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海原一 瘾君子 的前半生 凤凰涅槃 为爱重生
“吸了18年毒,吸了18年的痛苦……”和49岁的宁夏海原县文联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刘鑫(化名)初次见面,始于他的这句开场白。这个中年男人皮肤黝黑,身体略显单薄,神态轻松,表情自信,完全看不出是一个曾经有着18年吸毒史的瘾君子。
刘鑫坦言,26岁那年在朋友的教唆下接触毒品,从此深陷毒潭,欲罢不能。家底殷实、家人溺爱,造就了刘鑫蛮横叛逆、无所不为,挥霍完了父亲早前承包工程辛苦打拼下的家底,刘鑫开始以贩养吸,为多方获取毒资骗、抢、盗,人见人憎,遭街坊亲朋歧视。
努力幻化为泡影,戒毒所几进几出
说到戒毒历程,刘鑫唏嘘不已,18年里,他在吸毒、戒毒,复吸、再戒毒的路上辗转往返,几进几出戒毒所,家人倾其所有、想尽办法帮助其戒毒,都无济于事。
为逃避强制隔离戒毒,在戒毒所期间刘鑫吞刀片、打火机、小块钢板,数次被送出来就医,光腹部手术就做过几次。他进过固原市、中卫市的戒毒所,在戒毒所待过1个月、3个月,最长的一次是半年,每次都想方设法地闹事情,自残、装病、正常手续上拒绝签字……戒毒所的民警百般劝解,生理治疗加心理疏导,却收效甚微。妻儿们去戒毒所探望,看不到他洗心革面、痛改前非,而是一次又一次性命攸关,被接出去看病、手术。
刘鑫育有一儿两女,都到了懂事的年纪,每次看到妻儿泪眼婆娑,刘鑫也只是一时心痛,暗自咬牙决心不再碰毒品,可事后,总会忘了当时的信誓旦旦。
改恶从善,悲苦交加
刘鑫最后一次从戒毒所出来是2011年的事情,毫不意外,这次仍是出所就医。就医半月后强戒期满,顺利回家休养。这一年,刘鑫的大女儿正值初三,是初升高的关键时期。
长期笼罩在父亲吸毒的阴影下,处于家庭矛盾不断、缺失父爱的消极环境中,小姑娘一度对未来失去了希望,她极度害怕父亲这次出所后再次走上复吸之路,她不愿意被同学们说“你爸爸是个大烟鬼!”终于大女儿向刘鑫夫妇哭诉:要辍学!母女几个哭得不成样子,眼泪流进了刘鑫的心里,痛彻心扉……这一次,刘鑫狠狠地捶打着胸口,向家人立下了军令状:至死都不再碰毒品!
然而,刘鑫的自愿戒毒之路并不平顺,他说犯瘾了就在家中胡闹,满脸眼泪鼻涕已是常事,严重时甚至不知道自己是谁,在做什么,无数次痛苦难耐想了结了自己。自刘鑫决心戒毒起,家人寸步不离,儿子女儿在家的时间时刻守在爸爸身边,是陪伴也是监督。就这样,刘鑫闭门家中,开始了长达3年的戒毒历程。
据社区负责戒毒康复工作的综治干事介绍,从刘鑫以往的戒毒史来看,其本人有摆脱毒品的强烈愿望,但缘于其意志力薄弱,心理和生理正经历着痛苦的煎熬,与生理脱毒相比,心理脱毒更为漫长而艰辛,如何减少对药物的心理依赖至关重要,为此综治干事联系社区医务人员对刘鑫进行了跟踪医疗服务,在刘鑫最困难的时候给予了生理矫治。
凤凰涅槃,为爱担当
2013年秋天,刘鑫父亲因病去世,这一沉痛的打击着实让刘鑫清醒了不少,他深知父亲疾病缠身,常年积郁成疾,肯定是自己吸毒的缘由。他悔不当初,痛下决心,万不能再栽在毒品上,不能让之前两年的努力白费。
刘鑫真正走向脱毒是2014年的事情了,3年间,一家人挤在一间屋,腾出了另一间屋子赚取房屋出租费供家用,偶尔妻子还要去工地抱砖,日子艰难却也挺了过来,社区片长常常来访,有时也会帮忙申请临时救助,助这一家渡过难关。
2014年年底,将两个女儿委托到亲戚家读书后,刘鑫带着妻子和儿子远赴包头打工,一年下来,也挣了十来万。2015年回家,给儿子娶了媳妇成了家,也是这一年,社区成立了戒毒康复工作站,刘鑫被纳入帮教对象。
工作站因人施策,根据刘鑫的情况为他建立档案,制定了帮教计划。建议一方面由社区加强管控,落实人员盯控,对与刘鑫来往的不明人员核查清楚,从源头切断其与毒友的来往,另一方面由社工们密切掌握刘鑫近况与变化,对其制定心理卫生教育计划,帮其建立良好的生活模式,净化朋友圈,同时从心理卫生方面给予辅导、教育,通过行为治疗助其彻底脱毒,促其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纠正不良认知。
终于,帮教初显成效,刘鑫拥有了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和谐的邻里关系与积极向上的社交范围,增强了戒掉毒瘾的信心。工作站积极联系社保和就业部门,为刘鑫多方提供就业渠道。2016年年初,刘鑫开了一家烧烤店,自谋生计。
刘鑫的生活越来越走向正轨。他说,现在政策好了,有了“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多方参与”的吸毒人员就业安置方针,政府对他们这些“特殊人群”大力支持自主创业。
刘鑫的前半生,是他不愿提及的痛楚与辛酸,也是这不一样的人生改变了刘鑫,现今已过不惑之年的他为爱担当起了责任,给家人撑起了一片天……(记者 胡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