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批!高校应届毕业生落户深圳,零费用零排队。
不久前,在“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框架下,深圳市人才引进办理新政重磅出台,“秒批”就是新政的一部分。统计数据显示,自上线以来,材料提交减少七成,节约申请人办事成本过亿元。
为什么在深圳办理入户可以不用提交纸质材料,“秒批”是如何实现的?在寻求这一问题的答案时,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一个国内一流“数字政府”的轮廓,在深圳经济特区,正变得越来越清晰。
政务信息资源一体化:建设大数据湖 资源100%共享
“身份证要复印一堆,毕业证、学位证都要复印很多份,每到一个部门都要提交一套!”曾经办过毕业落户手续的大学生们,都有着类似的经历。
部门和部门之间数据壁垒、信息孤岛的存在,不仅使得办事的企业、市民疲于奔波,更加大了社会的交易成本,也堰塞、抑制了市场的活力与创造力,不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财富涌流。
打破信息孤岛、趟过办证“通天河”,深圳大力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在推动政务信息资源一体化上,下足了功夫。
作为国家唯一的政务信息共享示范市,深圳电子政务资源中心汇聚了153亿多条数据,形成了约1800万人口、232万法人、79万栋楼、1282万间房屋的公共基础信息资源,电子政务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已接入61个市级单位和全市10个区(新区)。高校应届毕业生落户深圳之所以能够实现“秒批”,就是因为毕业生的审批信息,在深圳人力资源、发改、公安等部门之间实现了信息共享、自动推送。
完善政务信息资源管理,长效机制十分关键。目前,深圳已抽调各区、各部门业务和技术骨干组成了“数字政府”专项工作组,统筹推进“数字政府”各项工作,推动组建市“数字政府”建设管理办公室。
根据有关部署安排,作为统一管理全市政务信息资源的专门机构,深圳市数字办将组织编制和管理政务信息资源数据字典、共享目录、开放目录和负面清单。深圳“数字政府”建设运行过程中产生、采集的所有政务信息资源都将无条件汇聚到大数据中心。
与此同时,深圳还将建设全市大数据湖,按照广东省统一数据标准,推动全市政务信息资源实时汇聚共享,实现政务信息资源100%接入、100%共享。
基础设施建设集约化:打造“一网两地三中心”
“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这是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的过程中,时常被提及的一句话。
没有先进的电子政务基础设施进行支撑,让“数据多跑路”显然是无法实现的。深圳拥有华为、腾讯、平安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和优秀的科技创新型人才,在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坚持集约建设共用的思路。
目前,深圳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四个统一”,即统一党政机关网络,统一党政机关IDC机房与灾备中心,统一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和人口、法人、空间地理、房屋、电子证照和公共信用基础信息资源库,统一电子政务公共应用系统,包括短信、邮件、网站生成平台、移动惠民App等。
作为下一步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举措,深圳提出,要完善政务网络和大数据中心建设,打造“一网两地三中心”。“一网”即统一的政务网络,“两地三中心”即在市内建设同城双活数据中心,在异地建设备份中心,建成一体化、绿色化、智能化的大数据中心。
今年年底,深圳将基本完成政务网络和大数据中心升级改造,并完成与省电子政务外网骨干网高速互联改造。同时,按照省的政务云服务体系和统一规范,深圳还将在今年底前建成全市政务云,并实现与省政务云互联互通。
管理体制机制科学化:统一规划统一平台统一管理统一评价
今年6月,深圳市政府正式组建了“数字政府”建设公众监督咨询委员会,委员会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代表、高校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医务工作者、专业技术代表组成。
在大力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并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是深圳推动电子政务管理体制机制科学化的一个缩影。
今年4月,深圳市政府召开智慧城市暨数字政府建设工作会议,对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作出总体部署,确定2018年建成全国一流、2020年建成世界一流的总体目标,提出了“掌上政府、指尖服务、刷脸办事”的发展愿景。随后,深圳印发了《深圳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方案》和《深圳市“数字政府”改革建设试点实施方案》。
根据有关实施方案,深圳在组建市“数字政府”建设管理办公室和市大数据资源管理中心的基础上,将在今年底之前编制完成“数字政府”专项规划。同时,深圳还将探索建立“数字政府”创新中心,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参与,推动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在“数字政府”建设中的应用,加快新模式、新业态、新经济的培育。
“遵循国家和省标准规范,统一规划、统一平台、统一管理、统一评价。”深圳对“数字政府”建设作出这样的顶层设计。多位专家评价认为,完善的顶层设计,全面统筹推进各项工作,是深圳“数字政府”建设的一大突出亮点。(记者 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