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制造更智能——长沙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
近日,经过国家工信部的公示,长城金融、远大住工、山河智能、科霸电池4家长沙企业的项目获批“2018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至此,经过3年积累,长沙试点示范和专项项目数量达到27个,成为全国拥有智能制造“国字号”最多的省会城市。
“智”造生态形成
“我们这条发电机整流器生产线,18个工位几乎全部实现自动化生产,仅需2人协作,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记者近日在长沙经开区索恩格汽车部件公司(以下简称“索恩格公司”)看到,工人只需要把物料放入设备,所有加工就会自动完成,只需在生产线下游收集成品即可,自动化生产让一个整流器的生产节拍提速到15秒。
该公司在每个工位都设置了自动识别装置,利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将每个部件、每个工序的生产信息传输到后台服务器,信息还可以追溯,目前已有七八条生产线接入信息系统。现在工厂每条生产线的工人多则才五六人,少则两人。不仅减少了用工需求,也提高了产品的良品率。
索恩格公司长沙生产基地今年5月正式投产,其智能制造水准也成为长沙智能制造快速发展的缩影,一大批企业开启了智能制造生产线的改造,智能制造生态初步形成。今年以来,随着试点示范、万企上云、企业智能化技术改造等一系列工作持续深入推进,智能制造“长沙模式”不断升级、深化,更成为长沙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在新近获批“2018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的长城金融生产基地,一台台自助终端整机在流水线上依次前行,接受装配;实时生产状况在电子看板上被随时监控;智能化设备在工人面前缓步穿行,工厂生产有条不紊。
相比智能改造实施前,企业生产效率从60%多提升到85%以上;产品交付周期从58天缩短为如今的28天;安装合格率由88%提高到98%以上。“信息化管理后,人员通过电子看板,甚至手机APP就能实现远程监控,生产过程的异常可以快速处理,现在平均生产周期从3.5天缩短到2天以内。”该企业负责人介绍。
“智”造产业蓬勃
在企业进行智能化改造升级的同时,一批智能制造部件及系统提供企业也发展壮大。
在湖南猎豹汽车三工厂,其玻璃自动涂胶工作站,拥有我国汽车厂唯一一条可将汽车挡风玻璃涂胶、安装同步完成的智能生产线。
而这正得益于由长沙长泰机器人制造的这款6轴机器人——长沙1号。在生产线上“长沙1号”喷涂、码垛、上下料等工序全部智能化,14千克重的汽车挡风玻璃安装瞬间自动化完成。采用这款机器人自动化作业,不但在测量、涂胶、安装上将误差缩小到正负0.05毫米,效率更提升了50%以上。
现在,长泰机器人的产品线服务于国内各大汽车主机生产商,并开始进入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民爆等领域,抢占国内机器人应用高地。
无独有偶,在长沙经开区内的蓝天机器人科技公司经过长时间的技术攻关,针对焊接过程中的多个痛点,在全国范围内第一家推出带3D视觉的机器人焊接系统。
3D视觉机器人焊接系统为机器人配备了3D相机及相关软件,相当于为机器人装上了眼睛。通过3D相机,机器人可自动定位、自动寻找焊缝。其和以色列WELDOT公司合作研发的等离子复合焊接机器人系统,通过等离子和气保焊接电源复合,能将焊接效率提升3倍以上,是一款极具发展前景的超级焊机。
“智”造企业“上云”
智能制造要发展,除了智能设备的推进,更少不了其大脑——工业云平台。
云平台一方面可以提供存储空间,软件系统、数据存储都可以通过云获得;另一方面可以提供计算能力,完成大量的计算,为企业生产管理提供协助。
走进三一集团远程监控中心,监控显示屏上是一张全球地图,上面布满了各种小点。这些小点,就是目前三一售出的23多万台工程装备,在什么位置,处于什么状态都了如指掌。以前需要数天才能完成的维修等售后服务,如今一天之内就可完成。这是长沙企业工业云平台建设的典范。
基于“云”的重要性,今年,长沙正式启动“万企上云”活动,智能产业化,产业智能化,迈向全国智能制造高地的步伐加快。
在长沙智能制造研究总院,其打造的长沙工业云平台也开始为长沙的企业提供云服务。
利用这个工业云平台,企业减少了一次性建设投入,仅需在使用过程中适当付费,就获得了产品的远程监控能力,帮助企业降低约3成的信息化成本。
日前,长沙发布《关于支持工业企业智能化技术改造的若干政策》,吹响了智能制造向纵深发展的号角。从智能制造服务提供商、智能制造解决方案设计、企业智能化改造实施及智能制造生态体系建设等方面,为企业推进智能制造提供了多层次、全方位的政策支持。
目前,长沙已有3万余家企业“上云”,智能制造发展已完成“点线面”的布局。(记者 熊远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