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转型发展战正酣
时间勾画发展年轮,在不经意间留下经典记录。
初秋的三晋大地,塔吊林立、机器轰鸣、车辆穿梭,一座座现代化的厂房拔地而起,一条条生产线迅速投产……全省各地转型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2018,山西大踏步迈进转型项目建设年。
我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转型项目建设,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山西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
山西扭住转型发展不放松,用非常之力,下恒久之功。从年初到今日,遍布三晋大地的转型项目全面开花,掀起了新一轮建设高潮,奏响了产业转型的时代强音。
统筹谋划,全面部署,跑出转型项目建设加速度
项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载体,也是转型发展的有效抓手。2017年11月,在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上,省委审时度势,科学研判,将2018年确定为转型项目建设年。这是我省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转型步伐、夯实发展基础的重大举措和具体实践。扩大有效投资,优化投资结构,以投资结构带动经济结构调整是我省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大决策和必然选择。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春节后上班第一天,省政府就召开动员大会,对转型项目建设年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时不我待、鼓足干劲、拼搏奋进,成为决策者和建设者的共识与行动。
5月23日,我省首条易拉罐啤酒生产线在太原投产。青岛啤酒太原公司“新增易拉罐生产线”项目从立项到投产,仅用了5个多月时间,创造了青岛啤酒全国同类项目的最快速度。
从太行山麓到汾河两岸,从塞外明珠到河东大地,处处洋溢着转型发展的气息,竞相赶超、干事创业的热潮风起云涌,一幅壮丽宏大的转型项目建设画卷在三晋大地全面铺开。各市和省直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通过紧密对接项目、开展专题活动、全面落实六项机制、加强督查考核,全省上下形成抓项目促转型的良好态势。
作为转型项目建设年创新之举的并联审批、职能部门责任、项目化管理、协调调度、监督考核、三级联动六项机制在省级层面全面运行。由省发改委和省政务中心牵头的并联审批机制,4月初正式上线运行,实现了省级投资项目网上申报、一窗受理、并联审批。项目化管理机制,省旅发委等18个省直部门确定207项挂牌推进重大项目,责任明确,一抓到底。职能部门责任机制,省公安厅等11个省直部门制定了实施细则和审批清单,审批流程持续优化。协调调度机制方面,省交通厅等11个省直部门每月进行基础调度,跟踪项目进展。
与此同时,随着我省在全省域开展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试点,项目落地周期较传统审批模式缩短1/3以上。目前试点项目458个,企业办理事项缩减60%,项目落地周期缩减4个月,政府统一服务事项费用全部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企业审批成本大幅下降,日前受到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
要素保障,全力攻坚,打通项目建设堵点痛点难点
坚持问题导向,抓好问题整改,是推动工作落实的有效手段。
围绕项目建设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省直各部门下决心、动真格、出实招。
省金融办、省发改委、省国资委组织开展政银企对接,为336个重大项目搭建融资对接平台,达成资金合作意向1000多亿元;省发改委、省国土厅召开转型项目土地问题协调会,现场协调119个突出问题;省经信委研究编制制造业十二大领域发展图谱,为精准招商提供重要指引;省商务厅创新招商引资工作机制,重点推动620个重大招商项目;省财政厅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引进高精尖缺人才,足额配套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建设资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省环保厅推动规划与项目环评联动审批,提高规划环评管控作用;省住建厅启动多图联审系统建设,高效整合多部门图审环节……
为保证转型项目建设顺利推进,全省开展了前期手续办理月、集中开工月、进工地到一线解难题、打击恶意阻工扰工等专题活动,持续发力促进项目加快建设。前期手续办理月期间,为1656个项目办理了3092项手续;集中开工月期间,举办21场集中开工活动,有1500多个新建项目开工,总投资5400多亿元;“进工地、到一线、解难题”专题活动现场服务4.4万人次,解决7263个问题。
太原市将转型项目建设年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坚持高位推动,完善工作机制。市委实行了常委、副市长对接服务转型项目坐班及协调例会制度,为投资者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问题近百个。上半年,太原市转型项目完成投资407.2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76.8%,居全省首位。
长治市集中开工了240个转型项目,总投资达482.4亿元。该市制定完善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7项常态化工作机制,对全市重大项目实施挂牌推进,以常态化的“进工地、到一线、解难题”,解决企业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上半年,全市项目建设再开新局,招商引资签约项目开工率达到72.8%,位居全省前列。
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项目建设突出问题,将从土地、资金、环保、审批流程优化、政策落地等7个方面展开专项行动,进一步疏通堵点、难点、痛点,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同时,省转型项目建设年工作领导小组将强化考核激励,对综合评价排名靠后的市县和省直部门,给予通报批评,启动约谈等程序。
项目促转,动能转换,打开经济转型发展新局面
走高质量发展之路,转型项目成为新引擎,山西打开经济转型发展新局面。
初秋时节,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潇河园区机声轰鸣,一批高科技项目正快速推进:京东山西亚洲一号项目在亚洲范围自动化程度最高;东风原野新能源项目拥有国内唯一新一代“氢燃料”发动机。以转型综改示范区为牵引,开发区为主战场,全省转型项目建设正全力推进。
截至7月底,全省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52.9亿元,其中转型项目完成投资2098.5亿元,占比达到64.5%,投资结构明显优化,投资有效性显著增强。
目前,一批具有战略性、牵引性的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迅速发展,促进新动能快速成长,全省上下形成抓项目促转型的良好态势。
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山西经济增长含金量大幅提升。
优先发展制造业。我省紧紧围绕“中国制造2025”战略,大力培育轨道交通、电力装备、重型机械、节能环保等先进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大数据、通用航空等产业集群。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8%,增速较一季度加快2.9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均快速增长。
发展新兴产业。省委明确要求,今年各市在煤炭产量基本稳定的同时,使煤炭占规上工业比重下降1个百分点。用5年时间,推动制造业替代煤炭成为山西工业第一大产业,实现我省工业历史性“结构反转”。从上半年来看,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非煤工业增加值增长10.5%,煤炭工业增加值增长0.8%,非煤工业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92.2%,显示出全省工业结构反转初现端倪。
加快发展新兴产业的举措在项目建设上得到充分印证。目前全省建设项目库有转型项目5082个,年度计划投资5690亿元。积极培育新的支柱产业、补齐非煤产业短板、生产要素持续向优质高效领域流动。多点产业支撑、多元优势互补、多极市场承载、内在竞争力充分的现代产业体系轮廓初显。上半年,非煤产业税收完成521.8亿元,占税收收入比重为55%;同比增长27.4%,成为今年税收快速增长的重要支撑力量。
大同市把发展非煤现代产业作为转型发展主攻方向,突出大项目支撑、大平台承载、大招商推动、大服务保障,集中发力。拿出10亿元作为新能源产业扶持资金,谋划启动了“能源革命尖兵”五大行动·十大突破工程,一批转型项目陆续达产,今年1-6月份,该市转型项目完成171.5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73.8%,位列全省前列。非煤产业增加值完成88亿元,同比增长14.1%,高出煤炭11.8个百分点,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比重54.2%,较去年同期上升0.7个百分点。
转型项目建设重在真抓实干、久久为功。
当前,全省上下要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再掀转型项目建设高潮,以转型项目建设年的深化提质,带动全省投资结构优化和整体质量提升,为山西高质量转型发展夯实基础、积蓄力量,创造出无愧于新时代的新业绩。(记者 张临山 张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