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浙南乐清湾海域天朗气清,风平浪静。通车在即的温州乐清湾大桥,雄姿尽显,如长虹卧波,连接起台州、温州两地。
清晨,两艘满载着泥蚶、青蛤幼苗的渔船从乐清西门岛驶向海湾东侧的玉环海山岛。在乐清湾大桥沿线,渔民、科研人员共同将1亿多贝类幼苗和鱼苗撒向大海。
在乐清湾大桥通车前夕,这一场如约而至的增殖放流行动,是对大海的补偿。
乐清湾大桥及连接线工程是温州、台州两地百姓期盼多年的民生工程。它串起了温岭、玉环、乐清三个全国百强县(市)。玉环百姓告别了“无国道、无高速”出行难的历史,到乐清的车程从原本的2小时缩短到30分钟。
从交通上来看,乐清湾曾是温台两地的天堑,但对众多海洋生物来说,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是它们繁衍栖息的乐园。曾经,全国有超过7成的泥蚶、缢蛏苗种来自乐清湾。目前,湾内有鱼类190余种、贝类70余种、甲壳类60余种。而乐清湾大桥的施工直接影响到了它们的生长繁衍。
“桥梁桩基等施工占用海域,并带来泥沙等污染物,不可避免的对海洋生态造成破坏。”省海洋和水产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李鹏飞说。据调查,工程会造成潮间带生物一次性损失近3吨,底栖生物2.3吨,仔稚鱼100多万尾……
一边是关系到数百万人的民生工程,一边是亟待呵护的海洋生态,如何协调平衡?
工程要推进,大海需补偿。“2011年,我们在进场施工前组织专家调研,形成了增殖放流、生态补偿的实施方案,最大限度降低工程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这次增殖放流是履约。”乐清湾大桥及连接线工程相关负责人说。专家团队对工程造成的潮间带、底栖生物和渔业资源损失量,以及影响的年限作了测算,折算成生态补偿费用约230万元。这笔费用由建设单位列支,专款用于增殖放流,修复海洋生态。
为了保证修复效果,今年3月和6月,工程指挥部邀请省海洋与渔业局和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的专家,先后两次召开研讨会,对放流的鱼种做了评估。“根据乐清湾自然特点,淘汰存活率低的、种群过季的种类,确定了大黄鱼、泥蚶、青蛤、青蟹等放流苗种,为的就是达到甚至优于预计的生态补偿效果。”工程指挥部相关项目主管阮旻然说。
目前,250万尾大黄鱼苗种以及泥蚶、青蛤苗种已经完成放流,100多万只青蟹苗种也将在近期投放。省海洋水产研究所的专家将对放流种类进行为期一年的跟踪监测,确保生态修复达到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