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福建本科一批第二次征求志愿填报结束,这也意味着,本一高校录取工作进入尾声。
今年本一批次未招满的学校,根据省教育考试院的征求志愿计划公告,大约有20来所高校,以省内高校为主。
按照规定,本一批次的高校基本不降分录取。除了少数民族预科班(只招收少数民族考生)在第二次征求志愿录取后,生源仍不足的,经批准可在不低于本批次有关高校常规志愿提档分数线下80分(含80分),在第二次征求志愿有填报该校志愿的考生中,从高分到低分投档,由学校择优录取。
未在这一批次录取的考生们,今天开始,要专心应对本二批次的志愿填报了。本二批次的常规志愿填报时间截止到7月27日18时。此外,还有两次的征求志愿填报。
北外录取分下降最明显
本一批次录取工作陆续结束,各校在福建的招生情况、排名也大多出炉。
今年,福建理工类本一批次分数下降最明显的院校是北京外国语大学,从去年的全省排名2800名下降到今年的8359名,厦门大学面向漳州也从去年的全省排名3416名下降到6334名,还有安徽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及福建省内的华侨大学面向泉州,集美大学面向厦门,相比去年都有一定程度地下降。
文史类本一批次分数下降明显的高校,领军的仍然是北京外国语大学,从去年的全省385名下降到3576名。还有湖南大学、汕头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排位都下降了1000名—4000名以上。
当然,也有上涨较多的高校,如理工类的东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文史类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等等,还有第一年在福建省本一招生的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海军军医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另外今年省内二本院校在本一招生的厦门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分数也较高。
从整体上看,几所从非211院校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高校,在今年的录取中都表现较好。各985、211院校,可以拿到相同毕业证书的分校区,呈逐年走高趋势,包括一些院校的闽台合作项目。
高校录取现“超短裙”
最近,一些重点大学在部分省份统招人数仅仅为个位数惹来争议,这些现象被称为“超短裙”,即高校在本一批次的招生人数反而远远少于提前批次的招生人数。
如此做法的好处是高校录取分数线较高,生源水平会比实际高,由此提升学校声誉,有利于下一年招生和录取。被认为最典型的两所“超短裙”高校是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
根据近四年来的投档分高低排名数据显示,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在福建的录取分数线紧随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以理工类来说,上海交通大学在福建的本一批次招生计划数在2015年是20名,2016年、2017年缩减到8人,今年只有6人。而录取分数线排名,前两年是第4位,去年和今年排名第3位。复旦大学在福建的招生数,近四年没有变化,但也是个位数,招9名,录取分数线排名在第四、五名之间浮动。
从某种程度来说,学校的录取分数是“市场选择”的结果。它反映了考生群体对高校和专业的定位。因此,并不是学校学术水平越高,分数就一定会越高;大家心目中的定位也不是不变的,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院校名字、国家政策导向、就业形势、地理位置等。
部分学校存在的“大小年”情况,即当一个学校专业的上一年录取过低的时候,本年就会有过多的考生填报该学校专业,造成录取分数上升,形成“大年”情况;到了下一年度又会因为录取分数过高导致少人报考,造成录取分数下降,形成“小年”情况。
同时,决定性的因素就是招生计划。一般招生计划的增加会降低最低录取分数,招生计划的减少会提高录取分数。就像上述所说的“超短裙”招生高校,其实运用的就是这种原理。(海西晨报 记者 许蔚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