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串起景点实现"快进慢游"
早晚高峰,挤车、换乘……每天主城有492万人次,乘坐8749辆公交车穿梭在各个城区。然而,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以及各种新型出行方式的出现,重庆公交日均客运量正在转移。面对我市加快推进综合交通体系的融合发展和运输组织结构优化调整,重庆公交集团该如何突围,才能避免传统公交产能过剩?7月24日,记者走进重庆公交集团大数据中心,为大家揭开谜底。
公交大数据带来啥信息? 运力过剩压力将进一步增大
智能公交车行驶在长江大桥上
“通过公交车上安装的无线视频、GPS系统等,我们能够得到每一辆公交车所在的地点、速度、行驶路线和载客人数,这些构成了公交车大数据的基础。”重庆公交集团大数据中心主任饶明华说,对每个公交车的基本信息进行加工,便构成一份完整的重庆公交大数据报告。
报告显示,2017年,公交年日均客运量494.7万人次,同比减少6.6万人次。地面公交方式占机动化出行比例的43.7%,同比降低2.3个百分点。在公交日客运量减少的同时,轨道线网日均客流量同比增长了6.9%。重庆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说:“大数据告诉我们,随着轨道交通的建设,预计到2020年,轨道交通环线全面竣工,公交运力过剩的压力将进一步增大。”
公交运力如何突围?
交旅融合打造智慧旅游平台
随着轨道交通的建设,未来重庆公交日均客运量还会下降。公交集团如何转型突围?“必须加快提升公交信息化服务水平和产业化发展能力来应对市场变化。”据重庆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2015年,公交集团围绕都市出行需要,推出“渝约公交”互联网平台,实现“互联网+公交”深度融合,用户可通过平台选择差异化出行产品。自2015年开始,公交集团又打造机场专线、特需公交、观光巴士等,构建“一体化”城市观光出行服务网络,加快交旅融合步伐。2015年10月,开通T480路渝中观光专线车。2016年1月,串联沙坪坝区磁器口等多个景区的都市观光线T003开线……结合节假日、节气变化等累计开行旅游环线、景区直通车等特需公交线路115条。
2017年2月,公交集团又利用信息通信、大数据以及互联网技术,将公交服务、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游玩、购物等多种元素纳入“愉约出行”,打造一个集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型智慧旅游平台。
公交转型升级如何?
“一体化”城市观光游初具规模
大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法定节假日期间,重庆公交共累计运送城市观光乘客465万人次,“一体化”城市观光出行网络已初具规模。
重庆公交集团介绍,公交集团依托下属各公司区域经营范围内的旅游资源,携手重庆飞友国际旅行社、中国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推出“重庆故事市内穿越纯玩一日游”、“经典游”、“两江游”等系列旅游产品,串联起民国街、渣滓洞、磁器口、长江索道、洪崖洞等主城区特色景点,建立旅行社门店、去哪儿网、携程网等线上线下营销渠道,大力发展“吃住行游购娱”一体的“快进、慢游”交通体系。
据了解,自2017年1月开始,公交集团陆续开展了酒店房间代售、长途大巴票代售,并同步拓展旅游专线、酒店专线等特色租赁业务。截至10月底,公交集团已代售酒店房间0.9万余间、长途大巴票1.7万余张,运送旅客1.8万余人次。
“创新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源动力。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与各大旅游企业合作力度,开发多种旅游产品。同时根据市场需要,新增或调整都市旅游观光线路,并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集团将围绕打造“都市出行综合服务商”的总体目标,以创新思维和务实举措,推动传统公交转型升级,助力重庆全域旅游发展。
都市传媒记者 郑三波 实习生 陈柯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