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宁夏 » 正文

全球报道:科技之光照亮扶贫之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8-20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原标题:科技之光照亮扶贫之路入秋后的几场雨,让海原县关桥乡八斗村的土壤吸足了水分,漫山遍野的糜子被沉甸甸的穗子压弯了腰,

原标题:科技之光照亮扶贫之路

入秋后的几场雨,让海原县关桥乡八斗村的土壤吸足了水分,漫山遍野的糜子被沉甸甸的穗子压弯了腰,静静地等待收获时节的到来。

“种了十几年地,头一次见一株糜子结这么多穗子!今年的收入肯定翻一番。”8月15日,在八斗村小杂粮种植基地,宁夏大磨坊杂粮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史志学笑着说。

“到底有啥秘方?”“留个联系方式吧!”记者采访中,不时有种植户向史志学请教。

秘方的故事,还得从几个月前说起。

今年3月,科技部和宁夏联合启动“科技支宁”科技扶贫东西协作行动,科技部组织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的18位知名专家围绕我区深度贫困区的草畜、马铃薯、小杂粮等特色产业,深入调研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瓶颈,共商科技扶贫良策。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如果仅依靠项目支持缺乏可持续性,拔除穷根必须发展产业。”“东部地区有先进的加工技术、养殖模式、人才、信息、资金等优势资源,宁夏恰恰最渴求这些。”调研中,专家们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启动了草畜、马铃薯、冷凉蔬菜、小杂粮、中药材5个“科技支宁”东西部合作科技扶贫项目。

一直以来,由于干旱少雨,海原县的糜子、谷子等农作物产量低、收效甚微。

山西省农科院农业资源与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姚建民来到海原县,开出了一张精准改造的“药方”——建议使用渗水地膜波浪式覆膜穴播技术,给农作物盖上一层透气性、渗水性好的覆膜,起到保墒、抗旱的作用;还可以通过新型覆膜播种机,一次性完成开沟、铺膜、覆土、打孔穴播等,大大提高效率。

随即,项目组在该县小杂粮种植大户史志学的种植基地建立了示范区。

“使用渗水地膜波浪式覆膜穴播技术后,降水利用率从30%提高至70%,今年糜子、谷子的产量能翻一番,从亩均一两百斤增加至三四百斤。”提及姚建民的方子,史志学一个劲地点赞。

“科技支宁”东西部合作科技扶贫项目开展5个多月以来,东西部地区同舟共济、守望相助,使各方优势源源不断聚集到贫困地区,转化一大批国内先进适用技术成果,提高农产品生产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引导老百姓依靠科技推开全面小康的大门:

草畜项目组联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曹兵海,为西吉县什字乡马沟村等地的肉牛开出使用代乳料、标准化育肥、疾病综合防治的增肥“处方”,大大提高肉牛养殖效益;

马铃薯项目组从广西农科院引进粉垄机,在西吉县新营乡白城村等3个示范村试验,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和保水性,同时集成精准施肥、“四位一体机”技术,开展马铃薯贮藏窖建设、保鲜防腐抑芽、电商营销等培训;

冷凉蔬菜项目组在固原市原州区中河乡丰堡村等示范区引进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农科院的冷凉蔬菜优新品种,开展病虫害绿色防控、节水与水肥一体化、农机农艺融合等技术推广,构建规模化种植模式;

中药材项目组在同心县豫旺镇、海原县红羊乡等地建立示范区,试种地黄等优质中药材品种,开展抗旱节水高效栽培等技术示范推广……

目前,“科技支宁”东西部合作科技扶贫项目已初步形成了“政、产、学、研”协同、“部、区、市、县”联动、“县乡村三级组织+公司(协会)+农户(贫困户)+科技人员”多轮驱动的可喜局面。我区累计安排专项资金2200万元,组织区内外近百名专家投身到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记者 姜 璐)

 

(责编:宽容、贾茹)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