特殊功能基因,延缓其细胞分裂,最终育出全新“大个子”基因棉花,棉纤维平均增长3毫米,结铃率提升20%。这个棉花新品种有望成为我国棉花种植、纺织等产业优化发展的“杀手锏”。这位致力于让更多技术服务于生产的专家提出“退一步”的想法。

“理顺信息流,让生产方和技术方更好地对接,国外的科技服务机构,不仅承担中介的信息传输功能,还有一个功能是‘技术放大’,负责走完校企之间的最后一公里。”杨金水说,从这一点来看,技术方如果能够“退一步”,让渡部分短期利益,或许能加速技术落地开花,研发如果能迅速、准确地从生产和市场中获得反馈,从长远来看,益处更大。目前,他所在的课题组与农科院棉花研究所合作,相关专利权益占比30%。项目已经进入安全性评估等后期环节。

三值光学计算机专业领域专家上海大学计算机学院金翊教授认为,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距离感,不矫枉过正。校企合作并非完全融合,不能将大学完全作为企业“研发技术部”,那显然有违高校作为学术高地,在科研上应有的前沿性和探索性。(记者 彭德倩)

(责编:潘华、韩庆)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