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大力开展生活垃圾分类,促进生态文明建设,让城市“轻”下来,让市民生活更美好。(厦门日报记者 王火炎 摄)
▲垃圾分类从娃娃抓起。图为海沧未来之星幼儿园开展垃圾分类知识竞赛。
▲多部门行动,对垃圾分类情况进行联合执法检查。
厦门市坚持城市与农村相结合,推进垃圾分类全面覆盖。图为翔安乌山村垃圾分类收集直运。
恒通花园“高楼撤桶”后,大部分居民都养成了在楼下定点投放垃圾的习惯,小区环境也更加美丽。
厦门市垃圾分类坚持前端、中端、后端一起抓。图为厨余垃圾直运。
位于翔安白云飞的东部垃圾焚烧发电厂。(市垃分办供图)
生活垃圾治理涉及千家万户,是守护美好生态、缔造文明家园的重要举措,既是民生关键小事,也是社会发展大事。近期,住建部通报2018年第二季度部分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核情况,厦门市以总分80分的成绩,在全国46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一,获住建部点名表扬。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作为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政府、社会、企业、家庭和个人等多个环节,一环紧扣一环,每个环节都需要明确职责,工作难度非常大。那么,厦门的垃圾分类工作缘何能够拔得头筹?
记者在深入采访中了解到,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把推行生活垃圾分类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提升市民文明素养、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文明进步、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五大发展”示范市建设、打造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重要抓手,作为和经济建设一样重要的中心工作来抓。
“分”有制度,“抓”有力度,工作就少了难度。2017年4月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以来,厦门通过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市民勤劳之手同向发力,努力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活垃圾分类“厦门模式”,形成了“七个相结合”的重要经验。
坚持环保与人文相结合
持续深化文明城市建设
厦门市坚持把生活垃圾分类作为文明城市再创建再提升的重要抓手,从绿色环保、文明创建、人文宣传的角度,强化顶层设计、强化工作机制、强化目标考核等方式,持续深化文明城市建设。
一是强化绿色环保理念。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是贯彻落实中央绿色生态理念、推动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城市宜居性、整体性和综合性的重要途径;更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社会物质相对富裕以后,改善人民生活环境、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需要。因此,厦门市把推行生活垃圾分类作为提升市民文明素养、促进社会文明进步、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五大发展”示范市建设、打造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重要抓手,作为和经济建设一样重要的中心工作来抓,不断强化绿色环保理念,加大组织领导、宣传教育、工作统筹力度,加快探索建立垃圾分类制度,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二是强化基层文明创建。推行生活垃圾分类,不仅体现城市的管理水平,更体现市民的文明规范、文明水平。厦门市把推行生活垃圾分类纳入基层文明创建,作为市民文明行为示范点的一项重要指标,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垃圾分类中的主体作用,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市民在自觉参与垃圾源头分类工作中提高精神文明素养。在市属媒体开设专栏,传播环保理念,启发分类实践,并结合文明行为规范、厦门会晤市民文明公约等宣传,让生活垃圾分类理念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提高全社会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和支持率。
三是强化环保人文宣传。环保成就人文,人文促进环保。厦门市制作了一系列寓教于乐的垃圾分类文艺作品,环保与人文相结合效果显著。思明快板,湖里三字经,翔安答嘴鼓,同安垃圾分类歌,集美环保舞蹈等等。同时,还把社区作为宣传环保人文理念的主阵地,将生活垃圾分类宣传融入市民各种活动中。比如,翔鹭花城小区组建绿翔妈妈队伍,带领居民使用厨余垃圾制作环保酵素,让生活垃圾分类变得更具有家庭实用性;欣悦园小区将部分厨余垃圾科学处理后,作为小区“一米菜园”的肥料,组织居民种菜收菜,并将蔬菜送给小区的孤寡老人,为老人们带去人文关怀;官任社区根据住户多为外国人的特点分发英语分类宣传单,通过各种方式,让海峡两岸、中外的环保理念碰撞交融,先进经验得到传播学习。生活垃圾分类改变了百姓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引领着全新的绿色生活,把生活垃圾分类绿色环保理念与人文环境的缔造相结合,使居民的生活垃圾分类从最初的“受约束”逐步变成一种生活习惯,进而升华为全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
坚持教育与立法相结合
筑牢垃圾分类工作基础
厦门市突出宣传教育和立法约束相结合,夯实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思想基础、法制基础,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持续发展。
一是抓好学校教育。生活垃圾分类需要一代又一代接力完成,要彻底改变人们的意识,从“娃娃”抓起是一种最有效的方式。厦门市从全市80多万学生及其二三百万家庭成员的教育入手,实现学校、家庭、社区联动推进。依托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三大平台,将生态文明核心价值观融入课堂、融入家庭、融入社区。编印全省首套垃圾分类统一教材《绿海鸥伴我行——厦门市垃圾分类知识读本》(分中学版、小学版、幼儿版)普及到全市中小学幼儿园,近300所学校将垃圾分类应知应会知识纳入考试内容。汇编出版《生活垃圾分类融入36个学科教学案例选编》《生活垃圾分类融入校园文化案例选编》《生活垃圾分类融入社会实践案例选编》,充实完善了厦门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科教育丛书》。启动“小手拉大手”社会实践活动,向每位学生家庭发放《致家长一封信》,邀请学生家长、社区干部进校园开展教育活动,形成良性互动闭环,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的家校社良性互动。
二是抓好社区教育。从家庭到社区是生活垃圾分类的“最初一公里”,厦门市以社区教育为着力点,从源头开始跑好生活垃圾分类“第一公里”。在小区建立“社区好邻居”荣誉榜,激发住户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荣誉感,提高了居民爱护、美化小区的积极性;在小区活动室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趣味活动,邀请居民参加各种环保手工课堂、知识讲座,通过互动融洽邻里关系。组织街道、社区干部,小区组织志愿者,分类督导员进家入户发放《垃圾分类指导手册》;利用“社区书院”讲解垃圾分类的目的、意义和垃圾分类要求,让广大市民近距离感受到如何在家里做好垃圾分类工作。街道、社区、小区综合运用LED屏、宣传栏、微信等载体,结合生活垃圾分类漫画、互动游戏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将生活垃圾分类普法宣传潜移默化地融入居民的日常生活中,提高市民自觉做好垃圾源头分类的意识,让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由“要我分”到“我要分”。
三是抓好党群组织教育。“垃圾分类,党员先行”,市委组织部发出倡议书号召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共产党员在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发挥表率作用。加强城市社区党建,把支部建在每个小区。各级各类党支部积极组织党员参加各种生活垃圾分类志愿督导活动,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妇女同志争做生活垃圾分类的实践者、宣讲者、推动者和监督者,当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主力军。机关企事业单位带头实行生活垃圾分类,驻厦部队、省部属单位积极响应。全市有9300多个党组织、32000多名党员志愿者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相关主题实践和宣传工作,有220个单位及团体加入鹭岛巾帼志愿联盟服务队,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导和知识普及活动,各类志愿团体也通过各类志愿活动让厦门更加文明、更加美丽。
四是注重法治建设。利用经济特区立法权,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立法,使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走向依法推进的轨道。全国第一部全链条管理、全过程控制的垃圾分类法规——《厦门经济特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历时半年、三次审议,于2017年8月经市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全票通过,并于同年9月正式颁布。《管理办法》立足于提升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水平,力求“立得住、行得通、管得了”,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全链条管理、全过程控制。《管理办法》对每个环节都进行具体规定,明确各责任主体的法律责任,建立了责任人制度、举报奖励制度、信用监管制度等,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有效有序开展提供法律保障。同时,深入开展普法宣传,印发70多万份单行本到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所有社区,让《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家喻户晓。
坚持政府与社会相结合
大力弘扬共同缔造精神
生活垃圾分类是事关全社会的系统工程,依靠单个政府部门无法完成,需要立足全局、系统谋划、顶层设计,需要全社会齐心协力、形成合力才能奏效。厦门市加强组织领导、深入发动、凝聚共识,以点带面、滚动发展,构建了“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格局。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裴金佳首先倡议重视抓,统筹全市领导力量。一是成立市级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市长担任组长亲自抓,市委副书记担任常务副组长具体抓,市四套班子相关领导任副组长,通过市委统筹、政府推进、人大立法监督、政协专题协商的总体安排和协同推进,确保组织指挥有力。二是各区落实属地责任。各区坚持把生活垃圾分类作为“一把手”工程,认真落实属地管理责任,采取有效措施推动辖区内垃圾分类工作。三是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市直各职能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26个市直部门落实行业管理责任、分别承担生活垃圾分类的相关职责任务,形成部门协同、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二是坚持共建共享理念。坚持共谋、共建、共治、共享、共评的理念,广泛宣传发动,培育共同精神,形成全体公民共同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深化社会治理创新,把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融入基层党建、文明创建、社区自治当中,使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成为市民的日常行为习惯。一年多来,分层分系统组织垃圾分类管理人员培训90多期、3万多人,实现全民动员、全民参与、教育无死角、行动有监督。通过全方位的宣传、培训,市民的环保意识和认同感逐步深化,养成了社会责任感与共同价值观,形成人人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社会风尚,“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成为全体市民的共识。
三是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通过落实生活垃圾处理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投资生活垃圾资源化和再生产品应用项目。同时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制定激励措施,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目前,已有“福建中奎”和“废品大叔”两家资源回收民营企业回收设施进小区“以箱置桶”,开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瑞科际和联谊吉源两家末端处理民营企业参与厦门市厨余垃圾和餐厨垃圾的处理工作。
坚持软件与硬件相结合
完善垃圾分类运作体系
生活垃圾分类是一项面对全社会的复杂工程,需要配套相关政策和制度作支撑,需要各类处理配套作保障。为此,厦门市坚持一手抓软件,统筹法律法规和配套的制度体系设计,一手抓硬件,加强项目建设,提升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置各环节的处理能力,确保生活垃圾分类全程可控。
一是建立健全配套制度。在制定《厦门经济特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基础上,配套制定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评办法、有害垃圾收运储存处理规定、餐厨垃圾管理办法、商贸流通和生活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近20项配套制度,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全程有法可依、有规可循。
二是着力构建管理机制。着力构建一整套行之有效、持之以恒的管理机制,覆盖垃圾分类全过程。如明确规定市、区政府职责,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协调机制,规定了主管部门的职责以及相关部门的职责,规定了考核和问责机制,特别是公共机构以及国有企业应当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发挥带头示范作用,承担更严格的责任。明确镇(街道)、村(居)委会所应承担的属地管理责任,推动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制度的落实。针对农贸市场等垃圾分类工作盲区,专门明确由市市场监督局负责管理等。
三是逐步规范奖惩机制。制定垃圾分类工作实施细案,层层签订责任状,推动街道与物业公司、业委会签订垃圾分类责任状,落实垃圾分类投放管理责任;聘请督导员桶边督导,帮助居民准确分类;实施积分奖励机制,激发群众参与的热情。明确低值可回收物收处机制,对低值可回收物实行财政补贴,对回收企业回收箱进社区给予资金补助,最大限度收集玻璃、啤酒瓶等低值可回收物。
四是完善硬件设施体系建设。坚持前端、中端、后端一起抓,努力构建完整的闭环的全程的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在前端,给居民小区统一配备分类垃圾桶,在全市布设垃圾分类桶30万个,要求小区优化分类垃圾桶点位布局,垃圾桶每日清洗、定期消杀。在中端,配齐分类运输车辆,市政集团购置厨余垃圾转运车90辆,有害垃圾运输车9辆,采购经费按市区六比四比例承担。厨余垃圾采取公交化的直运模式,封闭转运到厨余垃圾处理厂,减少了中转环节,防止了二次污染。在后端,全市共有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处理基地。其中东部已建成工业废物处置中心1座(年处理能力4.65万吨);瑞科际餐厨垃圾处理能力500吨/日,正在建设日处理能力600吨的厨余垃圾处理厂(年内运营),二期计划再建一个600吨的处理厂;东部焚烧厂一期处理能力为600吨/日,正在建设二期,处理能力为1500吨/日。后坑焚烧厂日处理能力400吨,联谊吉源厨余垃圾处理厂日处理能力为800吨。西部海沧焚烧厂一期日处理能力600吨,二期1250吨/日处理能力。同时思明、湖里和海沧三个区各有一座大件垃圾处理厂已投入运营,基本形成有害垃圾定时收运,大件垃圾预约收运,分类垃圾分类处理的格局。
坚持节点与日常相结合
形成常态化长效化机制
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破解难题的动态深化过程。厦门市主动梳理出不同阶段的工作重难点,结合节点工作与日常工作,抓重点攻难点、补短板强弱项,抓日常考评,抓执法监督,形成规范化、常态化的生活垃圾分类长效机制。
一是抓重点节点攻难关。针对生活垃圾分类推进过程中各个阶段出现的不同难题,抓住主要矛盾,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在起步阶段抓知晓率和参与率,通过抓全媒体、多层次、全方位的宣传,提升市民对生活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和参与率。在推开阶段抓示范引领,确定20个小区和45所学校作为示范点,以示范小区13个方面的建设标准作为标杆,组织全市街道、社区前往观摩学习,推动了生活垃圾分类在全市开展。在全面铺开阶段抓“盲区”,针对民营企业、非星级酒店、农贸市场、无物业小区等盲点区域,采取辖区属地管理牵头兜底、部门行业管理联动协同的机制,全面抓好“盲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在提升阶段抓垃圾直运、抓“混装混运”、抓高楼撤桶,为改变运输环节管理失控的问题,通过购买了餐厨垃圾直运车,减少中转环节,推动各类垃圾直运到位;大力整治“混装混运”,依照法规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对垃圾混装混运拒不整改的单位和个人开具执法文书,实施行政处罚,并予以媒体曝光;倡导各街道采取高楼撤桶措施,将生活垃圾进行集中投放,减少垃圾二次污染,目前,全市高楼撤桶率已达90%。
二是抓日常考评强基础。实行周调度、月例会、现场协调会等制度,及时协调解决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加强考评,形成督导常态化机制。通过采用专业考核和第三方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各单位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进行考评,并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动情况,以占权重2%纳入市对各区、各相关单位年度工作绩效考评内容。建立了随机暗访机制,不间断、无遗漏地实施对各街道、小区的督促检查,每月在新闻媒体、微信平台公布考评结果排名,并将考评结果以2%的权重纳入年度工作绩效考评,层层传导压力。
三是抓执法监督促长效。按照网格化管理规定,采取定人定岗定责方式,依法查处生活垃圾违法行为。全市主城区共出动执法人员2.5万多人次,进社区280批次,劝导纠正违反生活垃圾分类行为近7000起,分别对物业公司及相关个人进行行政处罚。
坚持城市与农村相结合
推进垃圾分类全面覆盖
厦门市注重以城带乡、城乡一盘棋,按照标准再造、模式创新和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同步推进的要求,把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与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建设相结合,突出因地制宜、就地就近、简便易行,采取定点收集与上门收集相结合的方式,推行“二级分类方式”、“两桶分装、三级分拣模式”等分类方式,建立区、镇、村三级督导机制,形成“户分类、村保洁、镇收集、区转运、市处理”的城乡一体分类模式。
一是健全管理机制。围绕乡村振兴,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把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放到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大局中统筹,纳入全市生活垃圾分类总盘子进行管理,加强组织领导,做好上下衔接,明晰工作思路。由市垃圾分类办牵头抓好全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制定符合厦门市实际的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案,做好统筹协调,健全工作机制,加强考评通报、工作调度和推进;由市建设局按职责抓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由市环保局负责农村有害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处理,并负责监管收运、处理单位;由市商务局负责健全和完善城乡一体化可回收物回收体系,指导农村可回收物回收利用工作。各区是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责任主体,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确保农村垃圾分类工作顺利推进。
二是因地制宜实施。城乡一体化并不是城乡一样化。根据农村具体实际,分别按城郊村(含村改居)与纯农村(偏远村)两类分别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城郊村按城乡一体化推进,纳入城市生活垃圾收运体系;纯农村采取与城市不同的要求进行分类、收运和处理;如不分绿化垃圾,能作柴火作柴火,树叶就地堆肥;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不单独设立督导员,可由保洁员兼任,垃圾分类宣传符合农村实际,简洁明了、通俗易懂。
三是突出纯农村特点。农村和城市同步,同样按“四分类”进行分类,但纯农村坚持就地处理和减量原则,减少外运,不增加末端处理量,实行就地处理消纳,减少外运和二次污染,增加资源利用率。对厨余垃圾中的菜叶菜梗等生厨余,在城市是厨余垃圾,在纯农村则不是垃圾,当作青饲料或就地堆肥原料全部还田,实现“种植消化”;不想堆肥的用于喂食自家非规模化饲养的鸡、鸭、猪、狗、猫等,进行“过腹消化”;对高油高盐的厨余垃圾,则由小型接驳车转运至指定接驳点,统一直运至处理厂;建筑垃圾就地利用,其他垃圾定期收运;纯农村设置有害垃圾收集投放点,农民将农药瓶、废旧灯管和钮扣电池等有害垃圾收集到投放点,获取积分兑换生活用品,确保有害垃圾全收集。
坚持人力与科技相结合
推动新技术新业态发展
厦门市还坚持继承和升华“天人合一”“顺应自然”“敬天惜物”的传统生态智慧,把人和环境作为统一的整体进行谋划,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努力的方向进行决策,加强科技创新,促进新兴产业发展,有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一是提升垃圾分类监管信息化水平。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数字监管系统建设,建成全省首个餐厨垃圾信息化管理平台,运用数据库传感技术、物联网技术等,接入全市餐厨收运车、餐厨垃圾桶RFID卡信息和餐厨垃圾产生单位的数据信息,实现餐厨垃圾产、收、运、处全流程信息化监管。完成智慧环卫平台建设。不断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收运APP平台,以实现垃圾收运的网约化,提高信息化监管水平。
二是推进垃圾分类智慧小区试点。利用“互联网+”进行垃圾分类。手机刷一下,就能领到一卷垃圾袋;废旧纸皮扔进去,重量马上显示,并同步积分,待积累到一定积分,就可兑换日用品;垃圾袋上有专属的二维码,可以溯源。先锋营小区、信隆城小区等引进智能化垃圾分类系统,成为首批利用“互联网+”进行垃圾分类的试点小区。现代化设备让生活垃圾分类的理念更深入人心,各种科技手段的应用提高居民环保意识,提高生活垃圾分类参与度。
三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利用,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厦门市采用BOT的方式引入社会资本和先进技术建设后坑垃圾分类处理厂(处理厨余垃圾)、瑞科际生活垃圾示范厂(处理餐厨垃圾),对每日分出的700吨餐厨垃圾进行有效处理,推进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其中,瑞科际生活垃圾示范厂回用东部固废处理中心污水厂的废水,用来生产和厂内场地日常清洗,污水回用率将达60%以上;厦门市已达到全国第五批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要求,构建了完整的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体系,初步实现了垃圾分类处理、资源利用、废物处置的高效衔接、协同处理、循环利用。
链接
各项工作
成效显著
2017年4月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以来,全民参与氛围日益浓厚,全程分类体系不断完善,长效管理机制逐步建立,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截至2018年7月底,全市2303个建成小区中1987个小区已推行垃圾分类,占86.28%(岛内已全部推行,年底全市建成区全面推行强制分类)。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41.5%以上(年底全覆盖)。
●全市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达100%,参与率达80%以上。
●初步建立了大件垃圾收处体系。
●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效果明显,2018年上半年全市垃圾增长率仅为1%,较去年同期的14.6%有大幅下降,每天分出600多吨厨余垃圾实现资源化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本组文/厦门日报记者 殷磊 吴海奎 通讯员 傅勇斌 黄栩 本组图/厦门日报记者 吴海奎(除署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