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当好全面从严治党的“答卷人”
近年来特别是2016年以来,省委带领全省人民战胜系统性塌方式腐败、战胜经济断崖式下滑,实现政治生态由“乱”转“治”、发展由“疲”转“兴”,各方面建设和发展迈上新的征程。作为管党治党的重要职能部门,全省组织系统深刻汲取吏治腐败惨痛教训,认真落实中组部和省委各项部署要求,打出精准有力的“组合拳”,从严从实抓教育提素质、选干部配班子、育人才聚贤能、抓基层打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为实现“两转”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三严三实”“两学一做”带来好作风、“三个一批”“六查”筑牢防止“带病提拔”防火墙、干部工作“三大举措”激发干事创业精气神、“三基建设”激活末梢神经……回望这几年,全省组织系统向省委和3700万三晋人民交出的这份提神提气的“山西组织工作答卷”,注定会在山西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铸魂补钙强身,培厚良好的政治生态土壤
“今天有没有答题”“答题打了几分”……在山西,这样的问话一段时间成为广大党员之间见面打招呼的习惯用语。2017年以来,省委组织部借助网络在全省组织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知识竞答活动,通过微信公众号等途径推送,方便广大党员在工作间隙、上下班途中随时随地参加学习和答题。这种“掌上学习+网上比拼”的学习形式备受欢迎,累计675万人注册、6509万人次在线答题,全省近85%党员干部参与。
这是全省各级党组织全面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着力提高党员干部思想理论水平和党性修养的生动剪影。近年来,全省各级党组织按照省委部署要求,把提高政治素质贯穿于干部教育培养全过程,引导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打牢从政之基、夯实廉政之基、强化能力之基。
——抓住“关键少数”,强化理论武装。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中之重,分级分类抓好学习教育和集中轮训,举办10期省管干部学习研讨班,组织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共集中轮训处级以上干部3.5万人。
——开展党内教育,争做“严”“实”干部。先后部署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主题教育,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2017年以来,贯彻省委要求,把维护核心、见诸行动主题教育作为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鲜明主题,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把维护核心体现在行动上、落实到工作中。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建设党内政治文化。各级党组织严格落实党章和《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要求,全面推行主题党日活动,持续推进基层党组织严格执行“三会一课”、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落实,推动党内政治生活规范化常态化。深入实施省委关于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意见,把正气充盈的党内政治文化融入党组织一切活动中,引导干部不断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深入挖掘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右玉精神等红色资源,建立太行、右玉两所干部学院,培训干部4.2万人次。
在学习中淬火提升,在教育中固本培元。全省组织系统贯彻精准化培训理念,在培训中不断加大理想信念和党性教育的分量和比重,组织开展主体班次、联合培训、送教下乡、网络培训,共培训干部51万余人次。通过入脑入心的教育培训,广大党员干部更加自觉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更加坚定“四个自信”、树牢“四个意识”,更加激发出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责任感使命感。
选贤任能聚才,涵养风清气正的用人生态“湿地”
8月16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发布了《2018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候选人(组织)公示公告》,其中有一个人的名字引起媒体的注意,他就是岢岚县委书记王志东。这位“75后”经济学博士,5年间默默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立志带领全县100多个贫困村实现易地搬迁、脱贫摘帽。因操劳所致,40岁出头的他,已“老得连熟人都认不出了”。风清气正的用人生态,让王志东这样办实事、求实效的干部迎来了事业进步、建功立业的春天。2016年9月,他兼任忻州市委常委,成为副厅级县委书记。
这是我省紧扣转型发展需要,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的一个缩影。山西一度在选人用人导向上出现了偏差,风气不正。为彻底扭转这种状况,省委从匡正用人风气、健全制度机制、创新选任办法、严防“带病提拔”入手,奋力攻坚克难,从严刷新吏治,努力破解在发生系统性塌方式严重腐败情况下的选人用人难题。
——突出事业为上,把准选人用人“风向标”。更加重视以事择人,着力把最优秀的干部放到最重要的岗位上,把最能拼的干部派到最关键的战场上,努力实现干部有多大担当就提供多大舞台。研究起草省委《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努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实施意见》,大胆使用敢于负责、勇于担当、善于作为、改革创新、实绩突出的干部,为在“三大攻坚战”和转型综改第一线豁得出、冲得上、拿得下的干部,以及在各项工作中求真务实、敢抓敢管、不怕得罪人的干部撑腰鼓劲。围绕脱贫攻坚和转型发展,为沿黄贫困地区选配一批熟悉农林水的专业干部担任副市长或县委书记,为贫困县选派44名挂职科技副县长、58名挂职金融副县长;规范省直单位“总师”职务管理,不再将其简单作为行政副职安排使用;注重选用基层经验丰富的干部,全省市县两级领导班子中有下一级党政正职经历的干部占38.6%。进一步拓宽选人视野,从中央有关部委引进13名干部到省直重要部门任职,从北大、清华等名校引进8名高层次人才到我省高校挂职副校长。
——扎牢扎紧用人权的制度笼子。针对选人用人权力运行风险点和制度漏洞,省委出台有关动议酝酿任免干部的一系列规定,强调先立规矩后选人,强化党委(党组)集体领导把关作用。针对当时腐败案件量多面广、涉及干部多、一些案件尚未办结的实际情况,探索实施“三个一批”,严格执行“六查”等办法,全省共甄别干部11.6万人,处理干部6125人,调整退出1237人。省委为干部选任工作立下一条“铁律”——没有经过“六查”的干部不动议,动议之后无论在哪个阶段、哪个环节,只要发现问题就坚决放下。截至目前,共有80人在省管干部选任程序启动后,因发现各种问题被中止。
——为干部队伍建设注入“源头活水”。认真贯彻中央《关于适应新时代要求大力发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意见》,研究起草我省《实施意见》。开展后备干部调研,确定了包括218名厅级正职后备干部、1097名厅级副职后备干部名单。注重同等条件下优先选用优秀年轻干部,换届后市级党政班子47岁以下干部占比提高10.5个百分点。加强干部实践锻炼,选派万名干部入企服务,有计划地安排优秀年轻干部到信访岗位、沿海发达地区挂职锻炼,参与省委巡视、脱贫攻坚督导和援疆等专项工作。恢复中断10年的选调生工作,4年来共选调1377人,从北大、清华等名校定向选调250人。
吏治清明,方能政治清明。2016年是省市县乡四级领导班子集中换届之年,涉及5416套班子、近2万名干部。由于认真落实干部工作各项政策规定,被干部群众称之为“多年来秩序和风气最好的一次换届”。
人才蔚,事业兴。如果说,选人用人导向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指挥棒”,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则是建设这支宏大队伍的“助力器”。省委坚持以“放权松绑”为核心将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向纵深推进,继2017年初以省委名义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后,共制定出台60多个配套文件,源源不断地释放政策红利。比如,人才管理上,取消下放干部备案、空编进人、人员招聘、岗位设置等权力;人才评价上,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突出以品德、能力、业绩评价人才;人才流动上,打通不同体制间人才流动通道,实行“顺向流动市场配置,横向流动单位协商,逆向流动科学调控”。
非常之策引来非常之才。2017年全省人才总量382.33万,比2015年增加48.13万。截至目前,全省在晋工作“两院”院士7人,“长江学者”11人,国家“千人计划”人才19人,“万人计划”人才2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5人。全省全职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柔性引进“两院”院士81人和诺贝尔奖获得者3人。省级重大人才工程成效显著,通过实施省“百人计划”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311人、创新团队6个,支持青年拔尖人才40人。
严管厚爱并重,当好政治生态“护林员”
我省有两名曾经受过处分的县委书记,一个知耻后勇、担当作为,事业蒸蒸日上;一个精神懈怠、不思进取,工作每况愈下。“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前者提拔重用,后者组织调整。
这两名县委书记的进退升黜,表明了省委坚持严管与厚爱辩证法、把干部的精气神引导凝聚到干事创业上来的坚强决心。2016年以来,省委坚持“三个区分开来”,推动落实干部能上能下、激励干部干事创业、合理容错纠错“三大举措”,千方百计把干部的精气神引导凝聚到干事创业上来,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
好干部是“选”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2014年9月以来,全省各级组织部门共提醒干部8982人次、函询5298人次、诫勉谈话2930人次,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认真落实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两项法规”,突出查核结果运用和责任追究,目前已累计查核4.92万人次,处理9775人。2017年省管干部(含拟提拔)如实报告率较2014年提高了30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坚决整治干部档案造假、领导干部违规兼职、违规出国(境)等问题,规范党政领导干部亲属经商办企业行为,取得阶段性成果。
刷新吏治,该下就下。省委坚持“不廉洁的干部不能用,不干事的干部也不能用”,制定出台《山西省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实施细则(试行)》,加大对没有大错、没有严重违纪违法行为但身居其位不谋其政、不作为、不在状态、能力素质不适应干部的调整力度。2014年9月以来,共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5495人,其中厅级干部283人、县处级1560人。
厚爱不是抽象的,落细才能落实。省委建立干部工作“三大举措”后,省委组织部会同省直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具体政策,从政治、精神、物质、工作、心理等多个维度对干事创业者予以褒扬奖励,对改革创新者予以支持保护。与此同时,稳步推进县以下机关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4.6万人享受到政策红利。
通过几年的持续努力,全省广大干部逐渐从系统性塌方式严重腐败造成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干部有人管、从严治的环境逐步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劣者汰的干事创业导向日益鲜明。
强基固本撑腰,让基层党组织“根深枝荣叶茂”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必须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针对基层组织不强、基础工作不实、基本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省委组织部牵头制定并认真落实省委“三基建设”25条意见,压实压细各级党委(党组)主体责任,全省上下重视基层、大抓基层的导向日益鲜明,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往基层倾斜的大环境逐步形成。
——激活“细胞”,让全省244.7万名党员焕发生机活力。
各级党组织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严把发展党员关,保持党员队伍适度规模。2014年至2017年,全省共发展党员183651人,选树了李培斌、段爱平、贺星龙等一批先进典型。以党性教育为重点,大规模开展党员教育培训和主题党日活动。全省投入专项培训经费1亿元,培训农村党员干部超过100万人次。
——分类抓、统筹抓,推进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整体提升。
围绕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突出抓好农村、城市、国企、机关、高校、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等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一个一个领域研究突破,一个一个方面巩固提升。在农村,推动97.9%的行政村实现集体经济“破零”,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9695个,吸引8562人回乡创业;在社区,高起点谋划全省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积极探索基层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有效路径;在国企,扎实推进国企党建40项重点任务,省属企业党建工作进章程实现全覆盖;在高校,党委常委制推广到16所规模较大高校,向民办高校首次集中选配7名党委书记;2017年全省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覆盖率达88.6%、67.5%,比2014年分别提高52.5和42个百分点……各领域基层党建形成整体提升、全面加强的工作格局。
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强不强,抓重大任务落实是试金石,也是磨刀石。全省各级党组织大力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组织动员党员干部全力投入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扫黑除恶等重大任务,充分彰显党组织“主心骨”和党员“排头兵”作用。全省共派出农村第一书记10009名,从省市县选派9973名干部到乡镇挂职帮助工作。
打铁必须自身硬。全省组织系统带头开展党内教育,狠抓组织部门“三基建设”,持续推进“从严治部”,全省组工干部队伍进一步纯洁,“四个意识”进一步强化,纪律规矩进一步严明,成为各级党委全面从严治党值得信赖和依靠的过硬队伍。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气象需要新作为。全省各级组织部门将以永远在路上的定力和决心,以更加科学、更加严密、更加有效的思路举措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在“修复生态、培植土壤”上综合施策,持之以恒建设既干净又干事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不断实现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互促共进。(记者 陈俊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