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致富路上总有祖国大家庭的支持
西海固,是中国14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以西海固为主战场,一场场脱贫富民的硬仗在宁夏打响。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宁夏结合实际,探索扶贫模式与路径。行进在黄土地戈壁滩上的扶贫足迹尽管艰难,但并不孤单,每一步都有来自祖国大家庭的热情支持。
祁登荣是固原市彭阳县长城村闽宁现代食用菌科技示范园技术带头人,央视政论片《家园》,记录了他在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历史机遇中,带领乡亲们走出贫困的故事。
入秋以来,随着气温骤降,祁登荣犯了愁,食用菌棚里,许多杏鲍菇长畸形了,体型纤小。“喂,小兰,还有几个小毛病,我给你说一下,能不能帮我解决一下。”“怎么了,主要是什么问题啊。”电话那头的小兰远在福建,是祁登荣最信赖的朋友,只要遇到技术难题,祁登荣总是第一时间找他帮忙。
把祁登荣与小兰连在一起的,是一场超越2000多公里、跨越22年时光的扶贫行动。1996年,国家确定,由经济较发达的13个省市,分别帮扶经济欠发达的10个省区,加快扶贫攻坚进度,福建与宁夏建立了对口帮扶协作关系。
也就是在那时,时任福建省扶贫办原主任的林月婵第一次来到了西海固。她回忆道:“我们一同去的同志,13人到了西海固,看到真实的西海固,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荒凉,农民家里连水都没得喝。”
改变西海固的深度贫困面貌,不能仅仅靠输血式的资金帮扶,怎么才能让这里的百姓不再世世代代挣扎在温饱线上,找到致富之路?“首先要有一个产业,后来我们就想,食用菌能不能进去,是不是连人带机器到那边去,看看能不能发展。”随后,福建省投资245万元,在长城村建起了闽宁食用菌科技示范园,这让祁登荣看到了带领乡亲们走出贫困的希望。祁登荣说:“当时的农民工人均工资一天才20块钱,一个棚子一个月就能收入800多元,我和乡亲们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这个产业做起来。”
然而,在西海固从零起步,培育出优质的食用菌并不容易。一次次失败,一次次尝试,来自福建的专家和扶贫干部,帮助祁登荣和乡亲们逐一排查原因。“我们当地老百姓过去的观念是,只要遇到一些困难,就想着妥协,想着要放弃,但福建来的专业技术人员,他们24小时监管大棚,乡亲们对他们的韧劲彻底服气了。”
“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恰恰是这些挫折,让我和乡亲们看到了锲而不舍、敢拼会赢的奋斗精神。”按照小兰的技术建议,祁登荣增加了大棚里的光照时间,新一批杏鲍菇长势良好,即将收获上市。如今,长城村的闽宁现代食用菌科技示范园,已经培育出5家领军企业,免费培训贫困农民超过5000人次。“如果没有国家这种远景规划,食用菌这个产业在固原,不可能红红火火,感谢闽宁协作的帮扶机制,感谢来自祖国大家庭的支持。”祁登荣说。(记者 王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