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亲眼看着妈妈一点点死亡 女儿痛心告诫 忽视这一点 发现癌症便是晚期
2018 年 1 月 8 号,我的妈妈因结肠癌离开人世。
我看着她一点一点枯萎下去,直至最后凋零。
死真的很可怕
在妈妈生病之前,我曾天真无畏地觉得:死有啥可怕的。
但在医院照顾她一年多之后,我发现,原来我唯一害怕的就是死亡。
确诊后,妈妈开始配合医生,积极手术和用药。过程当然痛苦,但好在,效果非常好。我曾一度怀疑是不是医院误诊了,癌细胞们不战则已,一战全部死翘翘。
但在妈妈癌症复发转移后,我暗暗觉得,妈妈可能真的撑不下去了。
什么叫复发转移?就是那些没死透的癌细胞重新站起来了,冲呀,占领肝区,冲呀,占领肺部,随着血流钻到任何适合生长的地方。
在这样的冲击下,病人常常会一蹶不振。
图文无关
很久以前,妈妈就在一点点离开
肠癌会从一小块结肠息肉开始发展。
妈妈的主管医生说,肠癌没有五年十年是不会发展成这样的,这说明,在很久很久以前,妈妈就在一点一点地离开我。
所以,真心建议看到这篇文章的各位,如果已经上了 45 岁,记得做一次肠镜检查。
结果正常,十年后再测。如果发现肠子里有息肉,请务必让医生判断要不要割掉它。
年轻人们,请一定要重视体检,爱惜自己的身体。现在癌症患病年龄正在年轻化。
妈妈住院的那个楼层,痛得叫得最大声的是年轻人,走的最快的也常常是年轻人。
不要仗着年轻就不重视健康,你是父母心里的支柱,如果倒下了,他们的生活会垮的。
也请记得,用实际行动去爱你的父母。主动带父母体检,好好陪陪他们,花时间照顾他们,珍惜所有和他们相处的时光。
因为后悔的痛,远比跌倒的痛,难过得多。
追问:为什么原来“不好好生活”
“以前看到40多岁肠癌患者,已经觉得‘这么年轻,好可惜’,现在二三十岁肠癌不再是个案”,国家中青年名中医、广东省中医院肿瘤科主任张海波说。
医学专家发现,过去年轻肠癌患者发病,大多与遗传性、家族聚集性有关,这可以理解,因为结直肠癌相关的肠染色体属于显性遗传,逃脱“命运”难。现在,却越来越多二三十岁黄金年龄“撞上”肠癌的,非遗传性的散发特性明显。
图文无关
“医生,我这么年轻,为什么会生肠癌?”
张海波说,其实不止患者,医学界注意到了肠癌发病年轻化,也在追问“为什么”?
原因1:饮食不善
在非遗传因素里,饮食无疑是最重要的,“你平时爱吃什么?”是张海波首先会问的,答案也往往“难怪如此”。比如男博士患者,他非常喜欢油炸、高热量、高糖份、高脂肪的食物,尤其钟爱方便面、油条。
这些食物,跟吃太多肉一样,营养单一,还容易造成肠癌基因损伤,也影响了肠内菌群平衡,中医理论认为,此类饮食不善,容易导致生痰、产湿,肠道健康环境被破坏。
此外,吃夜宵、不吃早餐也不好,人睡了肠胃不能睡,还在消化吸收排泄,非常受伤。
原因2:熬夜
年轻肠癌患者几乎都有一个习惯,那就是晚睡、熬夜,凌晨两三点才睡是家常便饭,为了学习、写论文、打游戏甚至玩手机,熬着不睡。中医说“人与自然相和谐”,睡眠对于人体,就象一辆车不能一直跑而需要熄熄火、不时维修保养一样,定时而充足的睡眠,让细胞分裂生长时避免损伤,减少APC、kRAS、NRAS、BRAF、RGFR、PIK3CA、PTEN与肠癌相关基因的突变。
原因3:情志不调
现代年轻人往往学习紧张、工作压力大,天天生活在焦虑、抑郁等情志不调里,再加上久坐不动、抽烟酗酒等等,肠道也是“受害者”。
这些提示,一定要知道!
肠癌发生,早期非常隐匿,没有特殊症状,往往发展后才出现腹痛呀,腹部有肿块等等,尤其是右侧结肠癌,往往发现时已经出现了贫血、消瘦、倦乏、持续低热等全身症状;左侧结肠癌,则常见排便习惯改变,比如腹泻、便秘、排便次数增加等;大便的性状也可能改变,比如带血、有脓液或粘液等;也可能出现肠梗阻,腹胀、绞痛等。
为了早早发现肠癌,医学专家建议哪怕是普通人,50岁以后也要定期检查,每10年查一次结肠镜,每5年查一次乙状结肠镜/结肠造影/CT结肠成像,每3年做一次大便DNA检查,每1年做一次大便隐血试验/大便免疫化学检验。
不过,如果是有肠癌或肠息肉家族史、有腺瘤性息肉、克罗恩病或者溃疡性结肠炎、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或遗传性非息肉性结直肠癌的,属于高风险人群,那就要在45岁甚至更早前,就开始上述筛查,并且间隔时间要缩短。
张海波说,如果便里带血、有脓液、粘液,就要小心了,比如带血,“可能是痔疮出血,但不能就当成痔疮出血”。
“结直肠癌是可以预防的,最有效的预防手段是二级预防,也就是通过早期筛查来截断癌变的路径。”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首任院长、胃肠肛门外科首席专家汪建平教授强调。
汪建平直言最感惋惜的是90%的肠癌患者一发现就已到中晚期。
“96%的结直肠癌是由腺瘤性息肉发展而来,大约需要10~15年才会进展为癌,早期发现并切除息肉,可显著降低癌变风险。”汪建平指出,常用的结直肠癌筛查方法包括问卷调查患病家族史、粪便潜血检验FOBT和全结肠镜检查。其中,粪便潜血检验作为初筛手段,假阳性率比较高,而肠镜检查才是诊断大肠癌的“金标准”。
焦点问答:
1.息肉与腺瘤会否导致肠癌变风险增高?
答:二者确实与肠癌关系密切,息肉尤其是多发性息肉,时间长了会癌变,要及时摘掉。
不是一摘就了事了,还要防范复发,首要是改善生活方式,西药防复发的缺乏,但中医药却可针对性调理气虚、痰湿等体质,驱机体邪气,可改善肠环境。
2.便里带血或者一天两天次地腹泻,怎么办?
答:便血是肠道疾病的重要信息,可能是痔疮或息肉出血,也可能提示癌变,建议就医。
一天大便两三次,如果大便性状没有改变,那其实不算异常,要特别留意的是,便里有没有血、脓液、粘液。
如果真的多发腹泻就要当心了,这可能是肠癌表现之一,建议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