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报道:求学路上的份子钱: 同窗之谊莫成“人情绑票”

   2018-10-23 燕赵都市报2320
核心提示:10月向来是婚礼旺季。最近,《这是一篇关于你本硕博期间份子钱的综述》的公众号文章抓住了埋头在手机上发红包的学生群体的眼球。

10月向来是婚礼旺季。最近,《这是一篇关于你本硕博期间份子钱的综述》的公众号文章抓住了埋头在手机上发红包的学生群体的眼球。有些原本就纠结于该不该随份子、该随多少的学生站到了“约定俗成”之外,开始审视“份子”到底带来了什么,意味着什么,甚至在同龄人之间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有学生坦言,“其实我们关系没那么好,去参加婚礼、随份子都是沉重的负担,并不是从心底发出祝福。”(10月22日《中国青年报》)

如果说“份子钱”本就是沉重负担,那么它对于学生们来说,想必还要沉重许多。一篇“本硕博期间份子钱综述”的爆款文章,最直观表达了学生党们苦“份子钱”久矣的郁闷情绪。从中,我们又一次看到了人情之沉重,看到了人际之复杂。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不少学生表示,自己从读大学以来,已经给数十个同学随过份子,单笔数额从数百到一千不等。更有甚者,苦不堪言之下,索性直接“拉黑了让我参加婚礼的同学”。求学路上的“份子钱”,想给不易、想甩更难!

关于求学路上的“份子钱”,一个不言自明的事实是,受教育时间越长、学历文凭越高的个体越“吃亏”。这并不难理解:好多年轻人读完中学就步入社会、成家立业,而另一些则是一路进入大学、考研甚至是读博。于是,诚如我们所见,当一些学生还在读大学,他们的小学、初中、高中同学却陆续开始结婚。对于这些没有正式工作、没有独立经济来源的大学生们来说,“老同学”婚礼份子钱,自然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一位博士生在其毕业之前,可能要给他的小学、中学、本硕博阶段的各路同学随去几十笔份子钱,单笔数额即使只有数百元,也当真是有苦难言。尽管通常认为,份子钱“给出去的终究是要收回来”,但实际情况很可能并非如此。首先,从结婚概率上来说,大致是受教育程度越高结婚率越低,大学生们给老同学的那些份子钱,还真不一定收得回来;再者,就价值取向和社交偏好来说,早早进入社会的年轻人乐意邀请大学生同学参加自己的婚礼,可是反过来往往却并非如此。

“那些三年五载没联系过的老同学,忽然冒出来邀请我参加婚礼”,在媒体采访中,很多大学生都表示有类似经历。有些无奈、有些气愤,甚至还有些不知所措……说到底,很多时候所谓“同窗之谊”,已然成了某些人“人情绑票”的筹码。在“一网打尽”的利益最大化策略下,那些心智更不成熟、更不善于拒绝的“还在上学的老同学”,恰恰成了最不容放过的“猎物”。从某种意义上说,“拉黑让我参加婚礼的同学”固然偏激,可是这份“断舍离”确是许多大学生所或缺的。

所谓“随礼”,终究是随缘,一切强求不得。一路读书,人情成债,这绝对不应该成为大学生们理所当然的宿命。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 mjd0808
    加关注0
  • 没有留下签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