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美美与共的新 城市美学
设计:蔡华伟
何谓“城”?“城,所以盛民也”,城市当以聚兴百姓为使命。城之于民,将以其历史风貌、交往习俗、乡土生活、情怀特征、方言口音等,塑造“城人”群体的划分与归属,如北京人、上海人、杭州人等。佳期如梦、深情似水,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当下,使城市转型升级成为智能城市,让人“诗意地栖居”,不仅是提供某种想象中的城市形象,也不仅是技术性地提供基础设施,更是营造城市山水化空间及其群体性生活的“流程”,以实现特色型发展引领下的多元化生成和多样性满足,这构成新的“城市美学”。在这一过程中,艺术正是城市美学的精神性引领,又是这一美学的日常性显现。杭州与中国美术学院氤氲淳化、砥砺共建其绵延的“城市美学”,既保留着城市山水的理想,又铺展开拥江发展的文创大格局。在一步步向前推进中,呈现出重文脉、重生态、重持续的建设素质,向着升级、特色、智能、宜居等方向发展,勇立潮头。
以艺术创造参与城市营造
景观,可见可观之景域。城市景观,有的是城市历史生活养成,它连接着百姓劳作的生息,深烙着历代生命生活的记忆,我们将之称为“劳作的景观”;有的是城市规划与设计出来的,带着某种旅游观光的定制化痕迹,我们称之为“设计的景观”。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设计的景观越来越盛,并与劳作的景观出现疏离趋势,很多景观改造只为观赏与旅游之用,切断了城民原有的劳作生息的“生命脐带”,由此城市建设逐渐趋同并失去其应有的价值。
作为杭州的一张“金名片”,中国美术学院建校伊始就与浙江的绿水青山、城乡发展结下不解之缘,在90年的发展中,其在社会中的功能早已超出传统美育范畴,更直接地介入社会创新力量的开启、民族创新能力的提升。早在十年前,杭州市政府便与中国美术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探索“市校发展一体化模式”,借助艺术的力量加快建设生产美、生态美、生活美的美丽杭州。以艺术创造参与城市营造,是中国美术学院参与杭州城市建设的理念之一。
艺术参与城市营造,重在实现设计的景观与劳作的景观内在统一,使城市景观成为城市群体的精神符码,承载其心灵认同和记忆。中国美术学院师生参与众多城市景观设计,都重在城市生命激励的承持与更新。像中国美术学院学生对杭州长明寺巷一个存在了41年、传承了三代的简陋街头茶摊的改造,不仅为其设计了“最美凉茶铺”名称,还为其设计了自助取杯处等颇具温度的细节。这些排布在城市街区的小设计,既保存着市井乡俗,彰显美好的风土人情,也成就城市建造的细节要素。
细节汇大美,艺术凝精魂。2016年G20杭州峰会成功举办,其“湖桥”的标志设计以丽水桥影的韵律,感动人心。杭州筹办的2022年亚运会,其新出炉的“潮涌”标志也是以潮水的节奏,聚焦关注。两个标志均由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袁由敏团队设计完成。在标志的设计提升讨论中,美院专家高度重视重大城市活动对城市精神的铸造和提升,明确提出用“湖桥”和“潮涌”组成一个城市标志体系,铸造知水、亲水、美水的精神谱系。
从当下通向未来,城市进化不是单向的、即时即刻的快速发展过程,而是共同且持久的,是带着特色和活性的,是不同人群、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之间的交融学习、共生互兴。带着这种思考,中国美术学院一方面为浙江省打造了一系列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国际文化平台,从举办“万隆·第三世界六十周年”系列论坛、“丝路·思路:克孜尔石窟壁画国际学术研讨会”等大批高质量的学术活动,到主办中国设计智造大奖、中国国际青年动画双年展、西湖国际雕塑邀请展等一系列大型艺术盛事,将杭州与世界串联在一起,不断丰富城市的艺术生活和文化内涵;另一方面积极以建筑设计来引领对城市未来发展的思考,全程参与上海世博会的策划与设计工作,完成世博会城市生命馆、浙江馆、杭州馆、宁波馆等展馆设计任务,提炼出具有前瞻性、引领性且独具特色的城市美学理念,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
以文化振兴推动城市更新
城市,有山水的挟护,有历史的积淀,因而具有独特的文化与个性。在今日城市之建设中,除了设计新的城市景观,还需让昔日的人文精神活化到大街小巷,不断生发自己的城市精神。为此,中国美术学院提出“城市有机更新”发展新理念,完成中山路综合保护与有机更新、白马湖生态旅游区规划、杭州地铁公共艺术工程等重大项目,弘扬此城此地的人文精神面貌和家园理想。
有机更新就是重视城市肌体的血肉关系,让其像有机生命体一样地成长,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地更替和革新。例如2008年,中国美术学院接受杭州市政府委托,启动中山路综合保护与有机更新工程。中山路有着悠久的历史,这一街道上存有很多老建筑,如何在改造中还能使老住户找到家的模样?我院200多名师生分建筑、景观、业态、旅游、社区等多个小组到中山路考察,并展开课题式讨论。团队突破传统城市街道仿古改造“旧包新”的藩篱,把中山路的改造面拉大,突显立体的城市空间环境,将提升今日城市品质、彰显市井趣味、提倡多种业态并存的思路纳入进来,使其成为“宜居、宜游、宜商、宜文”的新市区。
让传统文化焕发新颜,作为撬动经济转型升级、生态环境改善和人民生活品质提升的新引擎,已成为中国美术学院实现城市更新的重要理念,获得诸多成果。像2006年,王澍主持开建的宁波博物馆,面对周边农村拆迁的现实,他从村民手中回收了600多万块、超过40种不同年代的废砖瓦片铺设外墙。新馆建成,王澍在博物馆里碰到一位多次来访的老太太,她告诉他:“我原来的家没有了,但在这座博物馆里,到处都能发现家的痕迹。”再如2015年,中国美术学院、浙江音乐学院和西湖区政府在转塘核心地带、湖山与城乡交汇处共同创建的“之江艺创小镇”,团队在加强对城市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规划和管控的同时,又创造性地用“生态织造”策略,使兼具不同特性的文化创新因子弥散、蔓延到社区的每一个角落,塑造了作坊带、产业带、民艺带,使其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形成一座升级版的“浙江文化城”。
文化传统的继承与活化、城市思想和艺术作品的融合与创新,已成为中国美术学院社会功能的内涵。中国美术学院以视觉文化东方学的人文视野,从空间环境、产业发展、生活方式三个维度打造杭州“东方品质之城”形象,对推动城市有机更新、促进城市转型升级做出响亮回应,回报杭州一个人文的故园、艺术的重镇。
以社会美育打造文化高地
艺术教育之使命,在于以美育人心、以艺塑人心。多年来,中国美术学院始终坚守“人民之心、中国之魂”,将教学和育人紧密结合,将艺术与教育统一于人的身心塑造之中,在教学和创作中倡导“像哲人般思考、如工匠般劳作”的哲匠理想,使人才成为提升民族创造力和创新力的重要力量,在当代教育界独树一帜。
下乡,历来是美院师生深入生活的基本范式和重要传统。近年来,中国美术学院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乡土为学院”的教育思想,它不再是简单的写生采风,而是融艺术课程与社会工程于一体。十年来,中国美术学院师生行走在全省各地的城镇乡村,开展中国村落及乡土资源普查,持续梳理中国乡土社会的变迁,构造“乡土中国”社会档案;结合乡村实际情况,制定村落规划、设计标志标识、改造村舍环境、设计门户网站等,开展浙江“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用艺术才华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和发展。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设计的“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视觉形象及符号系统设计”,就讲述了一套唤乡土、识天地、晓人生、论作为的完整世界观,由此衍生而来的“礼制研究谱系图”,更是为乡礼乡情找到了合适的盛放容器。
中国美术学院也将这种艺术力量传播至全国各地。国美第一位志愿进藏执教的学子熊永松,像一棵雪松,扎根西藏高原20年,为西藏播撒艺术的种子。中国美术学院还持续实施“千村千生”“今日民艺”等系列基层服务计划,积极参与全国各地新农村规划建设,以“本土营造”塑造乡村新风貌,以“今日民艺”服务城乡新经济发展。
十年文创,从杭州出发。自2007年起,中国美术学院不断加强与全国各地城市的校地战略合作,遍布浙江、辐射全国,促成与厦门、自贡、贵阳、慈溪、椒江、桐庐、仙居、缙云等全国40余座城市,在城市美学、城市营造、公共艺术、视觉传达、环境艺术等领域的合作,尤其以样本生态考察作为方法,以文化艺术创造来推动历史传承,深耕中国社会,有效推动城乡发展。2008年,中国美术学院为厦门鼓浪屿制订“海市蜃楼”计划,为这个曾经的闽南孤岛、西洋殖岛的多元文化生态,绘就一张继往布新的蓝图。2010年,中国美术学院获批设立国内首家以艺术创意为特色的大学科技园——中国美术学院国家大学科技园;2018年中国美术学院联手仙居县打造“仙居乡村振兴学院”。这些实践标志着中国美术学院在实现社会美育、助力城乡发展等方面进入新阶段。
1928年,蔡元培先生在国立艺术院(中国美术学院前身)开学讲演中说,把艺术院建在西湖畔,“就是要用美的心来唤醒人心,以真正地完成人们的生活”。云树绕堤沙,重湖叠巘清嘉,美的学院、美的湖山、美的城市,这美美与共牵引着多少人的心。异日图将好景,名城名校共芳华。国立艺术院选址杭州,以其作为美的“发动机”之角色,不仅成就中国现代艺术教育一段佳话,而且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对于城市美学的提升,都有着铸炼人心、锻造风神的深远意义。
(作者为中国美术学院院长)
《 人民日报 》( 2018年09月02日 1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