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宁夏 » 正文

全球报道:梦里常闻那趟专列汽笛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7-20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原标题:梦里常闻那趟专列汽笛声上海到银川,全程2000多公里。让我们将时光倒回到1958年9月13日,这一天,首趟满载上海支宁青年

原标题:梦里常闻那趟专列汽笛声

上海到银川,全程2000多公里。

让我们将时光倒回到1958年9月13日,这一天,首趟满载上海支宁青年的专列从沪上出发,于9月18日抵达银川。1000多名特殊乘客,5天5夜,从南方到北方、从繁华到荒芜、从熟悉到陌生……

西去的列车载着他们的梦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今年76岁的周惠平老人告诉记者,1958年,刚满16岁的他瞒着家人报名支援宁夏建设。

谭红梅、张细珍老人那年刚好15岁,也都背着家人,悄悄拿着户口本报了名,直到审核、体检通过,才告诉家里人。

像周惠平、谭红梅、张细珍等人一样,那时候,不少上海支边青年,怀揣着梦,义无反顾地将自己的人生和命运交付给一个遥远的、未知的地方。

1958年9月13日,上海火车站的月台上,1000多名戴着大红花的支宁青年依依不舍地与家人告别。张细珍的父亲专门雇了辆黄包车送女儿。那天,从不流泪的父亲眼泪夺眶而出。

1000多名上海支宁青年被编成一大队和二大队,他们中年龄最大的不过20岁,大部分都未满16岁。喧天的锣鼓声中,一支长长的队伍踏上了西去的专列。

坐在行进的列车上,大家想象着银川的样子,每个人心中充满了期待、充满了渴望。待火车进入大西北,看着车窗外的戈壁滩,不少人哭了。几天后,火车在宁夏中卫站停下,二大队近500人先下了火车。谭红梅老人说,他们与二大队的上海支宁青年从此断了联系。

这趟专列最终抵达银川火车站。

那时的银川火车站没有候车室,连站台也没有,下了火车,因为路基太高,连人带行李一起从土坡上滑了下去……

“希望你在银川生根开花”

一大队的500多名上海支宁青年,被大卡车拉到现在的银川市东方红广场附近参加誓师大会。会后,有100多人分配到商业系统工作,剩下的400多人被分成7个中队,一个中队有5个小队,全部安排在银川市西塔一带临时建起的数排土坯房里集中进行工业项目培训。张细珍、陈玉珍等被编进二中队。

银川全然不是他们想象中的样子,整个城市只有两座低矮的楼房,晚上睡的都是稻草铺就的地铺。随后而来的紧张学习和工作,让他们无暇顾及自己的感受。课堂上,很多知识需要消化;学习之余,要参加银新路的修筑,主要是垫土方。

17岁的陈玉珍性格泼辣,人也很讲义气,白天辛苦工作学习后,晚上自愿担负巡逻任务。年龄不大的她,尽全力带给大家安全感。

说到生活,上海人出了名的讲究。但是,上世纪50年代的银川,条件十分艰苦。单说上厕所一事,上海人习惯了坐马桶,面对西北的露天厕所,一时手足无措。陈玉珍告诉记者,到了晚上,大家连门都不敢出。当时,培训基地附近一家陶瓷厂废弃了不少的坛坛罐罐,最后被她们捡来当尿盆用,后来银川流传着一段顺口溜:“阿拉上海人,来到银川城,锅锅碗碗没有带,带了个尿尿盆。”

1959年3月,培训班结束,学员们被分配到银川市的各个工厂工作。分手前,大家纷纷写下临别赠言,很多人写的是:“希望你在银川生根开花。”

谭红梅当时分到小五金厂当见习会计。谭红梅告诉记者,大家干工作的积极性非常高,脏活累活抢着干,没人偷懒。因为常和机油打交道,一天工作下来,每个人的脸上都是黑乎乎、脏兮兮的,工作服上也是厚厚一层油污,洗时要使劲用刀刮;积在手上的油污任是怎么洗也洗不干净,晚上跳舞时都得戴着手套。谭红梅所在的车间后来合并到车辆厂,她本人一直在那里工作到退休。

小五金厂一共分配了108个上海支宁青年,陈玉珍也在这里工作,小五金厂下马后,她被分到宁夏轻工业机械厂。陈玉珍是幸运的,厂里派她去宁波学习喷漆技术,以后靠着这门过硬的技术,担任了喷漆车间主任。

周惠平、张细珍等60多人被分配到农具厂当工人。

张细珍先后做过挡车工、炼钢工、车工、勘测员、装卸工。对出生在南国的女孩子来说,以上工种的繁重程度不言而喻,但她坚持了下来。后来,她和一个甘肃青年组建家庭,从此再没离开宁夏。

周惠平也是车工,后来上夜校学习机械设计,并取得了大专文凭,成为技术员,1993年破格晋升为工程师。在银川酒厂工作的十几年里,他亲自设计了万向吊车、双头锯床、土镗床、气压测试机等许多机械产品。

工作中最大的困难是语言交流上的障碍。张细珍告诉记者,当时教她的师傅是本地人,因为宁夏话称屁股为“沟子”,有一天,师傅提醒她:“小鬼,看你‘沟子’上都沾了啥?”结果,她满车间开始找钩子,最后找了根铁钩子递给师傅,师傅笑得直不起腰来。

一群没经历多少世事的上海小姑娘、小伙子,就这样一步一步地融进当地的工作和生活中。

“我们和儿女都成了宁夏人”

这批上海知识青年,很多人初中没毕业,虽然后来一些人通过自学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但大多数人都是在普通劳动者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奉献了一生。

他们当中有位公认的成功人士,即今年76岁的解位山。解位山最早也被分到农具厂,因为勤奋好学,后来做过厂长,当过经理,2000年退休后,又被原单位返聘回去搞经营管理。

是的,他们全都是普通劳动者,没有什么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很多人朴朴实实地当了一辈子工人,对此,他们无怨无悔。在一次聚会中,几位老人真诚地对记者说:“你看这座城市多美,这里有我们的贡献,知足了。”

上海支宁青年实实在在地向大西北贡献了青春,奉献了热情。他们中很多人曾经有再回上海的机会,但是他们放弃了。他们践行了当初的誓言:扎根西北。

从花季少年到耄耋老人,道不尽的岁月沧桑。60年过去了,他们中的不少人已长埋于黄土地。

从2008年开始,陈玉珍每年都要将健在的上海支宁人组织起来聚会,已经坚持了10年。每次聚会开始,大家先向逝去的人致意,然后彼此互祝美好愿望:活不到100岁,争取活到98岁,看着下一代把宁夏建设得更加美好。

听听周惠平老人发自肺腑的话语:“我们都亲眼目睹和经历了宁夏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宁夏有着深厚的感情,因为这里有我们无私的奉献。现在,我们和我们的儿女都成了宁夏人,我们实现了当初的誓言:报效祖国,扎根宁夏。”(记者 魏萍)

(责编:高嘉蔚、宽容)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