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正文

毛泽东谈鲁迅之弟:文化汉奸 没杀人放火养起来做翻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9-04
核心提示:毛泽东站在政治家的高度上,而鲁迅则定位在思想家的位置上。他们虽然未曾谋面,但是毛泽东对鲁迅充满据有关人士回忆,毛泽东曾看

毛泽东站在政治家的高度上,而鲁迅则定位在思想家的位置上。他们虽然未曾谋面,但是毛泽东对鲁迅充满了尊敬和敬仰之情,他多次表明:“我跟鲁迅的心是相通的”。 鲁迅画像
 
 
 
 
 
 
       毛泽东站在政治家的高度上,而鲁迅则定位在思想家的位置上。他们虽然未曾谋面,但是毛泽东对鲁迅充满

据有关人士回忆,毛泽东曾看过这封信,看完之后说:“文化汉奸嘛,又没有杀人放火,现在懂古希腊文的人不多了,养起来,让他做翻译工作,以后出版。”

 

核心提示:据有关人士回忆,毛泽东曾看过这封信,看完之后说:“文化汉奸嘛,又没有杀人放火,现在懂古希腊文的人不多了,养起来,让他做翻译工作,以后出版。”

 

本文摘自:《人民文摘》2011年第3期,作者:张高杰,原题:《走出监狱的周作人》

周作人是1945年12月因汉奸罪被逮捕入狱的。

1949年1月,南京解放前夕,暂由李宗仁任代总统的国民党政府决定疏散监狱在押人员,有期徒刑的犯人可以担保释放。周作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重新获得了自由。

1949年1月26日,周作人走出了老虎桥监狱,第二天,即由尤炳圻父子陪同,乘火车去上海。那时北平已被解放,南京、上海仍控制在国民党手中,兵荒马乱,京沪之间不能通车,他一时无法回家。尤炳圻曾留学日本,在抗战期间,他与周作人一样,未能保持气节。侥幸的是,战后的尤炳圻并未被当作为汉奸对待。周作人被关进老虎桥监狱后,尤炳圻曾经给他很多的接济和帮助。这次尤氏父子找到周作人,是想把他接到上海自己的家中。

据周作人后来回忆,他们进了车站,看见有一列火车停在那里,就拥了过去。车上早已挤满了逃难的人,周作人是被尤氏父子从窗户拉进去的。上车之后,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座位,安顿周作人坐下,尤氏父子只能站着。已经65岁的周作人这一回真切地体验到了“逃难”的痛苦滋味。

第二天赶到尤炳圻家,天已经快黑了。那天正是阴历戊子年的除夕,噼噼啪啪的鞭炮声陆续响起。从这一天起,周作人成为尤家的食客,白吃白住,直到同年8月15日回到北平。

在上海待的这半年时间,周作人当时真实的心绪怎样?他自己没有明说。我们或许可以从他的诗作中窥知一二。1949年3月19日,周作人为友人作题花鸟画诗四首,分别是《月季花白头翁》、《牡丹鸡》、《野菊鸡》、《木兰芙蓉鸟》。

诗虽是咏物,但是言为心声。那种迷惘、惆怅、思归和无奈的心境一目了然。

从1949年4月起,周作人重新开始写日记,恢复了正常生活状态。为了能多挣点钱糊口,周作人陆续从事一些写作和翻译工作。

1949年7月4日,周作人给中央领导人周恩来写了一封五六千字的长信。周作人在信中,一开始谈的是自己对中国共产党的政策和共产主义的认识和支持,实际上是在表明他拥护党、拥护共产主义的态度。接下来,周作人则谈到了问题的重点,即自己那个怎么绕也绕不过去的“过去”。他介绍了自己那段就任伪职的不光彩的经历,并辩解是迫不得已才担任伪职的。而且,他对于日本方面,也并非真心实意的附逆,而是敷衍塞责,等等。

周作人委托自己的学生把这封信送给董必武,请他转交。据有关人士回忆,毛泽东曾看过这封信,看完之后说:“文化汉奸嘛,又没有杀人放火,现在懂古希腊文的人不多了,养起来,让他做翻译工作,以后出版。”周作人后来的命运似乎就由毛泽东的这番话决定了。

1949年8月12日,周作人终于结束了他寄居上海的生活,归心似箭地踏上了回家的路程。

8月14日,周作人一行抵达北平。因为不了解八道湾的情况,不敢贸然回家,所以他暂时住在太仆寺街尤宅。

两个月后的10月18日,周作人在儿子周丰一陪同下,回到他阔别三年多的八道湾家中。经历了抗战胜利后的被捕、坐牢、逃难之后的周作人,终于又可以安坐在自己的家中了。

回到熟悉的环境,周作人又恢复了往常的生活方式。开始重新翻译英国作家劳斯的《希腊的神与英雄与人》。此书在老虎桥监狱时早已译出,后交正中书局印行。没想到书还没有印,译稿却毁于一场大火中,10月27日,《希腊的神与英雄与人》再次翻译完成,改名为《希腊的神与英雄》。

从1949年起,周作人作为“专政对象”的身份从来没有改变过。1949年11月17日,即周作人回到八道湾的一个月后,北京市最高法院便传他问话。11月28日,北京市最高法院又来人调查房产。1951年2月,他又上书毛主席,希望能重新处理自己在北平沦陷期间出任伪职一事,结果还是未能如愿。他仍旧不准用周作人这个名字发文出书。1953年12月法院决定,自即日起褫夺他的政治权利。1958年4月25日,周作人向法院寄去申请书,要求恢复选举权,最终被驳回。派出所还不断要他写自传、写材料、写改造计划,直到“文化大革命”爆发。

从1955年1月起,为了养家糊口,周作人不得不勤奋译书。在其后的10年时间里,他共交人民文学出版社译稿11部。1965年在翻译完了路吉阿诺斯的《对话集》以后,他感觉自己的心愿已了,精力也已消耗殆尽。于是4月26日,他重立遗嘱:

余今年已整80岁,死无遗恨,姑留一言,以为身后治事之指针尔。死后即付火葬或循例留骨灰,亦随便埋却。人死声销迹灭最是理想。余一生文字无足称道,唯暮年所译希腊对话是五十年来的心愿,识者当自知之。

1966年,“文革”开始了。在扫荡一切牛鬼蛇神的风暴中,周作人立即被“横扫”而揪出。8月22日,一群红卫兵小将冲进了八道湾,砸烂了家中供奉的周作人母亲的牌位。8月23日,周作人写下了他此生最后一篇日记:“晴,廿二度。上午阅《毛泽东论文艺》,下午吉宜为寄耀辰信。”

8月24日,82岁的周作人被红卫兵拉到院中大榆树下用皮鞭、棍子抽打,进行批斗,家也被查封。后经儿媳张菼芳向红卫兵求情,总算在厨房里给周作人搭了个床铺,让浑身是伤的他躺卧在那里。“寿则多辱”,周作人两次向派出所递交“呈文”,恳请恩准他服用安眠药,进行“安乐死”,早点结束对他来说是痛苦不堪的生命。当然无人会理睬他的“卑微”的要求。他拖着老病之躯,居然熬到了第二年的春天。

1967年5月6日,周作人走到了生命的终点。那天中午,老保姆为他端来熬好的玉米粥,他照例吃得干干净净。下午两点多钟,邻居隔窗发现他趴在铺板上一动不动,姿势极不自然。家人被叫回来后,发现周作人已经浑身冰凉,没有了气息。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