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社科院绿皮书建议每周休3天,网友都笑了
社科院建议每周休3天,网友都笑了
不少网友吐槽:连双休都保证不了还三休,要不先把我的加班费结了
律师说法:来找我帮忙要加班费的都是离职的,这里头门道不少
本报记者 李玲玲
对于上班族来说,除了升职加薪外,最盼望的就是假期了,但是最近一个有关假期的新闻却耐人寻味。
本月,社科院发布《休闲绿皮书:2017~2018年中国休闲发展报告》(以下简称绿皮书),其中建议,从2030年起,在全国开始实行4天工作制。
“哇,每周做四休三,多好,不用等那么多年,从下周就开始吧。”有叫好的,但更多的声音是这样的,“实际点吧,现在双休都没真正落实,三休从何谈起。”“有假期当然好,问题是能有足够的工资让我体面地度假吗?”
这个看上去很美的建议,为何网友都笑了,大家争议的又是什么?
社科院建议做四休三,网友不买账
钱江晚报记者查询得知,该绿皮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编撰,该中心是社科院专门从事旅游研究的学术机构。
绿皮书指出,休闲发展面临重要机遇,也存在各种不足,其中有一个突出表现,休闲时间不均衡、不充分、不自由。建议在我国劳动生产率达到一定水平的前提下,可实行每天工作9小时,每周工作4天的四天(36小时)工作制。
为了可操作性,绿皮书也提出一个时间表,在2020-2025年,延长春节假日为8天,增加元宵节假日;加速落实带薪休假;在东部地区的某些行业国有大中型企业试行4天(36小时)工作制;从2025年起,在东中部地区的某些行业实行4天(36小时)工作制;从2030年起,在全国开始实行4天工作制。
“社科院报告建议做四休三了”,绿皮书一发布即引起热议。因为该书封面是草绿色,有网友戏称是一股清流,想想现实,这股清流也只能是流过而已。网友的回应,有点赞叫好,有理性分析,更多的,是吐槽不现实。
“对制造业的一线员工来说,等于天方夜谭。”
“无论规定每周休两天也好,休三天也罢,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足够的工资维持本人和家属体面的生活!”
“目前双休都不能保证,谈每周四天工作听起来太远了!”
“作为职工,当然支持啊!但是从企业管理者角度看,加班成本又要涨了。”
对于网友吐槽的“休假缩水”的现实,该绿皮书中的相关调查也证实了这一点。
数据显示,除去工作和睡觉,2017年中国人每天平均休闲时间为2.27小时,较三年前(2.55小时)有所减少;其中,深圳、广州、上海、北京居民每天休闲时间更少,分别是1.94、2.04、2.14和2.25小时;相比而言,美国、德国、英国等国家国民每天平均休闲时间约为5小时,为中国人的两倍。在带薪休假方面,有高达40.1%的受访者表示“没有带薪年休假”,在周末休假的兑现上,有近30%的有工作的受访者表示没有享受。
为什么有假期,我却不休
“做四休三,不现实吧,对于我来说,‘纸面上的假期’一点实际意义也没有,我的记休本上已经有300多天的假期了,可我能休吗?”张涵(化名)是一名医务工作者,她表示因为工作的特殊性,每周双休都很难实现。
“平时的工作中很少用‘加班’两字,都是用‘值班’吧,就轮流排班,超出工作时间的,也会有同事负责记录,给大家记休,即记下来以后可补休的时间,我这工作十来年了,记休本上算算都有300多天的可休息时间了,可能怎么样呢?对我们科室来说,超过7天就属于很长的假了,你得和同事换好班,一个人休假可能涉及影响到多个人的时间,怎么好意思。一年顶多年休时,这么动用一次吧。”
张涵的情况也是很多上班族遇到的问题,休假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休假时自己的活要交给别人做,很麻烦,看上去有假期,但其实没法休。
在一家服务性企业做人力资源管理的许凡直言,“你有没有算过,如果真的做四休三,完全按照每周36小时工作制来排班,企业得多养多少人吗?成本谁来出?工人的工资是否会缩水?这是很现实的问题。”
许凡说,现在很多企业,能单休就不错了,能真正按照工作时间,一笔笔把加班费算给每个人的也是少数,毕竟现在,好的工作也并不好找,虽然确实有人因为加班费去有关部门申请劳动仲裁,但一般都是不打算在这个单位干了,或者干脆就是已经离职的员工。
我国的双休制才实施23年
最先提出一周只工作五天的人,是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
1926年,他在自己的汽车公司里实行每周工作五天的制度。他的理由是,如果工人天天工作的话,生产的东西就没人买。
在我国,双休制始于1995年,至今也才23年。在这之前,实行的是做六休一。
上世纪90年代初,了解到世界主要国家都是一周40小时工时制,我国劳动部门加快改革方案。1995年5月1日,新修改的《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施行,其中第三条规定,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这意味着国人终于开始“做五休二”,正式享受双休日待遇,也让中国成为世界上第145个实行5天工作制的国家。
带薪休假实施得就更晚了,2008年开始,而且落实情况堪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